电影海报中的美学风格--以黄海的系列作品为例
摘要: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来刺激观众产生情感交流。电影海报作为电影的“门面”,通过独特的造型和色彩向观众传达影片的深层次内涵。电影海报中美的表达是设计师的创新能力体现,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对象化将海报信息传递到受众。随着人类对于美的感知变化,电影海报也在尝试着不同的风格,从早期的黑白到彩色,从具象到抽象,从平面到立面,电影海报变化的历程映射着人们对于审美的变化。中国早期的海报大多直接采用电影的场景、人物,缺乏设计感,直到黄海的电影海报将中国美学元素融入到设计中,通过民族符号去传达民族精神,让观众在欣赏海报时感悟东方意蕴之美。
关键词:电影海报 美学 黄海
造型是电影海报的表象之美,在海报设计中观众即可以通过“形”去感知海报中的意,又可感知电影的美。人们对于美的事物总是敏感的,美的事物会吸引观众的目光,所以海报的造型美有助于海报的传播与表达。色彩是电影海报中的主要元素之一,舒服的色彩基调不仅可以增强海报的美感,也能从色彩语义学的角度展现电影的内涵。意象是海报的本质之美,柏克说:“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在电影海报中表意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引起观众的共鸣才算是一张优秀的海报。一张优秀的海报必须要具备造型、色彩、意象这三种基本的元素。本文通过黄海的系列作品去分析电影海报中的美学风格。
一、以形写意的造型美学
以形写意是我国古代美术作品中重要的艺术表达手段,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讲究以形写意,画中有精神,画中有画,以画抒情,表达作者的精神内涵。“造型”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客观物质的描绘,加之作者主观的审美倾向,按照形式美法则进行创作。在电影海报设计中造型是最直观表达海报“意”的元素,海报的造型主要分为:字体图形、抽象图形、具象图形。
(一)字体--东方形之美
中国汉字经过了上千年的演变,在不同时期的文化、地域所呈现的视觉造型是不一样的,电影海报设计师通过汉字将传统的民族文化融于其中,在电影传播过程中映射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字体在电影海报中作为引导性的视觉符号,以最直接的形式将电影主题展现出来,也有一部分电影海报用写意美学将文字打散、重构,重构视觉效果。如黄海设计的电影海报《黄金时代》(笔锋版),将宋体字拆分成七断八续的笔画,并把铿锵有力的笔画重组成虚实结合如同建筑一般的场景,不同人物或坐或站或穿梭在这虚实结合的场景中,主角萧红依靠着坐在板凳上,低着头、抽着烟沉思着,与旁边人的关系就好像这散乱的笔画,盘根错节但又相互独立,也象征着影片中主角萧红悲惨孤寂的命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书法字体在电影海报中以独特的民族风格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美。书法字体既能展现出气势磅礴的笔锋美,又能展现出小巧玲珑的秀丽美。在设计师黄海海报中将书法字体融于电影之中,充分体现出书法之美。在电影海报《影》里,一个鸾翔凤翥的“影”字,暗示出电影的曲折离奇。《影》是一部以中国水墨风格艺术为主的电影,电影海报中的“影”字以书法的艺术形式创作,影字的偏旁一笔到底,尾部的断断续续如同白烟一样,与影片中所出现或实或虚的“影子”相互呼应。海报中的水墨灰色调和中国传统八卦元素与“影”字的融合更加可以突出中国传统的意蕴美学,在海报设计中每一个视觉符号经过拆分、重组、构建出一张完整的海报,符号之间相互连接,所传达出来的含义都要为电影主题服务。[]在电影海报《江湖儿女》中,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江湖儿女”出现在视觉中心点上,潇洒厚重的字体让观众感知影片中江湖“情”和“义”的重要性,而与“江”字相比“湖”字就显得较为收敛、小气,缺少“江湖气息”,影片中与2001年的“江湖”相比2018年的“江湖”不在是打打杀杀,江湖义气,而是外表看似风平浪静而心中却充满欲望与勾心斗角,“江”字与“湖”字相比恰好反应了影片中不同时代江湖的变化。字体是视觉艺术的主要元素之一,在电影海报中设计师需要通过不同的造型元素和形态语言来创造海报的视觉语言,借以传达设计师的审美认知。电影海报美学在传播过程中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要相统一,这就为设计师制定了“规矩”,海报元素的审美要与电影主题相对应,要与受众群体相对应。如黄海设计的《邪不压正》电影海报,四个沉稳厚重的大字予以海报之上,方形的字体结构,加粗的笔画将整个字体的“正”表达的淋漓尽致。由此可见,无论是那种形式,字体在电影海报中总是以美的形式出现,符合大众的民族审美意识并与电影的内涵相互呼应。
(二)图形--视觉语言表达
图形是海报与受众中最基本的交流对象,图形有具象和抽象之分,具象图形是对于自然中具体事物进行艺术创造,是最直观的表达;而抽象图形是高度概括性的,图形中高度概括了电影的精神内涵,并利用图形创意的手法完美的结合,给人以巧妙的美感。人对自然的审美,在于审美主体借助对事物外观形态的特征联想和意义想象,来生成全新的、集主客观世界的真善美特征于一体的,借此赋予事物象征性价值,来表达审美主体的精神世界。[]中国古人讲究意境美,以明月思故乡、以落日象凄凉。“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的古代美学思想也深深的影响电影海报设计。在2021年黄海为电影《断桥》设计的电影宣传海报在微博上引起关注,海报整体采用仰视的角度,男女主角站在水上像是站在“断桥”上,在水下一缕光照亮整个水下,在水下除了朱方正(范伟 饰),每个人的目光都朝向光源方向,象征着对真相的渴望,而朱方正(范伟 饰)和男女主角目光向正前方,也暗含着他们是揭露真相的主要人物。利用仰视的角度观众可以观察到天空的变化,乌云正在逐渐消散、真相即将揭露。具象图像的表现直抒胸臆、缺乏神秘感,而黄海通过艺术处理方法将具象图形转化为可以表达影片内在思想的推行符号。与我国古代诗人借景抒情的美学思想如出一辙。在《江湖儿女》电影海报中的关公上半身依然正气凛然,下半身却变成流沙慢慢散开,流沙的尾部像一个张开大嘴的野兽,反射出影片中2001年的江湖是一个讲“义”的江湖而随着社会的变革2018年江湖的“义”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头充满“财、欲”的野兽。海报中男女主角一左一右,男主角用手势比作枪站在远处,表明男主角被陷在“江湖”中无法出来,最终被这个社会淘汰,而男女主角的爱情也在这场社会变革之中像流沙一样逐渐消散,海报中一句“也许再不相见,心中常有你”不仅是对男女主角爱情的阐释,也是对于心中“江湖”的阐释。以变成流沙的关公去反应社会的变革、人性的变化,充分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美学思想。抽象图形具有很强的联想性,从自然中抽象出来看似又无关联,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在海报设计中抽象图形是对具象的概括与延伸,其隐藏的含义更加耐人寻味。在电影海报《道士下山》中充分将道家美学发展到了极致,海报画面分为“天、地、人”三部分,中间留白的部门又像一个大大的“一”字,又暗含了“天人合一”的古代美学。在中间“人”的部分,一个水墨小人从山上走下来,身后远山处有曾经的道观而身前却是一无所知的“人间世界”,海报整体来看是一个眼睛去看这人间世俗,整体海报具有中庸的美学思想。[]
二、装饰性色彩的美学表达
装饰色彩色是设计师对自然事物的长期观察与感悟,再结合夸张与想象的手法而形成的创造性色彩,相比于写实色彩,装饰性色彩更加注重设计师的主观感受,表达形式也更加丰富、全面。装饰性色彩是在全面掌握现实色彩的基础之上,利用色彩的对比、色调、构成等方法加上设计师的主观感受而形成,可以不受固有色、环境色等因素的影响。[]电影海报设计的过程是创造美的过程,设计师通过对自然色彩的重构,利用艺术规律,呈现海报画面美的再构,在这过程中设计师的主观性占据主导地位。
(一)后现代美学下的色彩张力
色彩作为重要的视觉语言,可以直观的表现出人的精神世界。色彩作为海报的视觉语言之一,在海报中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说图形是海报的“结构”,那色彩就可以说是海报的“形式”,他们共同创造视觉语言,传播海报内涵美。不同明度、色相、纯度的色彩传达的视觉语言是不同的。饱和度高的色彩可以增强海报的视觉冲击力,抓住观众的目光;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海报中,饱和度高的背景释放出强大的视觉冲攻击力,牢牢吸引观众的注意。在高饱和度红色背景下,女主显得更加昏暗,一只腿跨过字母,跨过的是女主疯与不疯、现实与想象之间的鸿沟。画面右上方树枝上挂着一双红色的绣花鞋而电影第一部分“疯”就是围绕着红色绣花鞋展开,绣花鞋在整张海报中以点的形式出现在影片中绣花鞋也是以点的形式出现。反射太阳光的赤脚与红色背景产生明显的对比,打破整体色调的单调平庸的感觉,加强主题表现力。在电影《黄飞鸿之英雄有命》海报中,姜黄色和黑色产生强烈的对比,高饱和度、中明度的暖黄色,在生理学上对人的视网膜及脑神经具有较强的刺激,会引起血液循环加快和脑神经的兴奋,让观众联想起黄飞鸿少年英雄的气魄和影片中武侠电影中热血的场面[]。在电影《战斗天使:阿丽塔》海报中,高饱和度的烧云让观众具有热血战斗的气氛,而大面积的暖色系与女主角形成鲜明的对比,寓意着这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低饱和度的色彩可以增强海报的意蕴美,给人迂回曲折的神秘感。[]《龙猫》(中国版)电影海报中低饱和度的暖色让观众感觉到龙猫满满的治愈感,两个小孩带着亮黄色的帽子好像在草丛里穿梭又好像在龙猫的毛发中戏耍,给人以耐人寻味的情感体验。《黄金时代》电影海报中,整幅海报处于中灰色调暗含着主人公萧红灰暗的人生;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的海报中是从下至上逐渐饱和度升高的蓝色,不仅呼应了《一直游到海水变》这个主题,也在视觉上给人留下悬念,想去影片中探索真正答案。
(二)水墨丹青的民族色彩美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色彩一直是视觉艺术的主要形式,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习俗,色彩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尽相同,色彩的内在意义已经深深扎入我们的心里。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崇尚的颜色,从古至今嫁娶所呈现的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近代的中国史更是一部红色史象征着希望、革命、勇气、热血;而红色在西方则象征着流血、残暴。同样白色,在汉族中视为不详,在丧事中经常被使用;同样在戏曲中用“白脸”象征着奸诈,也有“白旗、白丁”等,可见对白色大多是是含有贬义。但是,在我国的藏族却将白色视为吉祥的象征,这是因为在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常年的处在雪山白云的环境中,所以对白色具有崇敬之意,同样在海报设计中,对于色彩的使用也需要跟随电影所要传达的含义。在《大鱼海棠》海报中红色与绿色相互交织缠绕产生明显的对比。对角线的构图,勾勒了大鱼(鲲)与椿之间诉说不尽的情缘,在上半部分蓝绿色大大海中充斥着大雨、闪电、漩涡象征着命运的规则带来的残酷和无情,下半部分涅槃重生的凤凰、向上飞跃的椿、冉冉升起的太阳象征着面对规则不屈不挠、奋力反抗的精神。在海报中蓝绿色包围、压制着红色,红色的大鱼打破大海的束缚朝女主游来,在这里蓝绿色代表着规矩、冷漠、无情的视觉语言,而红色代表着希望、再生的视觉语言。
三、东方美学的意象表达
“意象论”是在中国古典美学“天人合一”的背景之下产生的,且“意象”范畴历来被视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心范畴,不仅在东方古典美学占有重要位置,而且是一个能集中体现和代表东方艺术精神之独特追求的美学范畴。[]“意象”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的刘勰《文心雕龙》的“神思”一篇中,主要体现在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来传达深刻的情感和思想。象,是指事物的外在形态,是可以通过感官器官进行感知的,在艺术作品中,象往往通过线条、造型、色彩等手段来呈现,它是作者观察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直接印象,是对现实世界的具体描绘。意,指的是事物的内在意义、情感或精神,是艺术作品所要传达的深层次内容,是一种抽象的、不可直接感知的元素。意不仅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包含了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把握。意通过象来表达,而象又寄寓着意。设计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其背后的情感、哲理或在海报设计中,象可以通过造型、色彩等形式来呈现,是意产生的基础。意,是指事物的内在精神或情感,是海报设计所要传达的最深层次的内容,包含了对象的理解和感知,来表达象背后的故事和情感。[]海报设计以视觉对象为主体,通过事物的造型、色彩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黄海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将“意象”与电影的所表达的内涵相联系。在《道士下山》电影海报中整体的造型是个眼睛的形状,上中下三个分区,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与道家“天人合一”的意象美相呼应,崇尚与自然交融的反朴归真和超凡脱俗。在画面中间大部分,一个“小道士”从山上下来加上天空中铿锵有力的笔锋,预示着江湖将有一场大的变革。东方美学的表达的内倾性与不重思辨与理性认识成就了独特的东方美学,体现在国画和书法中。
四、总结
电影海报作为电影有力的宣传工具,不仅要等到达到宣传电影的作用,同时也要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播出去。黄海的电影海报设计将东方的美学风格与海报主题相结合,从新定义了“中国电影海报”在国际上的地位,带领中国电影海报走进新时代。黄海在电影海报设计中打破了之前“主角”定律的规则,将民族符号从造型、颜色、意象这三方面提炼出并且从没有忘记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将电影本身的气质美和中国传统符号的意象美仅仅的融合在一起。
文章来源:《新美域》 https://www.zzqklm.com/w/qk/29468.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