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
引言:近年来,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在中国金融市场上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科学的家庭理财市场的发展能有效促进金融资产的流动,从而促进整个社会金融资源的良性循环。
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定义与重要性
“理财”这一概念来源于古希腊语“Olkovoula”代表“家庭计划、家庭管理”,同时西方“经济”(Economy)也起源于此。{1}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指是家庭通过对家庭金融资源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的过程。家庭资产分为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俩大类,其中金融资产指的是现金、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保险、外汇等;家庭非金融资产指的是房屋、汽车等。中国家庭投资结构中住房平均占家庭总资产比重约3/4,住房虽然不属于金融资产,但是对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影响深远,因此也会加入探讨。{2}
规避家庭经济风险
家庭金融投资理财最朴素的愿望是降低通过膨胀风险,“新冠”疫情肆虐下,全球货币超发,通货膨胀率节节攀升。钱不值钱,成为每个家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合理的家庭投资理财能有效缓解通货膨胀的影响,避免家庭资产的隐形贬值。并且,科学的家庭金融投资理财能有效规避意外造成的经济压力。意外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支出增加,收入急剧减少。前期科学的家庭金融资产投资能提高家庭面临风险的耐受能力,保障家庭经济安全。{1}
(二)促进消费
家庭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家庭会更愿意消费。{3}随着中美之间冲突加剧,经济“内循环”这个词被反复强调,中国经济的增值已经由过去的依赖出口转变为倚重国内消费,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19年消费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7.8%。金融资产投资表现优秀的家庭会更愿意消费,因此促进我国居民家庭投资科学化能有效促进消费,从而保障社会经济顺畅循环,良性发展。
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现状
住房投资比重大
我国家庭资产分布不平衡,住房投资比重大。研究显示,2016年中国家庭总资产配置中,房产占我国家庭总资产的77.7%,金融资产占比为11.8%。对比2017年美国家庭总资产(住宅34.6%,金融资产43.6%)的情况,{2}我国家庭资产投资存在房地产投资占比过高,金融资产占比较低的问题。90年代以来,房价的不断上涨催生了消费者购买住房的热情,对于中国家庭来说房子不仅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然而选择持有住房的家庭会降低其对风险资产如股票、债券的投资。{4}
家庭储蓄率高
我国家庭金融投资中,储蓄是大头。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资产中占比最高的银行存款45.8%{2},8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年攀升,已由1978年的210亿上升到2019年的80万亿,储蓄余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也由78年的5.8%飞速上涨到81%。{5}家庭的高储蓄率与我国居民热衷投资房地产分不开,学者研究显示购置住房是中国居民家庭储蓄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6}
股票投资两级分化严重
中国大众家庭对股票投资的热情不高,CIF数据显示中国家庭投资股票占比仅为7%,远低于欧美国家平均10%以上的家庭股票投资率。同时中国家庭股票投资呈现明显的两级分化现象。大部分家庭不从事股票投资,而小比例从事股票投资的家庭投入大量资产于股票投资。2015年76%中国家庭不投资股票,而11.8%从事股票投资的家庭在股市投资80%家庭资产。{7}这样两极分化的局面导致我国家庭股票投资风险较高,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家庭较少涉足于其他金融产品。由于其他金融市场进入门槛较高,和家庭投资者对投资渠道的了解有限。截止2015年中国债券市场个人投资者仅占8%,基金市场个人投资者为20%,而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参与率却高达57%。{7}
三、结语
家庭金融投资理财是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当前我国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存在房地产投资占比高对金融投资影响深,高储蓄率,股票投资两极分化的情况。科学的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国家应该鼓励引导大众开展多元化投资,拓宽其他金融领域投资渠道,另一方面个人应该树立正确的金融投资价值观,多学习金融方面相关知识,科学投资。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