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路径
新质生产力是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动力引擎。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乡村振兴迎来了全新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乡村人才振兴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乡村人才在我国乡村仍然面临着特殊的窘境,制约着新质生产力的潜力释放。因此,必须从“外引才”“内培养”两个方面加强乡村人才的管理与培养,推动新质生产力与乡村人才振兴的紧密衔接,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一、完善引进条件,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优质保障
加快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优质资源和平台。乡村人才所扎根的乡村依靠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意味着乡村也在不断提高人才引进质量。一是借助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产业革新、优质资源、技术升级换代等,更迭乡村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为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将大幅度提升乡村人才的整体素质;二是推动新兴产业与乡村人才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乡村人才提供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数字农业、智慧管理等新兴产业为乡村人才提供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完善周边配套基础设施,提升乡村生活质量。推动乡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作用。一是应完善乡村生活的基础设施。加强基础交通建设,改善出行条件,促进城乡人才交流,打造优美的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加强生活空间的“智慧化”管理,为人才提供更为便捷、智能的生活设施。二是扩大乡村公共区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更新乡村娱乐新方式,用高科技推动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个更具幸福感的数字乡村。
二、健全内部培育,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加大乡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提供高水平的素质教育。乡村人才振兴的发展虽离不开外部引进,但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培育从内部滋生的“新芽”。一是加大乡村教育的资金支持。政府应给予充足的教育经费,乡村基础教育是一个体系完整的循环圈,缺一环则整环断。乡村“新芽”的培育离不开教育教学人才和基础教育设施的支持。二是更新乡村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提供与社会同步的学习内容。全方位、全层次、个性化的培养机制,多元化的教育内容,数字教学、智慧课堂等科学技术的云端支撑,信息技术知识、科学知识等基础教学的内容,多措并举将有效提升乡村义务教育的质量,使“内部人才循环”成为可能。
提高“引进来”的人才质量,扩大人才“走出去”的辐射区域。提高乡村引进人才的综合素质是人才“走出去”的基础。引进人才的质量和人才“走出去”的效果对乡村振兴起着关乎全局的重要作用。一是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建立“高校—乡村”的联合培养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搭建新型资讯平台,确保引进人才的知识体系符合乡村的发展方向,确保能提供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提高乡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最大程度吸收经验并转化为本乡村的发展优势。二是政策支持、资金助力推动乡村人才“走出去”,鼓励乡村人才“走出"本地,学习先进管理经验、科学技术,多措并举提升乡村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创新性地将成功经验运用到本乡村的实际中来。
三、结语
新质生产力融入乡村的现状昭示了生产力和劳动者的深刻联系,新质生产力从不同路径为乡村人才振兴带来不同的动力机制,从不同角度赋能人才振兴。随着新质生产力步伐的加快,乡村振兴也迈向更加高质量的发展,乡村人才振兴也必将大有希望。
文章来源:《重庆科技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5273.html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