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怀旧现状的调查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贵州和重庆的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7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88.5%,剔除不完整问卷后共有175份完整问卷,其中,男性56人,女性119人;年级:大一64人,大二65人,大三48人,家庭所在地:同市22人,同省103人,外省52人。年龄范围18—24岁,平均年龄20.9岁,标准差为1.35。
1.2 研究工具
(1)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该量表是由钱铭怡、武国城等在艾森克人格问卷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包括48个项目,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包括四个因子:内外向(E):反映内外倾向水平;神经质(N):反映正常行为表现出的情绪稳定性;精神质(P):反映倔强和讲求实际的倾向;社会掩饰性( L):反映掩饰性或社会性幼稚的水平。
(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包括20个项目。积极应对维度由12条项目组成,重点反映积极应对的特点,消极应对维度由8条项目组成,重点反映消极应对的特点。采用多级评分,结果为积极应对的维度的平均分和消极应对维度的平均分。
(3)Batoch怀旧量表(BNI),具有20个项目,采用5点评分,评价对每个项目的想念程度,高分说明高状态的怀旧。以往研究中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较好的测量个人怀旧。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0.849。
(4)南安普顿怀旧量表(SNS),Routledge等人编制,用来测量怀旧的频率、重要性等,包括5个项目,使用7点计分。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0.879。
1.3 施测程序与数据分析
由经过培训的教师担任主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的怀旧的整体特点
大学生怀旧在性别上存在差异。从Batoch怀旧量表总得分上可看出女生(M=57.45,SD=10.904)明显高于男生(M=522.43,SD=10.904),t=2.837,p<0.01。这同以往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Batcho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发现性别上的差异。
大学生怀旧在年级上的差异仅表现在怀旧重要性的项目上,一年级学生(M=4.61,SD=1.487) 高于二年级学生(M=3.97 SD=1.489),t=0.64,p<0.05; 同时在怀旧重要性上,不同生源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外省学生(M=4.69,SD=1.541)高于本省的学生(M=4.14,SD=1.404) ,t=2.317,p<0.05。
2.2大学生的个人怀旧特点
从Batoch怀旧量表统计数据看出,大学生怀旧的事物的从高到低的顺序:你爱过的人(M=3.86, SD=1.065)>朋友(M=3.80, SD=0.973)>家庭(M=3.84, SD=1.225)>可以依靠的人(M=3.54, SD=1.123)>你的住所(M=3.24, SD=1.174)>有过的感觉(M=3.23,SD=1.091)>地方(M=3.22,SD=1.11)>音乐(M=3.19, SD=1.186)>你做过的事(M=3.15, SD=0.983)>学校(M=3.07,SD=0.983)>不需要担心任何事(M=3.01, SD=1.259)>度过的假期(M=2.95, SD=1.174)>电视节目、电影(M=2.93, SD=1.111)>人们过去的生活方式(M=2.67, SD=1.146)>不知道悲伤或害怕的事情(M=2.64, SD=1.212)>过去的社会状态(M=2.52, SD=1.082)>童年的玩具(M=2.51, SD=1.28)>宠物(M=2.27, SD=1.273)>英雄(M=1.53, SD=1.919)>教堂(M=1.13,SD=0.963)。女生在朋友、学校、度过的假期、地方、爱过的人、有过的感觉、音乐、可依靠的人这些项目上,显著高于男生(p<.01)。
调查中增加了“其他”选项,调查被试填写内容包括:喜欢吃的东西、食物、吃过的东西、同学、童年的玩伴、亲人、和家人一起的快乐时光、父母过说过的话、老师、成功的事业、以前美好的回忆、不愉快、激情和善良、相片、初恋情人、初恋、天气、离开我的人、做错的事、现在不再是朋友的人、喜欢的东西、学习的状态、邮票等。
2.3 大学生怀旧同应对方式、人格特质的关系
从表1可以看到,Batoch怀旧量表总分同怀旧频率、怀旧重要性、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分,同人格因子中的E因子显著正相关r=0.154,p<0.05。怀旧频率同人格因子中的N正相关r=0.223,p<0.01。
| 怀旧频率 | 怀旧重要 | 消极应对 | 积极应对 | N | P | E | L |
怀旧重要 | .412*** | 1 |
|
|
|
|
|
|
消极应对 | .075 | -.064 | 1 |
|
|
|
|
|
积极应对 | -.076 | .046 | .190* | 1 |
|
|
|
|
N | .223** | .130 | .149* | -.259** | 1 |
|
|
|
P | .046 | -.015 | .183* | -.060 | .103 | 1 |
|
|
E | -.027 | .102 | -.043 | .326*** | -.349*** | -.134 | 1 |
|
L | -.098 | -.063 | -.114 | .036 | -.244** | -.052 | .095 | 1 |
BN | .179* | .248** | .184* | .360*** | -.117 | -.086 | .154* | .074 |
表1 怀旧同应对方式、人格的关系
注:*,p<.05, **,p<0.1,下同。
2.4 怀旧高低组的差异
将被试按照怀旧量表总得分高低的25%划分两组,每组人数为44人,从表2可看出在怀旧频率、怀旧重要性、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方式上高低怀旧的被试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在在人格因素上没有差异。
表2 高低怀旧组的比较
| 怀旧 | M | SD | t |
N | 低 | 5.82 | 3.09 | 0.846 |
高 | 5.27 | 2.96 | ||
P | 低 | 3.43 | 1.771 | -0.171 |
高 | 3.50 | 1.959 | ||
E | 低 | 6.89 | 2.887 | -1.109 |
高 | 7.59 | 3.068 | ||
L | 低 | 4.3 | 2.03 | -1.032 |
高 | 4.8 | 2.493 | ||
怀旧频率 | 低 | 3.73 | 1.531 | -2.741** |
高 | 4.66 | 1.656 | ||
怀旧重要 | 低 | 3.66 | 1.478 | -3.790*** |
高 | 4.86 | 1.503 | ||
消极应对 | 低 | 1.21 | 0.471 | -2.821** |
高 | 1.51 | 0.519 | ||
积极应对 | 低 | 1.76 | 0.389 | -4.697*** |
高 | 2.16 | 0.401 |
3 讨论
本研究中女性在怀旧量表上的总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并在Batcho 怀旧量表中除“英雄”项目外的19个项目上女性都高于男性,并且在朋友、学校、度过的假期、地方、爱过的人、有过的感觉、音乐、可依靠的人这些项目上,显著高于男性。怀旧在性别上是否有差异一直是个具有争论性的问题,一些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怀旧,而另一些研究的结果发现男性在运动球场的旅游中更加喜欢怀旧,并且对于汽车的怀旧要高于女性,但在其他的研究中性别上不存在差异。性别在怀旧中的影响缺乏决定性的结论,有可能是由于怀旧的物件、人、场所或经历同性别一起才能成为影响怀旧的一个因素,这需要以后将性别作为怀旧的一个前因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Wildschut等人研究中大学生被试报告自己怀旧频率时,79%的学生报告他们每周至少一次有怀旧的体验,19%的学生报告一周会有2次,26%的学生报告每周3到4次,还有16%的学生报告每天至少一次怀旧体验。相比,本研究的调查的学生所报告的怀旧频率并没有这么高,但还是有接近一半(46%)的学生报告他们每周至少有一次的怀旧体验,33%的学生报告一周会有2次,20%的学生报告每周3到4次,还有7%的学生报告每天至少一次怀旧体验。这体现出怀旧在大学生群体里存在的普遍性。被试在“其他”项目上填写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这些项目主要是关于食物、家人、老师、以前喜欢的东西、老人等方面。多样的怀旧内容虽然体现了个体的差异性,但都不会脱离过去的人、事、物这样的范围,这和已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Wildschut等人的研究发现怀旧的内容是丰富的,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人物、纪念事件、场景、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宠物、物品, 过去的自我等。
怀旧重要性的评估上,大学一年级学生高于二年级学生,外省学生高于本省学生,表现了怀旧对不同个体的功能体现,以往研究已近证实了怀旧具有增加社会连接性,提高自我积极属性,并在感到孤独时可通过怀旧可以改善低落心情的心理功能。一年级的新生和外省生源的学生,相比二年级学生和来自本省或本地的学生,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感受更多的孤独感,所以通过怀旧改善心理状态显得更为更重要。
研究中怀旧同人格因素的外倾性呈正相关,在以往的研究中外倾性一般都同积极情感有正相的关系,并且外倾性高的个体比内倾性个体对于积极的刺激有更多的反应。怀旧作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过去的研究将之视为正性或负性,还有苦乐参半的情感,只是在强调怀旧具有心理功能的研究中更多的把怀旧看作是与自我有关的正性的情绪,本研究的结果也支持了这个观点,正由于怀旧正性方面的体现,将之同人格中的外倾性联系起来。研究中怀旧没有和其他的人格因子有显著的关系,如果想将怀旧视为一种人格特质,还需更深入的思考,辨析清楚容易怀旧、经常怀旧、希望怀旧等不同个体的差异,才能真正的将人格特质同怀旧联系起来。
研究中对比了怀旧得分高低的两类被试,怀旧高低两组在怀旧频率和重要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怀旧高的被试有更多的怀旧,并认为怀旧更加重要,这体现了个体对怀旧的认识,重要性同频率是相辅相成的,认为怀旧具有重要性的被试自然会更多的怀旧,同时也体现了怀旧良好功能的一面,但也说明被试报告的答案没有涉及无意识的层面,都是在对怀旧有认知以后,认为具有重要性就会越多的怀旧。怀旧同应对方式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也表明怀旧高的个体运用更多的应对方式来面对生活学习上的问题。被试将怀旧作为应对方式的一种,发挥怀旧的心理功能的作用。
4 结论
本文采用Batcho怀旧量表、南安普顿怀旧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女生在Batoch怀旧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并在朋友、学校、度过的假期、地方、爱过的人、有过的感觉、音乐等项目上显著高于男生;(2)在怀旧重要性的评估上,一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二年级学生,外省的学生显著高于本省学生;(3)怀旧同人格特质中的外向性以及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4)怀旧高低两组在怀旧频率和重要性以及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人格特质各因子上没有差异。
研究的局限性:研究中样本是大学本科一到三年级的学生,缺少四年级的大学生样本,需要更全面的掌握大学生怀旧的现状,大四学生样本也需要调查。本研究所使用怀旧量表,都是使用国外的样本所编制,虽然其中的量表也在中国被试上测量过,但是在一些项目的表述上,还是没有充分的考虑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并且也仅测量了个人怀旧这个维度。结合我国的具体环境,编制更加适合中国被试的怀旧量表将对以后的研究有更大的帮助。此外本研究只是对大学生的怀旧状态进行调查,以及怀旧同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相关的关系,深入探讨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考虑实验法或是其它的研究方法。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