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中舞蹈教育学习成效路径探究-----以西藏为例
1.研究概述
1.1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其中要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十大报告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随着人们对教育理念的全面更新和美育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艺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比重逐渐加重。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活动中,舞蹈艺术教育正以其独特的功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反观西藏自治区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70多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从旧式私塾、寺庙等教育转型为现代教育,艺术教育发生了质的飞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西藏的艺术教育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体系,从中小学到大学,教学内容更是趋于多样,涵盖音乐、书法、美术等各领域,昔日的藏戏、唐卡、堆谐等传统艺术渐渐走进中小学、大学等学校课堂,通过现代的教育教学方式,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与积极传承。但由于西藏地区特殊的社会背景,如学校的办学理念、家长认知、生产经济等多种原因,西藏地区青少年美育教育中的舞蹈教育与文化艺术资源利用并不平衡,由此笔者选定了全区具有代表性的几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以其深入了解目前中小学艺术舞蹈教育的现状、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改进办法与建议。
1.2研究意义
随着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的发布,对外在形体、音乐感知、空间拓展等多维能力的培养,成为基础教育舞蹈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良好的舞蹈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舞蹈专业技能,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协调性、节奏感,激发其创造力和表现力,构建积极的自我认同,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舞蹈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对此类教学活动的关注度逐步提高,相应的教学资源配置与课程安排也在不断优化与创新中。然而,大规模的实证研究相对欠缺,使得教育决策者和前线教师在实践中缺乏科学可行的指导。本研究应运而生,旨在系统评估基础教育舞蹈教育途径下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大小与发展态势。本研究基于综合素质教育的实施标准,对西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几所学校进行筛选,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为期一学年的纵向跟踪研究,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全面性。在研究设计上,采用了多维度评估模型,将研究目标细分为舞蹈技巧、舞蹈知识理解、身体协调性、节奏感知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六大方面,分别于学年的开始、中期和结束阶段进行三次全面测试。全面地审视了现行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优化了现行教学内容与方法。该舞蹈教育课程体系不仅考量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还注意到了教学途径的时代发展需求。本研究表明,此舞蹈教育课程体系能有效促进学生在舞蹈艺术领域的核心素养提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全面的身心发展。研究成果不仅为教育行业提供了一套具有操作性的评价工具,还为今后舞蹈教育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促进基础教育内舞蹈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西藏地区舞蹈教育概述
2.1西藏地区舞蹈教育的发展
舞蹈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经历了从古典模式到现代创新实践的多元转型。在历史较早的阶段,舞蹈教育常受限于较为固定的传授形式,主导着学生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学习舞蹈,这种教育模式主要以经典芭蕾或民族舞蹈为载体,强调技术规范和体式的标准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者们开始质疑严格的古典教育方法,探索更为自然和富有表现力的舞蹈教育路径。20世纪初期,随着现代舞蹈的兴起,教育者们由刚性的舞蹈练习过渡至更注重学生创造力和表达力的培养。这种转变在方法上的创新拓宽了舞蹈教育的边界,挑战了传统的舞蹈教育理念,反映了对当下社会变迁的敏感和回应。进入21世纪,舞蹈教育的发展更加多元化,教育途径不断更新,通过显示技术的融入,如网络教学、视频流媒体等新媒体形式,舞蹈艺术的魅力得以在更广阔的平台上传承和发展。舞蹈成为一种通用的语言,跨越文化和地域的界限,表达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美学和情感。此外,舞蹈教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变革的力量,通过舞蹈实践来挑战性别、种族和社会阶层的既有刻板印象,进一步探讨舞蹈与社会公正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舞蹈教育,学生不仅学习到了舞蹈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创造、合作、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表达。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舞蹈教育展现出其在提升个体身心健康、认知能力以及社会互动技能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经过系统的教育路径分析,教育者逐渐认识到,灵活多变且富有创新性的教育方法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和综合能力,实现舞蹈教育与当代教育需求的无缝对接。
2.2西藏舞蹈教育的现实意义
西藏被称为“歌舞的海洋”,拥有极为丰富的舞蹈文化艺术资源,这些独特而丰厚的文化艺术资源,为青年儿童提供了民族文化和美育素质教育素材,推动着西藏地区中小学舞蹈基础教育的发展。舞蹈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部分,不仅体现在技巧的训练和艺术表现的提高上,更深层次地关系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展现。舞蹈教育对于舞蹈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民族舞蹈有着其独特的审美教育魅力,让人们能够一眼辨认出这是属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地区的舞蹈文化,其特有的印记烙印在学生的意识中,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有着直接的关联。近年来,由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舞蹈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它已成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途径。舞蹈教育在培养学生舞蹈技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利用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培育学生的审美情操、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研究证明,舞蹈教育对青少年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知、创造力和表现力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此外,舞蹈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方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尊重多样性的价值观。舞蹈教育能够帮助中小学学生打造更加自信、坚强的内心世界,消除胆怯、自卑等消极心理,使得中小学学生的心理更为健康。现代舞蹈教育理论的发展推动了舞蹈课程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舞蹈素养和身心健康的双向提升。据分析,舞蹈教育的实施与推广,与国家日益重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人发展的教育政策不谋而合。在这一大背景下,舞蹈教育的推广和应用,不只能够为学生提供技能训练的平台,更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促进了创意思维与审美能力的提高。
3.西藏舞蹈教育学习成效评估方法
3.1西藏舞蹈教育评估理论基础
在进行基础教育舞蹈教学成效的评估时,评价体系建立的前提是确立一套科学的教育评估理论基础。教育评估应采纳科学的模型并结合舞蹈教育的特点,以确保评估结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在本研究中,教育评估理论基础的构建立足于舞蹈教育的多维度和动态发展特征,引入了包括形式化评估、发展性评估和价值观评估等模型,结合具体的教学现场和学生特征进行系统构想和设计,明确目前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基于此提出改进意见。形式化评估关注结果的对象客观性,强调通过标准化测试和表现评价的定量化数据来取得学习效果的直接证据;发展性评估则强调过程与进步,通过持续的观察和反馈来促进学生潜力的发挥和技能的提升;价值观评估关注教育的终极目标,在评估过程中体现出教育对个体和社会价值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中的教育评估理论基础体现了对舞蹈教育复杂性的深刻理解和对评估方法严谨性的高度追求,从而为提升舞蹈教育质量和实践的科学评价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3.2 学习成效评估模型
在进行基础教育舞蹈教育途径下的学习成效评估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模型至关重要。该模型不仅需要考量舞蹈技术技巧、理论知识、身体协调性等传统评估维度,更应纳入节奏感知力、创造力和表现力等多元发展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多维度评估模型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为教育实践提供更为精准的改进方向。鉴于此,本研究采用了由SPSS软件支持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结合SEM结构方程模型和AHP层次分析法,对不同舞蹈教育途径的成效进行了科学评估。研究涵盖了西藏地区具有代表性几所学校的在校学生,确保了评估结果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舞蹈教学对学生在舞蹈艺术核心素养上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而且舞蹈学习对提升学生身心健康同样起到了积极作用。此模型的构建与验证展现了舞蹈教育在青少年心理和身体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儿童发展心理学和舞蹈教育学原理,本研究进一步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优化,验证了该课程体系在促进学生舞蹈艺术领域核心素养提升及身心健康方面的有效性,从而为基础教育中的舞蹈教育评估和教学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
3.3 教育评估的质量控制
教育评估的质量控制是确保评估结果科学性与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在基础教育舞蹈教育途径下进行的学习成效评估研究中,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分配与综合评价,是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关键一步。为了保证评估结果的精准性和代表性,教育评估质量控制采用了准实验设计方法,选取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同步趋势对比,矫正可能存在的随机误差以及教师教学差异对学习成效所产生的影响。这种设计能够确保研究结果具有更高的普适性和可靠性。在样本选择过程中,引入分层随机抽样策略,确保样本能够对研究总体进行有效代表,涵盖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段的在校学生。为了实现测量结果的高度一致性,研究同步开发了一套标准化的教育评估工具,包括自主设计的舞蹈技能测试量表、教师教学质量自评表及第三方专业评估团队对教学过程的观察记录表。通过操控变量的内部一致性检验和项目分析,进一步提升了该工具测量结果的信度与效度。通过这些科学、严密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了评估过程在数据收集、分析评估等各个环节的精准度和专业度,最大程度上覆盖了学习成效评估的主题,为基础教育舞蹈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和改善建议。
4.西藏舞蹈教育现状与实践路径
4.1 西藏舞蹈教育现存问题
4.1.1艺术教育理念淡薄
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提倡美育教育并有所推广,但是美育课程开设不足不够的情况仍然存在,在一些学校偶有出现“重视文化课轻视艺术课”的观念。很多人认为主要任务是学好文化课,艺术课可有可无。舞蹈基础教育在校园内更是被边缘化,在这种艺术教育理念淡薄的情况下,甚至学校组织的艺术活动大多也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美育拓展活动的任务,艺术活动内容存在形式单一、内容简单的情况。
4.1.2舞蹈课程开设不足
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学观念仍是大部分中小学存在的问题,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仍然是升学率,教育政策、管理者重视程度、学校投入以及舞蹈专业师资力量都有所欠缺并由此导致。其中中小学开设的舞蹈教育课程更是少之又少,文化课老师甚至占用舞蹈教育的课时去为文化课服务。并且课外的文艺活动、学校组织的艺术活动数量较少,很多老师及学校以耽误文化课的学习,也就是指数理化的课程,以浪费时间为由拒绝组织开展相关的舞蹈艺术活动,部分学校组织文娱活动也只有在节假日,象征性地开展。
4.1.3教学方法设置单一
因受到西藏地区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西藏地区大部分学校目前的美育教材并未根据本地学生的审美特点、教学要求以及传统艺术教育特色等方面进行融合,为更好地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中的美育要求,具体而言,如今的艺术美育教育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本土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无法适应藏族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吸收和发展。不仅如此,许多学校为了应付相关规定,开设了书法、美术、音乐等几门艺术课,舞蹈等其他拓展性课程并未开设,甚至占用舞蹈艺术类的课时给文化课补习,虽然是授课,也大多根据教师的自身兴趣随机开课,但缺乏行之有效的系统性教材和固定的课时量,对于学生的想法、兴趣等不够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形式仍然具有被动性和“低层次的重复性”。
4.1.4美育理念存有误差
当前,以演奏好、画好、跳得高等指标来评价当代学生的艺术教学效果,这一做法对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品位的提升是十分不利的。这就造成了人们对艺术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种看法,另外,学习艺术还能在各种考试中增加分数等等,把艺术教育转变成一种技巧的培训。学校的教育评估制度仅仅是为了参加比赛,拿奖,而没有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的美感和创造力方面下功夫。艺术教学中,重视“技”,轻“道”,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行为方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艺术教育过程中,不管是在设计教学理念,制定艺术教育教学方法,抑或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都将技能培训的目的作为第一选择。虽然他们可以注重学生的绘画、制作和表演的技能,但潜意识里忽略了他们自己对于艺术的感觉和表现,只是把重点放在了如何让绘画、唱歌、跳舞等方面,以拿到好成绩为首要目的,从而抑制了孩子们的艺术潜力和创意。
4.2 西藏舞蹈教育实践路径
4.2.1国家层面:给予政策引导与财政帮扶
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要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对于西藏舞蹈教育的发展,国家层面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于西藏舞蹈教育给予大力支持。相关出台的政策表明提高教育质量与建设教育强国对于提高或者组织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教育人才队伍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提高教育质量对于国家的发展,乃至今后的国家战略和方针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国家应加大对西藏舞蹈教育的财政投入,为更好地开展舞蹈教育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确保艺术教育结合中小学学生自身的实际需要,发挥艺术教育对孩子成长发展的价值。
4.2.2 学校层面:完善舞蹈美育课程并建设
学校是开展好艺术教育关键。学校相关领导应深刻认识到提升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开展学生艺术活动对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和谐的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艺术教育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中具有强大的作用。因此,学校要抓好艺术教育,完善舞蹈教育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更新舞蹈美育课程,使舞蹈教育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2.3 教师层面:提升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
教师是舞蹈美育的关键。在舞蹈美育推行过程中对教师质量的要求需要做到“两手抓”,即学校出台相关管理,教师行为规范政策,及教师自身明确身负的重任,脚踏实地,把学校美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开创舞蹈美育新局面。
和其他学科教师相比,舞蹈学科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更高,舞蹈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水平和基本技能之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文化素质,能够在对学生进行肢体动作的教学的同时,讲解舞蹈动作背后所包含的相关的人物历史知识。所以,舞蹈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规范舞蹈动作,在演示舞蹈动作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切忌将舞蹈教学变成单纯的动作模仿,而应该在学生理解动作内涵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各类演出和实践活动中理解藏族文化,更好地掌握藏族舞蹈精神和精髓,为今后的藏族文化传播和传承发挥作用。此外,教师也应积极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将多样化的舞蹈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将其培养成国家藏族文化的传播者。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舞蹈能力,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加强“五观两论”的知识能力,两者相结合,才能使得国家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得以下去。
5.结论
西藏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舞蹈文化艺术资源,舞蹈教育应扎根西藏,融贯中外,以传承中华传统优秀舞蹈文化为重点,根据中小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的成长规律,从丰富的西藏传统民间舞蹈资源中精选教学素材,融合思政教学理念,加强美育一体化建设,循环渐进,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开阔人文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各方应共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章来源: 《尚舞》 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