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智媒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探析

作者:鄢汇琳来源:《河南经济报》日期:2025-02-19人气:344

一、智媒时代

“智媒时代”是一个描述现代媒体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概念,是指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动下,媒体行业发生的深刻变革。在此时代,技术驱动着内容的生产、传播、消费和反馈模式的全面改变,媒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由少数权威机构控制的单向传播工具,而变成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内容生态。第一,具有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即时性。信息通过智能设备快速传播,受众能够随时随地接收信息,导致信息流的碎片化和瞬息万变。第二,社交平台和算法推荐的强大影响力。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通过数据算法推荐和用户生成内容,形成了信息传播的新格局,使得高校在意识形态教育中面临了信息来源多元化、虚假信息泛滥等问题。第三,信息的去中心化与多元化。传统的知识传播途径逐渐受到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挑战,大学生接触的信息内容更加多元,可能导致价值观的多重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分歧。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第一,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智媒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且很难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有效把关,这使得虚假信息和有害内容容易被扩散,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网络平台上,思想观念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不同背景和观点的用户在网上激烈碰撞,这可能导致大学生对社会、历史、文化等重要议题产生不同甚至对立的看法。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内容可能与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实际脱节,智媒时代的学生更喜欢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可能效果不佳,在传统模式下的媒体有着高度的权威性和说服力,传播内容多为正能量内容,新颖、流行的话语体系方式与传统、抽象的话语表达方式形成反差,影响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效果的提升。

第三,价值观的引导困难:信息流的多元化使得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变得更加复杂,价值观的认同面临多重挑战。高校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的地方,也是学生思想成熟和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通过意识形态教育,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特别是在面对社会变化与多元思想的影响时,意识形态教育帮助学生坚定对国家、社会和个人价值的认同。

三、筑牢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

第一,加强媒体素养教育,提高信息甄别能力。在智媒时代,信息泛滥使得高校需要加强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信息甄别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他们识别虚假信息和不良思想的能力。例如,教学中可以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引导学生辨别信息真伪,增强其辨析社会现象、理解社会价值的能力。

第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内容。高校应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利用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互动,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政治认同和社会责任感。高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志愿活动、文化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研、扶贫助学、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从实际行动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监管

高校应当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防止不良思想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信息,确保校园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此外,应注重对网络文化的引领,积极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信息和价值观。高校应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课堂讨论、课外活动、心理辅导等途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现实和个人使命,在思辨和互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智媒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不仅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更需要在多元化的信息环境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总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今天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意识形态教育,高校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文化自信。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