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网球教学策略研究 ——以杭州第十四中学为例

作者:邱赛男来源:《网球天地》日期:2025-04-10人气:93

网球起源于法国,最初只是一种用手掌击球的游戏,随着游戏用具以及规则场地的改变,逐渐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网球运动,并且大受欧洲皇室的欢迎。在19世纪末,各大网球赛事的召开使得网球运动在全球迅速普及,并传入中国,但是有着“贵族运动”之称的网球运动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直到20世纪末,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体育事业的发展,网球运动才开始在中国各地的学校逐渐兴起。随着郑洁、晏紫、李娜以及郑钦文等中国网球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出色表现,网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度和受欢迎程度有了显著提升。不少学校也正式将网球列入必修课或选项课,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也为高中网球教学提供了新的培养方向和要求,从而为我国储备更多优秀的网球人才。

1.新课标下高中网球教学要求

1.1激发学生网球学习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新课标强调了培养学生在各个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旨在让学生形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在以往传统的高中网球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置也仅仅只是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球挥拍技能和规则,使学生对该项体育运动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和了解,而对学生网球兴趣的培养和体育意识的锻造关注明显不足。然而新课标的实行以及网球热度的升级,对高中网球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学校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到网球运动的乐趣和魅力,继而激发他们对于这项运动的兴趣,以兴趣为学习出发点,培养真正热爱网球运动的潜力人才。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体育精神和体育锻炼意识的锻造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

1.2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个体差异

新课标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传统的教学只需要学生专心作为一名听讲者即可,哪怕是体育课程,也是如此,学生同样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听老师讲解动作技巧,对于类似网球这样的选项课,教师更是不会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然而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这样的情况将会得到彻底改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增加学生的互动环节。网球运动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力量支持,教师不会再一味注重花式的技巧,转而加入基本力量练习,以确保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当然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或许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有网球运动基础,教师则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程度,尽可能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扎实的网球基本功。

1.3多元化教学,注重网球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下的多元化教学是学生核心素质培养,实践能力提升的基础保障。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作为高中体育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不同于中小学生,高中生对网球教学的需求更高,他们不仅希望掌握一定的网球技术技巧,也希望能够真正参与这项运动,并且能够通过其来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点适当地增减内容,并且结合游戏教学法、比赛教学法、技术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在网球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各种技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尽可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网球活动,在积累实战经验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网球技术水平,真正实现将课堂所学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践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2.新课标下杭十四中网球教学现状

坐落在杭州西子湖畔的杭州市第十四中学,是浙江省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之一。学校一直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核心素养,谨遵新课标指导思想,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2023年,学校新增了网球选项课,同时为选择网球课的同学都配备了专业的网球器材。为了满足学生日常学习和锻炼的需求,学校对网球场地也进行了翻修和扩增,由原来的一块扩增到三块,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网球学习环境。但是由于网球课程开设不久,基于新课标要求,网球教学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

2.1网球教学师资力量储备不足

杭十四中开设的网球是属于选项课并不是必修课,所以在课程筹备阶段,综合考虑各方因素之后,学校决定由学校原有体育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后任职网球教学工作。虽然网球理论知识较为容易掌握,但是网球技能专业性较强,体育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的培训内就达到教学所需的专业网球运动水平。同时兼任网球教学工作的教师在平时还有日常教学任务,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从而降低教学效果。这样的情况并不单单只是出现在杭十四中,在国内大多学校都是普遍存在的。虽然网球运动普及程度有所提高,但是相较于传统的三大球,网球受众依旧有限。而学校也大多以选项课或者是社团活动形式开展,这样学校就难以进行专业的网球教师储备。因此学校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快速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以满足新课标对网球教学的要求。

2.2网球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作为选项课,杭十四中的网球课程安排是一周两节,具体课程安排内容如下表2-1所示:

2-1 网球选项课课程安排


教学内容

学时

理论部分

网球运动基本知识

1

网球比赛、裁判相关规则

1

 

 

 

技术部分

正反手击球技术、多球练习

3

发球技术与接发球技术

2

巩固底线正反手发球技术

2

网前正反手截击球技术

2

高压球技术

2

挑高球、放小球和弹地球技术组合

2

练习

2

考试

1

合计

18

从表2-1中可以看到,杭十四中网球选项课的课程内容包括理论部分和技术部分,理论部分包括网球运动基本知识、网球比赛规则,裁判相关规则等内容。而技术部分比重较高,占到学时的87.5%。内容包括了发球、底线弹球、截击、上网等。此外还安排了2个学时的练习课程和1个学时的考试课程。总体而言,课程内容较为丰富,且技术课程较多,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网球技术。但是细细来看,课程内容安排均是以小模块的形式进行,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此外课程安排中缺少了对学生体能训练的安排,网球运动是一项对体能要求极高的运动,体能训练的缺失将会影响学生网球技术水平的提升。因此需要对网球课程进行调整,以提升网球教学效果。

2.3缺少网球实战经验教学

目前缺少网球实战经验教学是杭十四中网球课存在的较大问题。首先在课程设置上缺少比赛课程的模拟演练,其次缺少网球相关活动赛事的举办,学生无法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网球技术往往与实际比赛中的应用存在一定差距,缺乏实战经验的积累,学生就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无法针对自己的技术做出纠正,从而提高。

3.新课标下高中网球教学策略

新课标中提出的一条重要理念是: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这条理念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应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教学。因此基于“学、练、赛”对网球教学提出一系列优化策略。

3.1——高质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标对网球教学的基本要求,“学”也是“练”和“赛”的基础,因此学校需要储备专业网球人才从事网球教学工作。学校可以提供优厚的条件以吸引网球专业人才前来任教,同时对本校网球教师要安排定期的培训,以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实战指导能力。想要实现网球高质量教学,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必不可少。相较于中小学生,高中生对教学需求更高,最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学习,他们都拥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点,因此网球教师更应该丰富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他们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网球的兴趣,为后续的“练”和“赛”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3.2——优化课程设置增加练习机会

在不少学校的网球课程安排表中可以看到包括了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学习,可以说是较为全面,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更注重于技术动作的传授,却忽视了“练习课”的重要性。由于在高中网球课程中大多属于选项课而非必修课,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希望学生掌握更多的技术动作,导致练习时间缺乏,学生因为缺少练习而无法熟练运用各种技术动作,更无法提升自己的网球水平。因此需要以新课标下的“练”为核心,合理安排学生网球练习时间,适当缩减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操作的比重,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技术动作的反复练习。此外在练习方式上,教师也要摆脱传统的练习方式,可以采用模拟比赛,分组对抗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不至于感觉枯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3——丰富赛事提升实践技能

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网球的一大原因就是想要提升自己的网球技能,能够参加比赛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学校应积极组织和参与校内外的网球比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比赛机会。足球赛和篮球赛学校都会定期举办,但是却不见网球赛事的身影,究其原因是学生网球水平不高,参与人数不足,难以支撑一个完整的赛程。根据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采用网球活动的形式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通过一个个有趣的网球小游戏,设置不同的关卡和活动形式以吸引更多的网球爱好者参加,从而不断升级活动形式,直到增加正规的网球赛事。对于校外的网球赛事,学校也应该积极报名参加,为那些高水平的学生提供更多参加比赛的机会,以增加他们的网球实战经验,从而达到提升网球实践技能的目的。

4.总结

新课程标准的实行是体育教学的一大改革,对于高中网球教学来说也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尽管目前不少学校均在网球浪潮下开展了网球课,但是由于师资力量有限、课程设置、学生参与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学校必须对网球教学进行改革,以确保课程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能够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网球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践行“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在网球学习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为他们养生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  《网球天地》   https://www.zzqklm.com/w/qt/3101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