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教工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作者:王光阁来源:《通化日报》日期:2025-08-06人气:8

高校教工党员教育管理是高等教育机构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它涵盖了对高校教工党员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的全面培养和规范管理,旨在提升党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工党员教育管理不仅仅是一项常规性工作,更是推动高校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创新是破解现实难题、激发组织活力的根本路径,需要从制度建设、培训模式等多维度系统性推进高校教工党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高校教工党员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

1.高校教工党员队伍建设的价值导向

全面从严治党为高校教工党员队伍建设确立了明确的价值导向,即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理想信念为根基,以纪律规矩为准绳。这一价值导向深刻体现了党对高校教工党员在政治品格、思想素养和行为规范方面的基本要求。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要求高校教工党员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理想信念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指引着高校教工党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追求。纪律规矩作为党员行为的基本准则,规范着高校教工党员在履职尽责过程中的言行举止。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高校教工党员队伍建设的价值坐标系,为教工党员的成长发展指明了方向。

2.推进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的内在要求

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的提升需要以教工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发展为重要支撑和根本保障。教工党员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其素质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党建工作的整体效果和长远发展。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这就对教工党员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教工党员教育管理的系统化推进能够有效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问题,通过规范化的教育培训和精细化的管理服务,不断提升教工党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同时,创新性的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激发教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活力,推动党建工作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的服务模式转变。

二.高校教工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的路径探索

1.教育管理制度体系的系统性重构

教育管理制度体系的系统性重构需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形成科学完备的制度框架。制度设计应当体现系统性思维,将党员发展、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激励约束等各个环节有机统一起来,避免制度之间的割裂和冲突。例如,建立党员发展全过程跟踪制度,从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到正式党员发展,再到党员转正后的持续教育,形成完整的制度链条。考核评价制度应当突出实效导向,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将党员的政治表现、工作业绩、群众口碑等纳入综合考量范围。激励约束机制需要正向激励与负向约束并重,通过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来激发党员积极性,同时通过严格执纪、问责追责来维护制度权威。制度执行监督体系应当完善有效,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各项制度能够落地生根、发挥实效,从而构建起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教育管理制度网络。在制度重构过程中,还需要着重解决当前高校教工党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教工党支部工作队伍非专业化问题,应当建立专业化培训制度和轮岗交流机制,提升党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面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状,需要完善制度落实的督查问责体系,建立制度执行情况的定期通报机制,对执行不力的支部和个人进行及时纠正和问责。同时,制度体系的重构还应当注重与时俱进,定期对制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及时调整完善,确保制度体系始终保持生机活力。

2.党员教育培训模式的多元化升级

党员教育培训模式的多元化升级要求突破传统单一的培训方式,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融合的立体化培训体系。线上培训平台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交互性强的学习模块,例如建设包含微课程、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库,让党员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线下培训活动需要注重体验性和参与性,通过现场教学、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增强培训效果。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有机结合是提升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例如组织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等活动,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识。培训内容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既要包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也要涵盖专业技能提升和综合素质培养。个性化培训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党员的具体需求,通过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持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工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教育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实践探索的深入开展,高校教工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文章来源:《通化日报https://www.zzqklm.com/w/qt/3698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