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内容体系的重构——理论逻辑、内容维度与实践进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要论断不仅为党的理论创新开拓了全新思路,而且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准则。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要坚持以内涵式发展为目标,重构思政课内容体系,这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思政课针对性、吸引力的创新路径。
一、“两个结合”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内容体系重构的必然性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行动指南,其理论内涵随社会实践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本质要求。高校思政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主阵地,其内容体系必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保持动态协同,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融入教学实践中,确保思政课教学内容契合时代发展需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蕴含着五千年以来中华民族凝聚的智慧,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高校思政课体系重构中,应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系,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三)推进高校思政课程改革的客观选择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实际存在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化等,这些问题影响着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育部明确指出各个高校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而“两个结合”的提出,为高校思政课内容体系的优化与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引与实践路径。通过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能够促使思政课教学内容更具现实针对性与生活贴近性,从而有效提升课程的吸引力、情感共鸣力与育人效果。
二、“两个结合”引领下高校思政课内容体系的三维重构
(一)以党的创新理论筑牢思想根基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最新创新理论成果作为思政课内容体系的定盘星,构建以“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为核心的理论框架,重点阐释“两个结合”与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在关联。深耕经典著作与党的文献,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透彻解析。将“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内容体系,特别是通过“两个结合”历史实践,揭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精神底蕴
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通的价值理念和思想元素,通过经典文本解读、文化典故阐释等方式,使思政课内容既具有真理的穿透力,又具有文化的感染力。结合时代要求,推动传统美德在思政课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作为“两个结合”的生动体现,通过革命文化鲜活素材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创造。
(三)以时代问题与现实关怀强化价值引领
聚焦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分析国情、提出对策,培养其时代担当。设计“行走的思政课”等创新形式,强化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应用,多视角解析社会热点问题,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三、高校思政课内容体系重构的实践进路
(一)构建“一体两翼”的内容结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统领,围绕“两个结合”优化思政课程群建设,坚持系统化的课堂教学。同时,通过社会调研、志愿服务、情景模拟等实践教学活动,将理论转化为行动能力,深化认知认同;依托红色资源、校园文化、艺术熏陶等浸润式载体,涵养家国情怀与人文素养。
(二)打造“三位一体”教学生态
一方面,推动从“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转变;另一方面,搭建“认知—体验—践行”递进式教学平台,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如此,还要注重拓展思政课网络空间,强化网络内容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培育特色品牌,使互联网成为思政教育的“最大增量”。
(三)提升“两个结合”的教学能力
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强化教师对“两个结合”的理论深耕能力,提升教师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围绕“两个结合”开展教学研究,设立专项课题,推动成果转化,升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的能力。
新时代新征程,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两个结合”作为思政课建设的根本遵循和长期战略,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让思政教育真正实现入脑入心、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文章来源:《延安日报》https://www.zzqklm.com/w/qt/36984.html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