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网球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的网球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是持续推进立德树人的成果。本文从课程思政的大背景出发,将思政元素与网球课程融合,借助网球课程教学实践发挥育人成效。挖掘网球课程中的爱国主义元素、礼仪规范元素、专注品质元素、拼搏精神元素和诚实守信元素,在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实践和教育评价的支撑下,释放高职院校的育人成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球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研究
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课程思政指的是课程本身与思政元素走向融合,搭建一个全新的育人场景和育人空间。在本次的实践中围绕高职院校的网球课程教学情况在其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充分释放网球课程教学的育人内涵,让思政教育依托该平台发挥作用和效果,致力于深化课程改革与转型实践。
1.高职院校网球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价值剖析
在全新的育人场景下,高校肩负起育人重担。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要成为第一责任人,增强对课程育人理念的认识,并明确在新形势下网球课程教学的具体实践路径及做法,从而打通学科边界,让多学科、多课堂走向融合,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和效果。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赋予网球课程鲜活的生命力,通过网球学习平台促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由此可见,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课程本身与思政元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1]。
网球运动蕴含着人文精神教育、道德教育和规则教育,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参与到网球运动实践中来。挖掘网球课程教学中的育人元素,让思政教育与网球课程教学走向融合。两者的融合实践,从教师的角度看,两者的融合让课程思政得以落地,也充分释放了网球课程教学的育人价值与内涵。从学生的角度看,参与网球课程中不仅仅能掌握网球运动技能,更能够对网球运动传递出的育人元素有深刻的理解,对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强化有积极意义[2]。
2.高职院校网球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不可否认,高职院校网球课程教学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机制显著,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均有显著影响。如何不断释放和挖掘思政元素的核心育人价值,要对网球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从而找到思政育人的重点。
2.1爱国主义元素
体育无国界,体育是促进国际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网球运动的历史悠久,我国的网球运动发展环境正不断改善,在各类别的网球大赛上,我国运动员不断取得优异成绩,极大鼓舞了大学生参与到网球运动的学习中来,并在网球课程中感受其中传递出的爱国主义元素,在良好的网球氛围和环境中让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被激活。爱国主义元素是思政教育的主元素之一,其内在价值不容忽视[3]。
2.2礼仪规范元素
人与人的交往需要最基本的礼仪规范的约束,每一个人的礼仪素养不同,需要后天学习不断完善。结合高职院校网球课程的教学实践,在比赛时尊重对手、尊重裁判、遵守规则、尊重观众,都是礼仪规范元素的具体体现。运动员要严格遵守以上规范参与到网球运动实践中,这也是网球运动被称为“绅士运动”的根本原因[4]。对网球课程教学中的礼仪规范元素的挖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规则意识,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
2.3专注品质元素
高校网球的课程教学实践无论是比赛还是训练,都需要保持较高的专注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新的收获和良好的运动成绩。专注力对于网球运动员而言十分关键,是参与网球运动需要必备的基础技能。随着网球学习的持续深入,需要运动员保持手眼协同、肢体协调,运动员要根据赛场状态做个精准判断,并能够灵活运用网球技术技巧参与到运动实践中来,专注品质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有积极意义[5]。
2.4拼搏教育元素
随着网球运动的影响力的提升,网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通常在网球比赛过程中会出现持续时间长、击球次数多等情况,极其考验网球运动员的技术成熟度和稳定性。在高校网球课程教学实践中,在引导大学生掌握网球技术和专项体能外,也需要高度关注拼搏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拼搏意识,在强大的精神力的支撑下在网球赛事中占据主动。
3.高职院校网球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探究
对高职院校网球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可以发现,网球运动的特点鲜明,将网球课程教学蕴含的爱国主义元素、礼仪规范元素、专注品质元素和拼搏教育元素进行挖掘,让网球课程与思政教育充分融合,如何进一步展现出两者的融合价值,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和方案。
3.1明确网球思政教育目标
在高职院校的网球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需要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在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方向下有新的收获和体验。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新方案的落地发挥了显著效果,让网球课程的内核得到挖掘。从网球课程大纲出发,要建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理念,让思政教育在网球课程中得到应用和渗透[6]。
课程目标通常指课程的具体目标和意图,要求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某一阶段通过课程学习,达到的道德、智力和身体的全面发展的情况。结合网球课程的基本特点,思政教育目标是以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为前提,通过网球课程实践强化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与道德水平,并且实现学习技能的培养和强化。从“立德树人”的大背景出发,教学目标要包含了各个思政教育元素,并将其真正意义的结合在一起,让网球课程与思政教育走向深度融合。
3.2重构网球思政教育内容
高职院校网球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的融入实践,前提则是要对网球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在传统的网球课程教学中,教学重点放在对网球知识、专项技能等方面,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则是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融入思政教育元素。
一方面,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参与者,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要对当前网球教学的现状有基本的了解,能够围绕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让具体的教学内容得以落地,赋能思政教育的实践和展开;另一方面,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教师要充分意思到网球课堂的重要性,并愿意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例如,在基础的网球理论、实践技能、体能教学之外,引入有关于思政教育的内容,在网球理论中引入网球的历史文化内容,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实践技能中引入团队协作、顽强拼搏等拼搏精神品质,赋予网球课堂教学内容鲜活生命力。不断引入新的内容,提高网球思政教育的质量[7]。
高职院校的网球课程的教学实践,教学内容上的安排要不断调整侧重点,既要关注大学生的网球专项技能的掌握情况,也要确保大学生通过网球课程的学习强化自身综合素养水平,让网球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更充分。
3.3开展网球思政育人实践
高职院校网球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实践,要从多角度着手搭建思政育人的基本框架,深化思政育人的成果。这里提到的思政育人实践,强调将思政元素渗透到网球课堂当中,在课堂上、活动中挖掘思政元素的核心价值与深刻内涵。
首先,运用多媒体技术深刻网球课程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教师推进网球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要从新视角着手,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在网球课堂上的运用,将网球运动的发展历史通过视频资源等形式呈现,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到网球历史的探究中,并能透过网球运动的发展历史对我国网球运动有新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其次,组织丰富多彩的网球活动。高职院校网球课程教学实践离不开多元的网球活动的支撑,在传统的网球课程中网球活动相对单一,缺乏规模化。本次针对网球课程的创新实践对教学形式进行更新,引入文化交流、网球讲座、展览、比赛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网球运动的发展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例如,组织网球技能赛事活动,设置多个不同的项目,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并真切的感受网球运动的独特魅力,通过参与网球运动形成自信,在一个公平参与的环境中参与网球运动中。比赛和各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让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充分,团队协作能力也因此得到强化和提升,有助于网球运动的校园推广,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第三,依托标准化竞赛强化思政育人内涵。定期组织专项化的网球赛事活动,包括校内的赛事、校外高标准的网球赛事等等,以友谊赛等方式让大学生参与到高标准的赛事活动中,从而以真实的赛事场景为依托,让思政元素更有效的传递。如在正规的网球比赛中大学生能够形成规则意识,并在一系列的挑战中培养顽强、坚韧的意志品质,从而真切的感受网球运动的对抗性。标准化的网球赛事活动的组织与推进,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强化的空间[8]。
开展网球思政育人的实践,让思政元素在网球课堂上得到充分呈现,对调动和激活大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有显著效果。相较于传统的课堂场景,全新的实践方案的落地对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有积极意义。
3.4完善网球思政教育评价
高职院校网球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思政育人氛围和育人环境,重构实践性的育人方案,让大学生在参与到网球运动中获得全新的运动体验,让思政育人的价值得到充分释放。在整个网球课程教学实践中离不开教学评价方案的支持,具体如下。首先,考核评价多元化。打破传统课堂以网球运动理论和技能为核心的考核模式,关注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将思政元素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如自律意识、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能力等等,以此来全面反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开展过程性评价。对高职院校网球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具体实践,需要建立动态性的监测机制,对大学生的全过程学习情况进行考察,真实了解大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就不足之处做出内容上的调整与优化;最后,将考核评价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相契合。考核评价的设计要紧密围绕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展开,准确定位大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就不足之处做出调整,让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得到强化,最终为高职院校的网球课程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
4.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网球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让课程思政的育人实践得以落地。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思政元素的引入赋予了传统课堂鲜活的生命力,为网球课程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新模式。但从当前的情况看,网球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尚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缺乏内容的深刻性和系统性,从而导致网球课程教学的育人效果开发不充分。思政元素的融入让网球课堂教学更有深度,既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网球专项运动技能,同样也能够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提供助力。从实践结果看,高职院校网球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效果显著。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