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文化浸润与榜样引领: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家精神培育的双重路径探析

作者:乌日古玛拉来源:《经济导报》日期:2025-09-24人气:7

摘要: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家精神培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家精神的培育,要注重传统与创新结合,在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必须高度重视“文化浸润”和“榜样引领”这两条相辅相成、相互强化的新路径,通过营造浓厚的教育文化氛围和树立鲜活的教育家榜样,实现对师范生精神世界的深度塑造和价值引领。

  关键词:教育家精神;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文化浸润;榜样引领

  一、文化浸润与榜样引领的深层价值

  (一)根基塑造:文化浸润的隐性力量

  地方师范院校的文化浸润是其立校之本、发展之魂,是培养扎根地方、服务基层的卓越教师的关键,更是培育师范生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抓手。“没有文化,教育就没有生命。而文化的弱化,文化的缺失,正是当下教育最令人担忧的现象,我们需要用人类优秀文化的精神培植出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浸润教育。”[1]当前,地方师范院校因资源条件等的限制,在师范生教育家精神的培养上依然局限在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相比之下,文化所独有的涵濡浸渍、潜移默化的作用更易于被学生所认可、接受。地方师范院校扎根于特定区域,其发展历程中积淀的地方教育名人事迹、特色教育实践、尊师重教传统等构成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传承地方教育文脉,弘扬核心理念,将抽象的“教育家精神”具象化,引导师范生深刻认同教育使命,筑牢服务乡土、奉献基层的理想信念。

  (二)灯塔指引:榜样引领的显性力量

  榜样是传承、发扬教育家精神的关键桥梁。榜样的真实经历、感人事迹、人格魅力都是教育家精神的可视化呈现,更容易引发情感共鸣。“任何国家民族的发展进程中,英雄模范、榜样楷模都无一例外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榜样教育也是在个人、社会、文化层面分别确立个体身份认同、型构社会团结、凝聚道德共识的重要方式。”[2]将抽象的教育家精神转化为具体、鲜活的人物形象,为师范生展示教育家精神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树立价值标杆,强化价值判断,滋养教育事业的根基。例如,历史上的陶行知、蔡元培,当代的张桂梅,以及本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杰出校友,以其鲜活的生命历程、感人事迹和教育实践,为抽象精神提供了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载体。榜样人物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故事,能够直击师范生的心灵,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双重路径的内在关联与实践整合

  (一)文化浸润为榜样引领提供沃土。首先,浓厚的教育文化氛围使榜样更容易被理解、接纳和尊崇。在教育文化氛围中共享的价值理念、历史传统和集体叙事,为师范生理解榜样提供了认知基础,拉近心理距离,增强接纳度。其次,文化中蕴含的价值理念为解读榜样精神提供了思想基础。例如,师德传统、教育信仰为解读榜样精神提供了共享的意义框架,使榜样的行为选择与精神特质得以被深刻理解和认同。最后,尊重榜样、学习榜样的行为本身就是良好文化氛围的一部分。这种行为不仅是对既有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与践行,更通过示范效应强化了共同价值追求,营造见贤思齐的氛围。

  (二)榜样引领为文化浸润注入灵魂。一是,鲜活的榜样是抽象文化精神最生动、最有力的诠释者和代言人。鲜活的榜样人物以其言行举止,将抽象的教育家精神、师德传统等文化内核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现实模板,成为文化最生动有力的诠释者与代言人。二是,榜样的感人事迹能极大地激发文化认同感和情感共鸣,使文化“活”起来。通过了解榜样的感人事迹,师范生从情感层面深切体悟文化的价值内核,从而激活文化认同感,推动静态文化符号转化为动态精神力量。三是,学习榜样的过程本身就是践行和传播校园文化的过程。师范生学习榜样的过程,本质是对校园文化核心价值的主动内化和行为外显。其模仿、反思与实践,不仅深化个体文化素养,更通过群体互动形成文化传播的涟漪效应,持续优化教育文化生态。

  (三)二者在实践中的协同整合。在师范院校育人规划和师德师风建设方案中,注重文化建设和榜样选树有机结合。在“教育文化节”中设立“致敬教育榜样”主题板块,在宣传优秀校友事迹时,同步深度挖掘其身上体现的校训与文化内涵,使榜样力量与文化传承相互印证、相得益彰。充分发挥校史馆、教育博物馆等文化阵地的作用,实现文化熏陶与榜样教育的平台资源共享化。此外,进一步将践行校园文化精神与学习先进榜样表现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及各类评优评先标准中,使评价激励机制与文化育人、榜样引领深度融合。

  三、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家精神培育优化路径

  (一)深化文化资源挖掘,厚植精神根基。紧密结合地方教育特色和学校历史传统,凝练具有校本特色的教育家精神表述,将地域教育精神融入课程思政与校园文化,通过主题讲座、情景剧展演等形式,强化师范生对教育家品格的价值认同与文化自信,通过文化浸润促进师范生教育家精神内化。

  (二)构建“金字塔式”榜样体系,强化示范效应。塔尖是国家楷模,塔身是地方名师和优秀校友,塔基是身边好老师。尤其要大力挖掘、宣传、扶持本校培养的、在基层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校友榜样。通过利用新媒体技术,采用故事化、情景化、互动化的宣传手段,展现榜样的成长过程、平凡中的伟大,增强真实感和亲和力。

  (三)善用本土资源与信息技术,创新培育载体。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支持,善用本土资源与信息技术,利用在线资源库、虚拟仿真等手段克服部分资源限制。需整合地方名师、特色学校及教育实践基地等资源,借力名师课堂直播、云端实践案例库等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平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培养。并通过虚拟教研社区、AI教育场景模拟等手段,强化师范生对教育家精神的体验与践行,实现资源活化与育人效能提升。





文章来源:《经济导报https://www.zzqklm.com/w/qt/3571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