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实践
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传统以“管理”为中心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将学生置于教学管理核心,推动管理方式从“控制导向”向“服务赋能”转型。本文基于该理念,探索搭建虚拟社区、推行透明决策、构建动态评价体系等创新路径,以期为高校教学管理实践提供新思路。
一、搭建虚拟社区,赋能协同学习生态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学管理框架下,构建虚拟学习社区协同管理体系是突破时空限制、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基于元宇宙技术搭建的沉浸式学习空间,通过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且可自由定制的虚拟场景[1],使学生能够突破传统高校的地域与专业边界,在虚拟环境中自由组建跨校、跨专业的“学习部落”,形成多元知识碰撞的生态。
在该体系中,学生不再只是被动接受课程内容,而是拥有课程编辑的主动权。管理系统开放部分课程模块二次开发权限,允许学生依据自身理解与需求重新设计实验模拟场景或通过共创案例库收集整理并分享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以此丰富教学资源。这种深度参与模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管理端依靠区块链技术里的智能合约,对学生在虚拟学习社区的贡献进行量化评估。系统自动记录学生资源上传、课程开发、协作讨论等行为数据,依据预设规则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可视化贡献值。贡献值高的学生不仅能获得学分奖励,还能在实践机会申请方面获得倾斜,比如优先参与企业实习、科研项目等。系统还可以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帮助学生清晰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策略。
二、推行透明决策,激发学生治理活力
传统教学管理决策多由校方主导,存在学生参与度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透明化决策参与机制通过数字化平台与科学决策方法,可打破壁垒,构建师生协同治理的新生态。
在教学管理系统中搭建“学生治理委员会”线上议事厅,为学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发声渠道。议事厅采用模块化设计,开设课程改革、考试制度、校园服务等专题讨论区,使学生能够随时在线发起议题、参与辩论[2]。为确保提案质量,系统配置智能辅助工具,比如提案模板引导、相似案例检索、可行性分析提示等,帮助学生完善建议内容,避免重复或无效提案。
提案提交后,管理端引入“德尔菲法智能投票系统”进行筛选与评估。该系统通过多轮匿名反馈达成共识的决策方法,将提案以匿名形式推送至全体学生,收集初始意见后,系统自动整合相似观点并生成优化建议,再次发起投票。经过2~3轮迭代,最终得出高认可度的提案。当提案支持率超过预设阈值,系统将自动触发可行性分析流程,联动教务、后勤等部门,从资源调配、政策合规性等维度进行评估。
系统通过甘特图实时展示提案从提交、投票、分析到落地的全流程节点,学生可随时查看进度;重大决策还将以数据可视化形式呈现讨论过程与结果,如投票趋势变化、争议焦点分布等[3]。同时设置反馈通道,对未通过的提案详细说明驳回原因,并将合理建议纳入后续管理优化清单。
三、构建动态指数,驱动精准教学服务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教学管理理念指引下,构建“学习体验指数”动态评价体系,旨在突破传统单一成绩评价的局限,从多维视角量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与成长需求,为教学管理优化提供精准可靠的依据。
体系要构建能覆盖学习全场景的多维评价指标库,除了课程互动深度、资源获取便捷度、个性化指导满意度等基础维度外,还将自主学习时间分布、跨学科知识迁移能力、学习压力调节水平等创新指标纳入其中。通过分析学生在慕课平台上视频暂停与回放次数,评估知识吸收的难点,依靠在线讨论区发言的频次以及质量,衡量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情况。这些指标打破了学科和场景界限,全面捕捉学生学习体验方面的细微变化。
在数据采集环节,系统采用“软硬结合”的智能监测方案。硬件方面,整合可穿戴设备传感器与教室环境传感器;软件层面,深度挖掘学习平台的行为数据,包括作业提交时间分布、资料库访问偏好等。多源数据经人工智能算法清洗与关联分析后,自动生成个人与班级的“学习体验雷达图”,通过可视化方式直观呈现各维度表现。例如,雷达图中“课程互动深度”指标的下降,可能暗示课堂教学形式需调整。
更关键的是管理系统具备智能预警与主动干预能力,当雷达图中某维度出现异常波动,系统将自动触发诊断程序,结合历史数据与同类院校对标分析,生成定制化改进方案[4]。例如,针对低互动班级,系统推送小组合作式教学工具包(含任务分配模板、协作评分量表),并联动教师培训部门开展专项指导;对个性化指导满意度较低的学生,自动匹配学术导师与朋辈帮扶资源。系统定期生成“学习体验改进效果追踪报告”,通过对比改进前后的指数变化,形成“评价—干预—反馈”的动态闭环。
四、结语
本文通过技术赋能与机制创新,将学生从管理对象转变为治理主体与价值共创者,不仅激活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新潜能,也推动了教学管理向数据驱动、精准服务转型,为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目标构建了可操作的实践范式,对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