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院校“男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作者:陈晓英来源:《大河美术报》日期:2025-09-25人气:6

  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下,民族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需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本文通过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院校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分析“男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与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改革路径,以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教学,通过增设民族服饰结构内容、改变教学方式等举措,为培养兼备民族文化传承能力与传统创新能力的服装专业人才提供实践探索。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装专业;男装结构;教学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1]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职责。其中,服装设计专业除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外,更需承担起传承民族服饰文化的使命。但其核心课程“男装结构设计”长期以西方裁剪为主,缺乏对民族服饰文化的系统性挖掘与融入。基于此,本文探讨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将民族男装文化融入“男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路径,以期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与创新能力,助力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与民族院校教育的使命相结合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的共同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和共同发展,是我国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思想基础。在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刻的意义。[2]

 

  民族院校是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基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肩负重要使命。将其融入教学,能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与民族团结意识,促进文化交融。专业课程融入民族文化,可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兼具文化底蕴与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民族院校“男装结构设计”课程

 

  教学现状分析

 

  “男装结构设计”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传统服装结构类课程存在课程教学目标重技能轻素养、教学内容滞后、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考评机制不完善等局限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重技能轻素养,聚焦理论讲解与技能传授,忽视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和民族情怀熏陶。二是教学内容滞后,仅涵盖男装结构设计基础、制版工艺等,缺乏对民族传统服装结构工艺的系统介绍与挖掘,且未充分呼应市场动态,缺乏传承性与时代性。三是传统教学活动多局限于校内课堂教学,教学形式较单一[3],导致学生结构运用能力与创新能力薄弱。四是教学考评机制不完善,以作业和卷面考试为主,考核的全面性、公平性和挑战性不足。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

 

  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指引,民族院校“男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应从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个维度推进教学改革。

 

  ☆重构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聚焦民族情怀与创新意识培养,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技能本位+文化赋能”教学目标,构建“三维一体”课程目标,在知识维度方面,掌握民族男装结构特征与现代设计理论;在能力维度上具备文化元素提取与创新设计能力;在价值维度上树立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课程内容设计融入民族服饰结构版块,增设民族服饰文化及结构特点,如苗族岜沙、瑶族男装等相关内容。通过文化背景导入引导学生溯源岜沙和瑶族男装文化,结合两个民族男装样本的直观观察、结构解析、结构复制和服装复原,引导学生将传统民族元素与现代男装设计结合,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男装作品。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传统“男装结构设计”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绘制男装款式结构图,学生跟绘学习,属被动填鸭式教学,学生积极性低且缺乏文化背景知识。

 

  民族服饰版块采用案例结合任务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采集民族服饰的结构数据,探索复原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互动性。鼓励学生参与民族服饰结构的调研与设计实践,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加强设计与制作能力

 

  通过分析少数民族男装结构,学生掌握其结构特征与背后的民族文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现代面料复原并融入现代设计中,为之后的创作积累素材。

 

  ☆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

 

  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课程中通过文化认知得分、复原效果、数据准确性分析、作品创新指数等,修正课程模块与考核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结论

 

  将民族服饰文化及结构知识融入“男装结构设计”课程,是民族院校响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对提升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重构课程目标与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实践创新环节、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未来,需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出更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为培养兼具民族特色与创新能力的服装人才、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大河美术报https://www.zzqklm.com/w/qk/35647.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