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进度控制策略分析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大型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其施工现场管理及进度控制成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基于对海投自贸国际等实际案例的研究,分析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与原则,探讨进度控制的有效策略,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一、 工程概况
海投自贸国际项目位于海沧区05-12B南部新城片区、海新路与后山尾路交汇处东北侧,总用地面积80616.332m²,总建筑面积310716.89m²,含21栋高层住宅楼、1栋配套管理用房、12个门卫室及地下车库。项目2019年6月启动,2021年8月承接精装修,2022年9月竣工,通过精细化管理与科学进度控制保障了工程顺利推进与高质量完成。
二、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一)现场管理的内容
施工现场管理为系统性工程,需遵循内在逻辑构建内容体系。时间维度以关键节点把控为核心,通过里程碑清单将总工期分解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装饰装修等阶段目标[1]。
资源维度聚焦人员、建材、设备协同管理:劳动力动态调配,依劳动定额优化主体结构阶段工种配比,提升工序衔接效率。建材管理建立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从采购“三证”查验到进场送检、仓储防潮形成闭环。设备实行“三定”制度,塔吊、施工电梯等建立全流程履历档案,垂直运输设备按需配置保障效率。
安全防控通过危险源辨识分级管控:临边洞口、电梯井口等设标准化防护。施工用电执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配电箱“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消防设环形通道、消火栓系统,重点区域配足灭火器,构建立体防控网。
技术质量管控依托技术交底确保工艺落地,交底涵盖设计要求、规范标准等。屋面、卫生间装修及大体积混凝土(底板≥1.2m)等关键工序实行样板引路,经10m×10m样板段验证温差、裂缝参数后再大面积施工,保障质量。
(二)现场管理的原则
1.规范性原则
项目严格遵循《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编制涵盖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的《现场管控手册》,覆盖全流程关键控制点。文明施工中,现场进出口设自动冲洗平台,车辆出场前清洁。材料堆放区分类码放并防潮。
2.科学性的原则
体现技术属性,需引入先进方法与工具:BIM技术实现施工方案可视化交底,减少理解偏差。Project软件编制网络计划,通过关键线路优化资源配置。现场监测用全站仪等仪器,控制垂直度偏差≤H/1000且≤30mm,标高误差±5mm。
3.经济性原则
兼顾成本与效益平衡,通过价值工程优化方案[2]。成本管控有三策略:①技术方案优化,主体结构阶段减损耗与工期成本。②供应链管控,主材集中采购降本,地材用智能称重防“虚吨”。③分包成本管理,以“清单控量 + 单价谈判”锁定工程量、优化单价。
三、建筑工程管理核心控制策略解析
(一)三管体系构建
项目组织机构的建立遵循扁平化管理原则,形成项目经理负责制下的三级管理架构。决策层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组成,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管理层设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物资等职能部门,负责专业管理。作业层由各施工班组构成,负责具体实施。海投自贸国际的项目班子配置项目经理、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下设职能部门,管理幅度控制在1:8,符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7)中“管理层级一般不超过三级,管理幅度宜为5-10人”的要求。
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体现PDCA循环理念,建立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闭环机制。施工组织设计作为纲领性文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3]。施工日志记录每日施工详情,供追溯。质量例会每周召开,分析问题并改进。
协调沟通机制保障信息畅通:内部以每日碰头会、每周协调会、每月分析会三级会议协同,海投自贸国际每周约2次协调会解决交叉问题。外部与建设、监理等单位定期对接,监理整改意见24小时内回复,确保指令传达。
(二)三控机制实施
质量控制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体系。原材料进场严格执行见证取样,钢筋、混凝土等主要材料抽样送检率100%。施工过程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如钢筋绑扎后经班组、施工员、质量员三级检验,上道工序验收合格方可进入下道。成品保护采取“护、包、盖、封”措施,如地面砖铺贴后用薄膜覆盖,墙角设护角条。进度控制采用多级计划体系,总进度分解为月、周、日计划。海投自贸国际总进度明确地下室6个月、主体结构12个月、装饰装修8个月的月计划细化到分部分项,日计划明确每日任务。进度监测采用前锋线比较法,每周对比实际与计划进度,偏差超3天则分析原因,采取增加资源、调整工序等纠偏措施。成本控制建立责任成本体系,将目标分解到部门。预算采用清单计价,混凝土分项核算到每立方米人、材、机成本。月度成本分析会对比实际与计划差异[4]。
(三) 一协调机制创新
参建各方协调基于BIM平台构建协同模式,实现设计、施工、监理信息共享。图纸会审阶段通过BIM模型碰撞检查,海投自贸国际发现127处碰撞点,提前优化设计避免返工。该集成化管理模型以BIM平台为数据中枢,将“三管三控”要素通过进度 - 成本 - 质量三维联动实现动态优化,在海投自贸国际项目中通过模型预演提前发现32处进度风险点,验证了模型的实践价值。施工中各方通过平台提交问题并电子留痕。专业分包协调建立全周期管控体系。分包单位资格预审审查资质、业绩等指标如门窗分包需具备一级资质且近三年3个以上同类项目经验。过程管理实行分包例会,协调电梯安装与装饰装修等工序衔接。验收阶段执行总承包先验、再报监理的制度。外部环境协调建立政府与社区沟通渠道。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定期沟通,如安全监督检查前自查自纠。与周边社区共建,设置隔音屏障、控制施工时间,海投自贸国际施工期间未发生有效投诉。
(四)集成化管理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基于“三管三控一协调”框架,构建决策层 - 管理层 - 作业层三级架构与BIM协同平台为核心的集成化管理模型。模型架构:①决策层:项目经理牵头,统筹资源配置与重大决策。②管理层:通过PDCA循环制度(计划 - 执行 - 检查 - 处理)实现质量、进度、成本动态管控。③作业层:依托BIM5D平台,实现人员、材料、设备数据实时共享。譬如,海投自贸国际项目通过模型预演提前发现32处进度风险点优化施工方案,将关键线路工期缩短2个月。
四、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控制策略
(一)施工进度控制管理体系的完善路径
组织体系遵循精干高效原则,成立由项目经理牵头的进度控制小组。海投自贸国际成立进度控制小组,设1名组长、2名副组长、5名成员,明确施工员落实现场进度、计划员编制监控计划等职责。制度体系涵盖计划编制、执行、调整全流程规范[5]。进度计划依据《网络计划技术》(GB/T13400-2013)采用双代号时标网络表达,明确关键线路。执行制度要求每日检查、每周分析,该工程平均周进度偏差控制在2%内。调整制度规定偏差超5天或影响总工期时,需编制调整计划并报监理、建设单位审批。技术保障引入信息化工具,Project编制计划,BIM技术模拟施工。海投自贸国际通过BIM5D将进度与成本、质量关联,实现四维可视化管理。
(二)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制定方法
施工部署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饰、先主体后机电”原则。海投自贸国际将地块划分为A1-A4四个施工区同步流水施工,地下室阶段每区配置2个班组,主体结构阶段配置3个班组,实现资源均衡投入。工艺选择结合工程特点与企业技术优势,如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二次振捣工艺。该工程底板采用分层浇筑与养护,每层厚≤500mm,浇筑12小时内覆盖保湿养护14天以上,检测内部温差≤25℃,控制温差。机械配置需根据工程量与工期计算需求确定,如塔吊数量按施工半径与吊运量核算。海投自贸国际配置19台QTZ80塔吊(覆盖半径55m,最大起重量6吨)与21台SCD200/200TD 型施工电梯(单笼载重2吨),保障运输,按施工区段划分与人员材料运输量优化布局,保障垂直运输效率。
(三)进度计划的合理化编制技术
关键线路法的应用确定项目的关键工作与关键线路,通过优化关键工作的资源配置缩短工期。海投自贸国际的关键线路为:地下室结构→主体结构→屋面工程→外墙装饰→室内精装修→竣工验收,通过增加主体结构阶段的资源配置,利用其高周转特性压缩施工周期,使关键线路工期缩短2个月。甘特图法的可视化表达将进度计划转化为横道图,便于直观理解。海投自贸国际的月进度计划采用甘特图展示,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分部分项工程,条形图表示计划与实际进度。滚动计划法的动态调整根据近期实际进度调整远期计划,保持计划的前瞻性。海投自贸国际采用三个月滚动计划,如某月份因台风影响滞后3天,后续三个月通过增加作业班次追回工期,每月末根据当月进度完成情况调整未来三个月的计划。
(四)进度计划执行管理的强化措施
现场调度的高效性实施每日碰头会制度,解决当天施工问题,部署次日任务。海投自贸国际的现场调度会由生产经理主持,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等参加,平均每日解决5-8项问题。资源调配的灵活性建立应急储备机制,如劳动力储备20名钢筋工、15名木工的机动班组,材料储备7天的常用物资。储备机动力量,当某施工区进度滞后时,机动班组立即支援,确保整体进度可控。偏差调整的及时性建立三级预警机制,轻度偏差(1-3天)由施工员调整,中度偏差(4-7天)由生产经理协调,重度偏差(超过7天) 由项目经理牵头调整。
(五)进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路径
专业培训的系统性开展分层次、分阶段的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包含进度管理基础知识,在岗培训针对新技术、新方法[6]。海投自贸国际项目部每年组织2次进度管理专题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内容涵盖网络计划技术、BIM应用等,参培人员考试合格率需达100%。
实践锻炼的有效性实施轮岗制度,进度管理人员参与现场施工、技术、物资等岗位的轮岗,提升综合能力。海投自贸国际的进度计划员需在施工员岗位轮岗3个月,了解现场施工流程,确保计划编制符合实际。考核激励的科学性建立进度管理目标责任制,将进度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如总工期达成率、阶段目标完成率等。海投自贸国际的进度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中,进度指标占比30%,超额完成目标的给予绩效奖励,未完成的扣减绩效工资。
五、结语
大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进度控制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环节。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科学的施工方案、合理的进度计划以及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水平。实际案例表明,这些策略在实际工程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与推广价值。
- 别被这个老掉牙的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误导了!最新核实91个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通道,一次集齐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