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无人机是近些年来新兴的技术方式的一种,通过传统的航空摄影与地面的立体三维摄影的结合,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摄效果,改变了传统航空摄影的缺陷,实现对地物状况的真实反映,优化了传统测绘的形式方案,通过无人机的低空数据处理,获取高清的立体影像特征数据,作为三维的地理信息模拟储存,更能够满足行业测绘的需要,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分析,对无人机的倾斜摄影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判断其工作的效果,为技术的发展提供可控支持。
1 地质灾害的调查
地质灾害通常指的是因为崩塌、泥石流、地裂缝等情况导致的地质活动及环境的异常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地质灾害的调查方式是通过遥感及地面调查的方式来进行灾害信息的获取,在进行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需要对区域中的水文、气象、岩层资料综合测量分析,判断地质的特征、稳定状态及发展的趋势情况,为地质的灾害发展提供依据,从而判断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为之后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2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包括首先是无人机技术,无人机的运行原理是通过无线的遥感设置对无人机进行自动控制,让其按照设想的轨道运行,保证路线能够固定,无人机摄影可以从多个维度不同视角获得飞行的信息数据能保证图像从正面及侧视的分辨,通过将不同的摄影镜头进行综合交叉,保证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数据影响资料采集,最终呈现需要的图像结果。
3 无人机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优缺点
3.1 经济性相对较大
无人机的品牌类型及种类相对较多,分为千元到万元的价格不等,根据实际的地质灾害的任务调查情况进行投资预算的合理选择,成本相对较低,无人机的配件不容易被损坏,可以使用的寿命相对较长,更容易维护,更方便携带,操作相对更为简单,通过简单的操作培训后,可以进行户外的作业,相对作业的成本更低。
3.2 作业灵活性更高
通常无人机飞行时,对环境的要求更低,作业相对更为灵活,更能够满足起飞条件的需求,能够准确地到达预定区域,并且在多种恶劣的飞行环境中进行飞行,不受现场条件的限制。通常外力无法达到的地方可以通过无人机提升地质灾害工作的整体效率,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证。
3.3 成果传递精度高
通过倾斜摄影技术可以保证更清晰的影响图形的获得,通过三维的模型资料,改变传统的摄影技术及测绘技术的形式壁垒,保证技术成果的传递的精度及准确程度。
3.4 不易受到干扰
通常无人机在禁区飞行时,不容易受到禁飞区及电磁波的相关干扰,不被空管限制,不会使作业区域受到管限,如果在飞行的低空区域飞行,存在高压线、基站等相关物品,会导致飞机因为失控导致摄影失效,引起飞机坠机事故,导致财产安全受到损失。
4 无人机倾斜摄影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
实验基础参数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摄影配置参数
物品 相机 相机焦距 相机传感尺寸 无人机飞行高度 航向与旁向的重叠高度
名称参数 索尼数码相机 10. 8 mm 5 472 × 3 080 像素 300 m 70%
实验基地 山体滑坡隐患处
数据处理 通过 pix4d map-per 图像处理软件可以自动的获取相机的相关参数和 GPS /IMU 数据,从而自动生成 Google 瓦片,并且带有一定的纹路的三维模型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通过无人机摄影技术可以分析地质区域中的各项灾害资料信息,对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遥感、地面调查等方式进行地质灾害资料内容的获取,明确区域中的水文、气象、岩层等相关资料,分析地质的危险性,划分灾害的类别,为灾害的防治提供对应的方法,观察地质灾害的动力活动或者是地质的异常变化情况。通过无人机按照固定的线路飞行,从多角度进行影响获得,从而能够观测到更加清晰、分辨率更高的影响类型,对灾害位置进行定位、融合,形成真实的三维模型的类型,通过无人机的倾斜摄影与测量技术的结合,从而形成多个角度的影响获得,从多个角度进行影像数据的采集。
5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5.1 现场调度指挥
通过无人机的摄影技术,对灾区的实时图像进行拍摄之后向指挥中心传导,有利于地质灾害防范措施的安排。
5.2 防范性灾害调查
通过无人机的倾斜摄影技术,对自然灾害进行调查,平常油位调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容易导致多种纰漏产生,对调查的结论造成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正射影像调查,对各个方位的现场图像进行分析掌握,获得客观真实的图像信息方式。
5.3 三维立体模型影像较正
通过倾斜摄影技术,从多个角度获得影响数据资料,从而获得更加完整、准确的数据内容,保证从各个角度对灾害状况进行观察,完成局部区域的放大,对长度、高差、坡度面积、坐标等内容进行测量观察,保证无人机在地质灾害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三维立体的模型形式能够为专业的领导及地质灾害的掌握部署提供保证。
5.4 地形图是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内容
传统的地形图的测绘因为有着较为复杂多样的灾害形式,需要大量的投入为作业提供保证,同时工期相对较长,需要通过比例尺进行外业测绘工作,相对于既定的比例尺地图,无人机通过多个角度航拍的进行,为工作提供保证,根据实际需要,完成多方位的航拍地图设置,从而为灾害的调查提供保证。
6 结语
无人机的倾斜摄影是当前一种新兴的技术形式,通过其在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的应用,为地质灾害的调查提供新的方式途径,无人机的摄影技术当前在地质灾害的调查及监测过程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具体应用的推广仍需要通过不断地拓宽完成,无人机的倾斜摄影通过数据的自动处理,保证其高机动性及高分辨率,但同时容易发生巷道的偏离以及定位失误等情况,导致每次航空拍摄的有效性相对较小,无法完全获得有效的信息数据资料,需要通过多拍摄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无人机的体积较小,重量相对较轻,飞行时稳定性相对较差,无法保证航拍的图片不会发生变形,在此后需要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不断改进,为其实用性及时效性提供保证。
本文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http://www.zzqklm.com/w/qk/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