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翻译对文学翻译的挑战 ——以ChatGPT对《远大前程》的翻译为例
摘 要: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使ChatGPT等AI翻译工具在语言翻译方面表现出卓越能力。然而,文学翻译因其自身的艺术特征与文化深度,对翻译工具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本文以《远大前程》为例,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文学翻译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从语言风格、情感传递、文化语境及隐喻处理等方面出发,剖析当前AI翻译工具在文学文本处理中的局限,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路径,以期为AI翻译技术的演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AI翻译;文学翻译;《远大前程》;语言风格;文化适应
人工智能翻译的发展现状
☆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演进
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发展可分为规则、统计、神经三个阶段。规则机器翻译依赖人工设定的语言学规则,虽在专业领域内表现稳定但扩展性较差。统计机器翻译借助平衡语料库,提升了翻译的流畅度。当前主流的神经机器翻译则引入深度学习模型,实现了翻译质量的历史性跨越。[1]
现今,人工智能翻译已能有效满足日常交流的翻译需求。预训练模型借助海量数据,展现出卓越的语境理解与语义推断能力,其在非文学领域中的表现甚至超过人工翻译。然而在涉及艺术再创造与文化解读的文学翻译方面,AI仍存在显著缺陷,特别是在风格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尚有不足。[2]
☆ChatGPT翻译的特性与应用
ChatGPT善于把控上下文的衔接,有一定程度的风格调控能力。它能够通过不断更新提升翻译质量,有效处理非文学类信息性文本。然而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它在保持原作风韵以及处理文化特定表达等方面仍有不足。这主要源于文学的独特复杂性,以及AI在深度语义解析与艺术再现机制上的局限。[3]
文学翻译的特点与难点
☆文学语言的艺术性与复杂性
文学语言超越了普通文本的信息传递功能,有较强的审美创造力和语言复杂性。其句法结构灵活多变,且常使用特殊语序,修辞层面则多用比喻、象征等手法。[4]
文学翻译的主要难点在于艺术特质的传递。译者需兼顾字面信息和审美价值。此外,文学的多义性要求译者在维持原文开放性的同时确保译文的可读性,这种平衡是当前AI翻译难以实现的。[5]
☆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文学翻译的另一重大挑战源于文化差异。文本中的文化典故等要素在目标语的文化中常缺乏直接对应。以《远大前程》为例,其中描写的特定时期英国社会等级观念及司法体系对中国当代读者来说较为陌生,译者必须权衡原语文化的真实性与读者的接受能力。[6]
翻译实践中,译者可组合运用直译、意译、注释等方式处理文化专有项,通过音译加注保留原文化意象,或选用功能对等词确保可读性。这要求译者具备优秀的双语能力和文化洞察力,而当前AI尚无法依据情境进行灵活的文化适配。
人工智能应用于文学翻译的挑战
☆语言风格与情感表达的局限
AI在文学翻译中常面临风格再现与情感表达的困境。以《远大前程》为例,狄更斯特有的讽刺语气常被AI转为平实描述,风格特征大幅减弱。
在情感表达方面,AI本身不具备情感经验,对词汇的情感属性常识别错误,无法实现情感共鸣,导致其将复杂的内心活动简化为表面叙述。这种对语言的生硬处理,削弱了情感的表现层次。
文化语境与隐喻处理的缺陷
AI在处理文化语境与隐喻方面也存在短板。文学文本中的文化信息通常根植于特定的历史与社会背景,尽管AI能识别字面内容,却难以准确理解其文化寓意。隐喻作为文学的重要表现方式,具有高度的文化依赖性与多义性。小说中的沼泽不仅是地理概念,更象征主人公迷茫的前途;铁匠铺不仅是工作场所,还代表着淳朴的生存方式。AI在处理此类隐喻时多限于字面转译,而丢失了其象征意义。
实例分析:ChatGPT对《远大前程》的翻译
☆《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
小说开篇对沼泽环境的描写非常经典:“Ours was the marsh country,down by the river,within,as the river ran,twenty miles of the sea.”原文用词简练却富有画面感,迅速将读者带入故事时空。其中“marsh country”暗示着主人公匹普渺茫的前途与道德挣扎。因此,理想译法需同时实现三重目标:准确传递地理信息、维持原文简洁的风格并暗示其象征意义。王科一的经典译本将其译为“我们的家乡是一片沼泽地区,靠近河边,离海不过二十英里”,较好地实现了上述平衡。
小说对话也极具个性,例如乔·葛吉瑞(Joe Gargery)所说的“Pip,old chap,you'll do yourself a mischief”是充满工人阶级特色的非正式表达,夹杂着语法错误(如“a mischief”的非标准用法),生动刻画了这个善良但教育程度不高的铁匠形象。译者翻译时需要既传达基本信息,又保留人物语言特征,这对AI翻译提出了双重挑战。
☆ChatGPT翻译结果的评估与反思
案例1:象征性场景的翻译
原文:The marshes were just a long black horizontal line then,as I stopped to look after him;and the river was just another horizontal line,not nearly so broad nor yet so black;and the sky was just a row of long angry red lines and dense black lines intermixed.
ChatGPT翻译:当我停下来目送他时,沼泽只是一条长长的黑色水平线;而河流也只是另一条水平线,没有那么宽,也没有那么黑;天空则是一排长长的愤怒的红线和浓密的黑线交织在一起。
ChatGPT准确传达了基本意象,但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其把“angry red lines”译为“愤怒的红线”过于直白,削弱了拟人手法所营造的压抑与情绪张力,文学感染力不足。第二,原文中三个“just”形成的排比与克制语气在译文中未能充分体现,重复修辞的效果被弱化,节奏感下降。第三,其把“intermixed”译为“交织”稍显生硬,缺乏原文中线条混杂所带来的视觉与心理冲击。相比之下,王科一译本以“天边只剩下一长条阴森森的黑线”重构意象,通过“阴森森”一词更传神地融合了环境与情绪,体现出文学翻译中语境化再创造的重要性与艺术性。
案例2:反讽表达的翻译
原文:I was always treated as if I had insisted on being born in opposition to the dictates of reason, religion, and morality.
ChatGPT翻译:我总是被对待得好像我坚持要在违背理性、宗教和道德的指示下出生一样。
该句典型体现了狄更斯深沉而细腻的反讽风格。ChatGPT的翻译虽然在字面上基本准确,但存在几个明显问题:第一,其把“dictates”译为“指示”显得过于生硬和正式,削弱了原文中强烈的讽刺语气,未能传达出“天理人情”这类更具文化语境和情感张力的含义。第二,其直接套用英文长句结构,导致中文表达不够自然流畅,读起来冗长而生硬。第三,“as if”所引导的虚拟语气在转换过程中,隐含的讥诮意味未能充分传达,缺乏文学性润色。不如将译文调整为“家里人待我,总像我的出生本身就是违背天理人情的罪过”,这样既贴合汉语表达习惯,也更生动地再现了原文的反讽效果。
案例3:文化特定概念的翻译
原文:He was a mild,good-natured,sweet-tempered,easy-going,foolish,dear fellow—a sort of Hercules in strength,and also in weakness.
ChatGPT翻译:他是个温和、善良、脾气好、随和、愚蠢、可爱的家伙——在力量上也像赫拉克勒斯,在弱点上也像。
这个对乔的描写包含希腊神话典故。ChatGPT的翻译虽然在字面上准确,但存在两个主要问题:第一,“Hercules”被直接音译为“赫拉克勒斯”,虽然符合原名,却未能考虑中文读者对该神话人物相对陌生的情况。第二,“also in weakness”的处理略显生硬,未能传达出狄更斯暗指角色如赫拉克勒斯一般力大无穷却也有性格弱点的深意。因此,译者不如采取文化适应策略,将译文调整为“一个力大如牛却憨厚的人”,既融入读者更熟悉的意象,也准确传递出原文的讽刺与幽默,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度。
案例4:幽默表达的翻译
原文:I took the opportunity of being alone in the courtyard to look at my coarse hands and my common boots. They had never troubled me before,but they troubled me now,as vulgar appendages.
ChatGPT译文:我趁着独自在院子里的机会看了看我粗糙的双手和普通的靴子。它们以前从未困扰过我,现在却作为粗俗的附加物困扰着我。
该句在《远大前程》当中描写匹普初萌阶级意识时微妙而自嘲的心态。ChatGPT的译文在基本准确性上问题不大,但缺乏文学幽默性的传递和语境代入感。“coarse hands”与“common boots”译得过于字面,失去原文中手与靴之间略带讽刺的对比效果。“vulgar appendages”被译为“粗俗的附加物”显得机械生硬,不符合中文口语中调侃自贬的习惯表达。同时,句子的整体语气偏严肃书面,削弱了原文中那种略带夸张的幽默色彩。对此,译者可将其调整为:“瞅着我这双粗手和破靴子——往日何曾在意,如今却觉得格格不入。”这样更贴近原文自嘲轻松的语气,也增强了可读性和幽默效果。
结语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见,ChatGPT在文学翻译中存在系统性局限。其对象征、反讽、幽默等文学修辞手法存在机械化处理,对特定文化概念的翻译策略单一,长句重组能力有限,风格一致性保持不足。这些发现印证了前文提出的理论观点,也为改进AI文学翻译提供了具体方向。未来的AI翻译软件应着重解决这些特定问题,建立文学修辞识别模块、开发文化适应算法、优化长句处理机制等,提升AI工具在文学领域的翻译质量。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