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河南省农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客观存在,甚至更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供需结构失衡、农业生产成本过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政策偏差和动能衰减等。因此,加快推进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河南省只有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真正形成高效率、高效益、可持续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一、河南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
(一)农产品供需结构失衡
长期以来,河南省农产品供求关系主要表现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一是出现部分农产品过剩滞销,如玉米;二是安全性高、品质感强、特色显著的好产品少,优质高端的农产品和服务较为紧缺,比如河南中筋小麦种植数量较多,做面包的强筋麦和做饼干的弱筋麦主要依赖进口;三是农业的生态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等开发不够。
(二)农业生产成本过高
2012年以来,中国农产品出现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现象,其背后原因是农产品价格倒挂,根本原因则是国内农产品生产成本快速上涨,人工和土地成本过高。以河南省小麦生产为例,2016年,平均每亩小麦的生产成本为568.2元,比2010年增加114.4元,与同期生产收益200元的增加基本相当,也就是说,生产收益的增加基本与生产成本的增加相抵消,粮食生产逐步进入高成本时代。
(三)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加快优化调整农业结构是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的迫切需要。一直以来,河南省更多的是追求产量,而不注重资源环境的节约和保护。资源浪费和错配不但造成农业资源浪费,更加剧了资源环境约束,最终造成耕地数量和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资源污染等严重问题。2015年,河南省化肥施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11.9%。自2016年河南省深入推进化肥零增长行动以来,化肥用量增幅明显降低。
(四)政策偏差和动能衰减
农业供给侧之所以存在问题,一方面是河南不太重视政策出现的偏差;另一方面是出现了动能衰减,如政府财政支农幅度下降、农民收入及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及工资降低、农村耕地撂荒等,这些都不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更不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二、河南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基础
(一)“四优四化”持续推进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河南省持续推进“四优四化”工作。“四优四化”已成为河南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抓手,以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发展主线。2019年,河南省优质小麦和优质花生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畜牧业产值居全国第二位。2019年,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则达1 203.9万亩,比上年增加363.9万亩,增幅达43%;玉米种植面积减少176.4万亩,花生种植面积增加29.9万亩;猪牛羊禽肉总产量为553.99万吨。
(二)农业生产成本逐渐下降
近几年来,河南省积极探索和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效降低农业和农产品的各项生产成本,提高全省农产品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和增富。一是不断扩大适度规模经营面积。2018年,河南省共有7.5万户种植专业大户,家庭农场2.4万家;高标准良田117.8万公顷,设施农业24.8万公顷;新型经营主体28万个。二是不断通过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的用量和实施节水灌溉农业设施,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大型机械种植等降低农业经营成本,提高农民收入,注重对农业环境资源的保护。
(三)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积极推进和加快实现河南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不仅是河南省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不断培育和发展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出亮点。首先,建设和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是河南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新引擎。“互联网+农业”、电子信息技术等逐渐渗透到农业生产、农村发展产业链中的各个节点,农民不出家门就可以把自己需要的东西买回家,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把特色农产品销售出去。其次,河南省充分利用消费升级、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精准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和乡村旅游等,逐渐建设大批生态观光景点、高层次生态农业示范区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三、加快推进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调优品种品质结构,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河南省要继续推进“四优四化”,紧跟市场需求,尤其是高端绿色农产品需求,多种植市场紧缺的农产品和适销对路的农产品,满足人类对绿色高质量高端农产品的需求。其次,继续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增加高淀粉、饲用、含水分较低不易霉变、青贮、鲜食等专用型玉米新品种;重点种植市场需求量大的优质强筋和弱筋等优质小麦品种,并尽快实现基地化生产;引导农户种植高蛋白芽豆等大豆专用品种,继续推广杂粮杂豆和蔬菜等优良新品种等。再次,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农产品追溯管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和销售的机械化、智能化、高效化和标准化,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安全水平。最后,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扎实推进“三品一标”品牌建设,培育更多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知名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有效载体
继续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培养一批与“互联网+”密切结合的示范性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联合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业高质高效。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社会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现代园区的产业园、科技园和创业园的建设,鼓励和支持经营主体和农户共同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流通、电子商务、农技装备租赁及农业物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强对农户及经营主体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引导作用,为河南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效载体。
(三)坚持低碳循环发展,厚植生态基因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低碳循环发展,减少用水、用电、用肥、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实现高效资源节约型农业。从源头上说,利用农业新技术,通过减肥、减药、减膜“三减”,秸秆粉碎还田,有机肥代替化肥,精准施肥等减少对耕地的破坏。在生产环节上,利用“互联网+”先进技术,采用统一购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等,利用全生产过程种植设备现代机械化种植和管理,实现节种、节时、节能、节水等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种植环节上,积极推广循环生态种植示范点,推行“果、畜、沼、有机肥、饲料和蔬菜”的生态循环种植模式。利用科技推动养殖业的禽畜养殖粪的资源化利用,用有机肥代替化肥,用易降解的农膜代替污染较为严重的农膜,也可以尝试和探索第三方治理和PPP(Public-NGO-Private-Partnership,互联网公益)模式来推动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四)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培育新兴业态
首先,河南省要树立绿色发展全新理念,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尽快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积极扩大园艺、茶叶、油料、中草药、蔬菜、林果等高效特色经济作物的生产面积,生产出更多高质高效、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其次,河南省要加快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设,鼓励农户和各种新型经营主体运用土地托管服务、烘干储藏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加快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推进农产品流通与储运加工的一体化衔接;鼓励一产农户、二产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三产的物流和营销企业,三产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致富,尤其是带动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最后,河南省要加快实施运用“互联网+农业”技术,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互联网企业在农村建立更多的农业服务平台,推广农业领域各种物联网应用模式,推进更多的电子商务进村示范工程,促进各地农产品交易信息实现互联互通。
本文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https://www.zzqklm.com/w/xf/26540.html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