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我们也不想收版面费
本应是学术神圣之地的刊物,却因“收费”二字身价大跌,抛开那些纯粹为了敛财而产生的改装期刊、非法期刊不说,一些并不情愿收费却也“无奈而为之”的期刊社或许有话要说。
自筹资金使编辑队伍能力下降
“每次被问起‘发论文收费吗’这个问题,我就很头疼!”当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内蒙古某大学学报编辑在被《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问到这个令他“头疼”的问题后,表示“真想好好说说了”。
这位编辑在大学学报工作已经十来年了,所在刊物也是国家核心期刊,“我们学校规定学报人员的基本工资学校统一发放,而职务津贴、编校费等都要自个儿想办法挣,因而版面费就成了编辑部‘笑着流泪’的选择了。”
他告诉记者,前些年觉得编辑部日子不富裕,但也还稳定,这几年,纸张、印刷成本都一再提升,发行、广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学校的拨款却没长过一分,编辑部的日子越发“艰难”了。
他很无奈地告诉记者,“尽管一直以一个文化人的良知不断提醒自己,但因为无法回避的经济压力,编稿子已经越来越没有感觉了。”
在学术期刊的编辑大军中,“没感觉的”远不只这一人。几个月前,某大学硕士刘牧在博士入学前想要发表一篇论文,投稿后他接到了编辑部的回执,然而1200元的发表费令这个“穷学生”很是为难,于是他“恶搞”了一下编辑部,冒充一名教授重新投稿,没想到,署名“刘牧教授”的文章很快发表。暂且不论刘牧此次“恶搞”的不合适之处,这至少是把秉承传播学术成果重任的学术期刊“黑色幽默”了一把。清华大学王宁教授表示,“目前国内某些知名杂志虽然也有专家组成的编委,但对于大多数学术期刊来说,都是编辑说了算,许多编辑并不具备专业领域的学术眼光和能力。”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王晓红也担忧,“由于收费的原因,一些刊物“洛阳纸贵”,凭借垄断优势可以活得很好,而编辑队伍学习能力正在下降。”
那位内蒙古的编辑在采访结束前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大学每年能多拨给学报15万~20万元的办刊经费,那编辑部就决不干那份‘收费’的工作,我也落个“学术清净”,起码对论文的刊登与否有了绝对的发言权。”
“不挣钱就死”不适合学术期刊
王晓红告诉记者,目前,学术期刊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全部由国家财政补贴的,二类是部分由国家财政补贴的,三类是完全自收自支的。“总体上看,多数经费严重不足,期刊老总们‘找钱’的任务都十分繁重,往往饥不择食。”
陕西科技期刊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赵大良在学术期刊已工作很多年了,从某个意义上讲,他是学术期刊近些年发展的“ 见证人”。
他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学术期刊目前存在的一些困难是一定时期的产物,他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学术期刊出版的运作机制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学术期刊主办单位在学术期刊出版经费的负担上越来越不情愿,有的甚至将学术期刊的出版当做赢利的途径,迫使学术期刊转向市场化经营,主办单位已经开始从学术期刊出版经费提供者的角色淡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陕西省共有科技期刊164家,即使是经营情况最好的,一年的广告额也就是五六百万元。但是这些杂志社一方面要维持自己的开支,一方面要向主管主办方上交一定的利润,也就是所谓的“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那么,需要上交利润是普遍现象吗?赵大良告诉记者,“只要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期刊社,都要上交这部分钱;没有独立法人资格,但有经营权的,一般也要一年上交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利润。”
对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一概念,赵大良表示,“有其合理性,但期刊社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更多的还没有完全达到反哺社会的能力。”他说,“对于学术期刊,‘不挣钱就死’的理论并不合适。因为要看这些学术期刊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等无形价值。”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