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网络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探析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不同类别的媒体介质被打破,催生了新媒体。新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媒介的融合发展不仅给网络新媒体产业带来了显著变化,也影响了高校网络新媒体人才的培养。通过分析新媒体人才市场需求情况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对于网络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考,新对策。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网络新媒体人才市场分析现状
近年来,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媒介融合形成了不断发展变革的态势,媒介的融合发展不仅给网络新媒体产业带来的显著变化,也影响了高校网络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为了应对人才市场的需求,顺应时代发展所趋,我们需要了解国内外网络新媒体专业发展现状,从中找出问题,得出经验,从而为进一步培养我国网络新媒体专业人才提供思路。
从2017传媒人才需求十大趋势报告指出,对行业、城市新媒体岗位需求、新媒体关键词的搜索量、各大招聘网站新媒体人才需求情况,以及市场对新媒体人才的技能要求进行分析,得出与互联网相关的网络新媒体岗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遍布各大行业和经济发达城市,但西部较少,发展不平衡。市场对新媒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应聘新媒体领域相关岗位的求职者数量呈增长趋势,新媒体运营位列需求之首。同时对新媒体人才培养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更加重视基础软件技能和新兴软件技能的培养,尤其对会PS技术和视频摄制人才的需求。综上所述,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媒体产业已成为当今新兴产业,市场对新媒体人才需求急剧上升,因此对网络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但目前我国尚处于对网络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初步探索之中,传统媒体的转型并不彻底,市场出现人才专业定位模糊以及人才分布不均现象,这种人才的不合理培养,导致输入市场的人才参差不齐,产生人才资源相对过剩现象,这种供需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因此新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到底是应用型人才、学习型人才,还是职业技能型人才,是当今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我国高校网络新媒体专业发展现状与不足
网络新媒体是传统媒体专业与网络技术融合的新兴媒体行业,呈现数字化,互动性,时代性等特征。各高校的网络新媒体专业需要迎合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建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合媒介融合下的新媒体人才。
(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发展现状
我国各高校网络新媒体专业发展历经了初创,试点以及发展阶段。截至目前,我国已有681所高校,相继开设了1244个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点,在校本科生约23万人,在校教师约7000人,新闻学326个,广播电视学234个,广告学378个,传播学71个,编辑出版学82个,网络与新媒体140个,数字出版13个。传统新闻学,传播学还是占主导,呈现三种模式:一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二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 三是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教学现状未能彻底摆脱传统媒体专业的束缚,未能体现网络新媒体专业数字化、互动性,时代性等特征。在媒介的融合发展下,各高校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梳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态势,从而为培养媒介融合型人才提供范式。
(二)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存在的缺陷
在新媒体生态环境下,媒介融合发展需要网络新媒体专业培养学习型,应用型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具备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素质。但目前为止,并未达到要求,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育理念等方面依然存在缺陷。
一是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网络新媒体专业操作性强,注重技术和知识的协同发展,但目前的网络新媒体专业仍以传统媒体专业理论为主,理论专业与技术专业之间差别不明显,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未落到实处,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差,不利于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获取学习资源。
二是师资力量不足,相比名校,地方性高校在这一方面表现更为明显。很多高校新媒体专业的老师大多是新闻学,传播学的老师,或者从校内其他专业调派,老师专业性不强,重理论轻实践,对于技术创新性课程的把握不够。另外对于博士的引进不多,知识结构不丰富,师资力量不足。因此教出的学生与传统媒体专业学生差别不大,未能体现新媒体专业的特点,也不能达到新媒体人才市场的岗位要求。
三是教育理念意识不明,并未真正做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针对网络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就是走出校园,走入新媒体市场,新媒体发展已成媒介融合社会的大势所趋,高校的教育理念不能固守城规,像以往那样只重视理论学习,也需要提高学生专业的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意识。让网络新媒体专业人才拥有技术素养和创新理论两大法宝,使其在媒介融合浪潮中稳步前进。
三、对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启示与思考
(一)市场需求是网络新媒体人才培养的直接动力
媒介融合下的新媒体产业快速发展,加大了人才市场的需求,因此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应以市场为准入口。从对新媒体人才市场的分析来看,新媒体发展大都集聚发达城市,同时也是人才聚集城市,从各大招聘网站,新媒体公司,行业领域来看都加大了对新媒体人才的关注度和需求量,市场要求培养新媒体人才的技术创新能力、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素养,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媒介融合”人才。但不能盲目迎合市场需求,需要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培养集学习,应用,技术于一身的复合型新媒体人才。
(二)媒介融合要求融合性培养机制
1.形成融合性课程体系
中国内地目前的新媒体课程体系设置具有代表性的做法可以概括为“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体、精专业”。这是一种典型的多学科融合的思路。与美国、台湾和香港相较,国内课程体系仍以理论为基础,跨学科不够宽泛,导致学生形成学习型,应用型两大阵营,未能合理融合。应像美国,台湾学习,不仅学习传播学,新闻学等理论知识,也学习计算机,网页设计,摄影动画等技术性课程,同时也需要加强学生社会学,自然科学,文史学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使用能力,专业操作能力及研究创新能力,做到知识越界,融合发展。
2.完善师资建设和教学方式
一要打造优势师资,师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焙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成为新媒体专业教育函待解决的问题。我国高校不仅需要提高新媒体专业老师的专业知识素养,还要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鼓励他们去新媒体单外实习,引导他们参与到媒体实践中,这样教师就可以改变以往空谈理论,把最新的媒介技术、动态和趋势带到课堂上来,将自身的理论优势实践经验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媒体教学方式。同时希望各高校加大对新媒体专业的资金投入,可以引进国内外优秀师资,让新媒体专业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真正学有所获。
二要创造新媒体教学方式,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属于交叉应用型专业,需要进行实践教学,“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校教育与传媒业界培养相融合,采取“项目化”实训课教学改革。同时需要完善项目基地和实验室建设,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技术,实践操作的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三)树立融合性教育理念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需要促进新媒体专业教育理念,培养新一代的“媒介融合”人才成为新媒体教育的重中之重。通过学习美国,台湾的新媒体教育理念得出启示。一是遵循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重,需要学生不仅精通专业知识,也要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知识,将所学知识融为一体,形成通识。二是学习别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迎合市场需求,加大技能培训,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这种精神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泛市场化的复合型人才,以便学生突破媒介融合带来的困境,在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使得在媒介融合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qk/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