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粮食生产核心区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考——以河南省为例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实施战略,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使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原动力,也是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有效巩固全面建成小康成果的引擎。河南省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区,既要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又要在此基础上实施乡村振兴,根据河南省特色以及现有的企业和相对优势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提出符合河南省乡村产业发展的路径。
二、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现状及问题
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是我国三大粮食生产核心区之一,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但粮食产量常年占全国的10%,河南省在建设粮食生产区时打破了地域的行政区划,先后建成黄淮海平原、山前平原和南阳盆地,集中连片95个县(市、区)的高产稳产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了配套的仓储物基地,并且也取得的不错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同质化严重,利润空间较低,农民单靠种植粮食所得收入少之又少,造成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以及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无人照料等社会问题。第二,种植实力不足,区域化布局混乱,多是小而散的种植模式,造成农业机械化不高,产品质量不统一等现象。第三、农业抗风险能力弱,2020年多地出现洪涝灾害,农作物长期浸泡在雨水中,导致农作物长势差,产量低,秋季农作物保险低甚至没有,从而单靠种植农作物的农民收入大幅度降低。第四、农业经营模式单一,缺少管理人才。农业经营模式多是小型作坊,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规模小,收益低。第五、土地流转困难。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信息不对称,以及没有专业的评估等专业的服务组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
三、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乡村产业发展路径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仍处于不断的完善和壮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高质量生产和严守耕地红线的前提下,思考适合河南省的乡村产业发展之路。
(一)建设农业现代化体系,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河南省作为全国粮仓,粮食种植不仅仅是依靠农民自身,而是需要各行各业的支持,要建设农业现代化体系,需要农业科研部门加快农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通过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利用5G、大数据应用、物联网等技术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推进以技兴业,建设智慧农田,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建设特色产业集聚区
重点培育当地龙头企业,以此为核心通过产业集聚区的方式延长产业链,构建乡村产业发展“新雁阵”,龙头企业的培育要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借助个别区域内已具有规模的特色企业,延长上下游产业链,整合资源,迎合市场,增强竞争力。加大对当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符合产业集聚区的要求,使得农民就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三)创造条件,吸引人才
目前乡村产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吸引外来人才可行性不大,所以各级乡镇政府要培育农民自我发展能力,首先通过媒体宣传报道,减少“农民”职业的自卑感,提高农民自我认知度,激发农民从事农业的意愿。其次,根据现有农村人口结构,针对不同年龄的农民和文化程度实施农业技术、手工制作等相关行业所需技术的培训,建立农村实用性高的培训体系。最后,依托县村网络服务中心,借助各大网络平台,建设现代三农创客空间,以讲座、培训等形式培育具有先进理念的农民创客,有效的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和提高就业机会。
(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村三产融合
乡村旅游借助了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将农业活动和休闲娱乐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农村三产有效融合,从而积极推进了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借助当地资源的同时,首先要优化经营模式,形成以乡村资源为载体,由企业和政府创建平台、农民入股、企业带头、公司运营的集体化发展模式。补齐农民运营和管理的短板,同时形成规模化发展,有效的运用第三产业带动农村一二产业,形成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态势。其次,乡村旅游一定要建立科学合理基础上,设计完整的旅游观光路线,根据不同季节开展不同采摘节和观赏节,提高旅游者的农耕活动、特色手工艺等活动的参与度,深度融入到乡村生活中。最后,运营方面要借助网络直播平台,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
四、结束语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发展乡村产业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河南省作为全国三大粮食生产核心区之一,要保障粮食安全,严守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寻找适合自身特色的乡村产业,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