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及分析
近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努力构建经济新格局,谋求新时代新发展,加快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带一路”政策为外语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了解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倾向,并基于“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指导学生利用好政策优质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指导理论
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在1959 年提出了“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他认为人格类型、兴趣爱好与职业是息息相关的,并将个体分为六种类型: 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每种职业兴趣类型有相应的类型特征和适合的职业类型。1973年,他又提出了六角形模型理论( Hexagonal model) ,阐述了职业兴趣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职业环境之间的心理相似性。
二、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与访谈
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单位行业划分为依据,项目组将毕业生就业行业划分为教育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等 21 类。依据“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项目组设计了《外语专业学生就业倾向调查问卷》,对沈阳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共5所高校的近500名2019届外语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二)结果分析
1.问卷结果中六种就业类型的结果分别为:艺术型22%,社会型18%,企业型18%,研究型15%,现实型14%,常规型就业占13%。可以看出,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倾向为艺术型的占比重较高。此类型的工作偏重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有艺术型职业趋向的大学生表现为创造力强,勇于发展自身个性特点,较偏向于艺术修养高的工作。社会型和企业型所占比重也比较高,位居艺术型之后。有社会型职业趋向的大学生特点为关注时政新闻,渴望在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擅长与他人交往,适合的工作如:教育、社会工作、社区服务等。有企业型趋向的大学生特点为领导能力强,善于指挥,谋划全局,好强好斗,为人务实,做事有较强目的性,适合的工作如:项目经理、企业领导等。
2.访谈中发现,学生不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未来选择职业的有利条件,不懂得将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仅仅把爱好当做生活的娱乐项目,而没有长远的想法和打算,使得自己选择职业时长期处于彷徨状态,浪费了自身优势。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深入了解,不关注就业信息,不了解就业形势。在大学生涯初期,对未来没有规划,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大学生涯中后期。进而导致在选择职业时犹豫不决,最后听从父母安排或跟随社会主流想法,选择了与自身匹配度并不是很高的职业,浪费了自身的优势和时间。
三、建议
“一带一路”的东风给外语专业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更难的挑战,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因此职业规划意义重大。
高校在新生入学时,可以借助《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和分类,按照职业兴趣类型建议学生参加各项活动,得到更好的锻炼。例如可以建议艺术型学生牵头策划班级和院系晚会等活动,建议社会型学生辅助院系团委学生工作,建议企业型和社会型学生参与班委和学生会工作。同时增加指导就业的课程设置,对学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帮助学生实现由兴趣爱好向职业技能的成功转变。
学生也可以借助测试结果,更加深入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职业兴趣类型和对应的职业群,寻找一个与自己兴趣相近且内容相关联的职业群,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积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尽早地进行职业规划和选择。学生只学英语是远远不够的,应根据兴趣爱好和自身的特点,尽早确定职业目标,有计划地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例如考取双学位、普通话证书和教师资格证等。并且应利用课余时间积极进行实习实践,明确自己的职业需求和能力差距,努力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