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新媒体手段促进大学生朗诵兴趣的培养与形成
朗诵是一种经典传统的文学表演形式,需要使用朗读者自身的文学素养水平对文学艺术作品进行理解与品读,将自身的感受融入文学作品,在将其以声音及形体形式展示出来,是一种对于文学的再创造。我国拥有多种多样的艺术传播形式,它们的创新与发展我们每个人都义不容辞。
一、促进与发展大学生朗诵兴趣的缘由
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于此同时,国家实力的强大使得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大学生群体数量庞大,是高等教育的重点培养对象,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和主力军。培养与形成大学生的朗诵兴趣,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群体对文学艺术的深入了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与文学审美。而近年来,《朗读者》、《见字如面》、《为你读诗》等作品朗诵类综艺节目的出现,将朗诵这一艺术形式以全新的面貌带入大众视野,引起了广大大学生对于朗诵艺术的关注,很多学生开始对朗诵进行了解。为推动朗诵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时机。而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更快,更广,拓宽了朗诵艺术的传播形式。为其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新媒体手段对于大学生朗诵兴趣的培养的价值
朗诵作为一种传统且相对冷门的艺术,表现形式通常局限于舞台与观众,观赏成本较高,且因为传播途径有限,容易让人产生枯燥乏味且门槛高的误解偏见。新媒体的传播相比传统的媒体和舞台更加便捷、广泛,内容多样化,可塑性更强。大学生因为普遍年龄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绝大多数都对新媒体的关注度高,操作熟练。通过新媒体的形式可以将朗诵艺术以符合潮流的方式呈现在大学生眼前,对其影响范围也做到了扩大的效果,保证了传播的实时性,让大学生了解到时下最新最热门的朗诵作品,接触全面的朗诵素材和内容,符合大学生的取向需求。其次,新媒体下朗诵者和观众的距离被网络拉近,两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交流,让大学生在观赏的同时能够迅速了解到朗诵的魅力和技巧。在对于朗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与练习后,新媒体为其提供了作品展示平台,门槛相对较低,包容性高。为大学生朗读者提供动力和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对于朗诵的兴趣和习惯。
三、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朗诵形式的更新与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朗诵普遍通过口头传播形式传播,场地的有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朗诵活动的成功与否。但随着多端智能媒体的发展,朗诵活动不再被场地限制,它的形式、传播渠道上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从此,朗诵开始以一个全新的模式运营。
新媒体技术泛指基于互联网技术下的新媒体具有先天的技术优势与作为媒体的信息服务功能。主要传播形式有移动手机端、互联网络、移动电视、触屏媒体、数字电影、数字广播等等。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将数字信息传播的点对点形式成功转变为面对面广撒网式扩散,使用户接收消息更加便捷、迅速。这为以创新形式深入推广朗诵艺术提供了极大便利,因此可以抓住这一时机进行线上朗诵形式的实践,在一些日活跃用户数量较高的多媒体平台注册运营账号进而推送朗诵作品。首先是平台选择,综合时下新媒体的发展节奏与趋势,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短视频、B站等平台较为适宜。以上媒体平台具有传播范围广、推送时效快、等对于传播朗诵相对便利的特点。其次从朗诵本身的内容来说可以将文字、声音、图像三者融合于一体,为受众带来视觉、听觉的双重感官体验。
四、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朗诵形式的实践效果
推动朗诵融入发展潮流,更具活力
据调查,大学生对于朗诵的了解大多较为片面,仅停留于文字诵读这一表层
含义。以新媒体手段与技术为依托,使朗诵活动突破原有的形式限制,一改大众对于传统朗诵的认知,为传统意义上的朗诵注入新鲜能量。同时丰富朗诵内涵,顺应社会发展并增添政治热点、社会要闻、新书文案等其他崭新元素。以此延续朗诵的生命力以及对于新事物产生和发展的适应力。
促进大学生朗诵兴趣的培养与形成
通过新媒体形式传播朗诵文化,将过去“遥不可及”的文化内容带到大学生面前,以声画结合的方式激起心中浪潮,缩短大学生与朗诵艺术的距离感。大学生参与新媒体手段下传播的朗诵活动不仅延展知识层次,以更便捷高效的方式提升自我;其次还可以引导其形成正确、高雅并的文化价值取向,提高审美趣味。使大学生真正了解朗诵的艺术价值成为一名朗诵热爱者。
五、结语
传统艺术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发展自身,将新型互联网传播优势转换成可用资源。新媒体手段使朗诵艺术以亲和的姿态走进大学校园,为学生汲取文化滋养提供便利,培养大学文化圈形成浓郁的艺术熏陶气息;并以此为契机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文化精华,深入大学生对各种优秀文化的深入了解。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