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固本铸魂:红色财经文化在高校思政沃土中的深耕哲学

作者:徐弋焜来源:《通化日报》日期:2025-08-06人气:10

在高校育人体系中,精神底色的塑造关乎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红色财经文化作为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智慧结晶,承载着金融实践与廉洁精神,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深厚滋养,成为构筑高校精神底色的核心要素。

一、破题之问:高校需要怎样的精神底色

高校肩负着培养专业人才与塑造价值观的双重使命。在全球化与多元文化交织的时代,部分高校学生面对复杂的社会思潮时,存在价值观迷茫的情况。在此背景下,亟需以红色财经文化筑牢精神根基。红色财经文化蕴含的忠诚、担当、廉洁等精神特质,与立德树人目标高度契合。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工作中严守纪律、一心为民的实践,就是最好的价值导向教材。

二、三重解码:红色财经文化的精神图谱

(一)历史根脉:红色财经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红色财经文化根植于中国革命历史。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党始终立足实际,探索经济建设道路。早期制定的相关政策,成为红色财经文化的萌芽。后续不同时期,党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形成以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核心的财经理念,推动红色财经文化不断完善与创新。

(二)价值内核:红色财经文化的精神特质

忠诚担当、廉洁奉公、奋斗创新、家国情怀,构成了红色财经文化的核心价值内核。忠诚担当体现在党在经济战线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红色财经文化的灵魂。廉洁奉公方面,会计先驱们以精准账目记录奋斗历程,严守财经纪律。奋斗创新精神,从金融制度创建到新时代金融改革,激励人们不断探索前行。家国情怀则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培养出具有家国视野的人才。

(三)时代新解:红色财经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当今时代,红色财经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与使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财经领域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程,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经济制度的优越性。面对全球经济竞争,红色财经文化倡导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担当精神。同时,红色财经文化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三、发展空间:高校思政教育的优化方向

(一)认知深化:创新传播增强文化认同

为加深学生对红色财经文化的理解,高校可创新传播方式,利用短视频、动漫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形式,将红色财经文化的历史背景与精神内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内容,突破碎片化信息的干扰。通过举办主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情感共鸣,强化价值认同,让红色财经文化真正入脑入心。

(二)资源整合:构建协同育人资源网络

在资源整合方面,高校应充分挖掘校内校外资源。校内积极梳理校史中的红色财经基因,整理档案资料,打造特色红色财经文化资源库;校外加强与地方红色金融博物馆、革命遗址等合作,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同时,搭建校地、校企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红色财经文化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构建全方位育人资源网络。

(三)实践融合:强化实践实现知行合一

高校要大力推动思政教育与实践深度融合。在红色财经文化教育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如组织学生参与红色金融主题的模拟经营、社会调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红色财经文化的魅力。此外,鼓励学生参与红色财经文化志愿服务,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助力红色财经文化传播,真正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将红色财经文化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四、深耕举措:构建三维育人共同体

教学场域方面,打造校园文化空间,如建设红色金融长廊、红色会计文化展厅等,让学生在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接受红色财经文化熏陶;组织社会实践,开展参观红色金融博物馆、调研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活动;搭建线上平台,开发红色财经文化虚拟展馆、在线课程等,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全方位浸润。

协同机制上,加强校地、校企合作,组建多元师资团队。高校与地方政府、红色文化机构合作,共同开发红色财经文化资源;与金融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将红色财经文化融入企业实习实践。同时,组建由高校教师、红色文化专家、企业导师构成的师资团队,通过培训与交流,共同开发资源、共建基地,提升育人水平。

五、未来图景:培养新时代的“红色工匠”

未来,高校应持续深耕红色财经文化,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红色精神的“红色工匠”。这些人才将以红色精神为指引,在各领域传承创新,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这需要高校、地方、企业携手,构建全员育人格局,让红色财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为国家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人才保障。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将红色财经文化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评估体系,确保红色精神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从更深远的意义看,红色财经文化的深耕不仅是高校育人的实践课题,更是一场精神传承工程。当红色基因与教育深度融合,当忠诚担当的精神底色与创新奋斗的时代品格同频共振,高校才能真正培养出 “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手中有本领”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章来源:《通化日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698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