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路径
从光伏储能技术带来的能源革命,到区块链技术重构的数字信任体系,新质生产力正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在这些新兴产业领域,民营经济凭借其灵活的市场机制、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旺盛的创新活力,已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主力军。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占比超过80%,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表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
一、法治与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民营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
(一)法治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关联
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传统生产力,是以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生物技术等为核心驱动力,以创新要素高效配置为特征的先进生产力形态。这种生产力形态突破传统生产要素的束缚,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生产过程,重塑了生产组织方式与价值创造模式。其本质在于通过技术范式革命打破传统生产函数边界,实现要素报酬递增,例如在智能制造领域,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的设备互联与数据共享,让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20%。
(二)新兴产业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需求
民营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主体,在新兴产业领域遭遇多重制度性瓶颈。2023年全国民营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虽达3.2%,但因市场准入壁垒、融资难、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实际转化效率较发达国家低15个百分点。以制造业重镇东莞为例,民营企业在新能源、金融科技等战略性领域仍面临“玻璃门”“弹簧门”现象。
2025年5月20日,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始实施,积极回应民营企业关切,并作出针对性制度安排。其第十六条指出,“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和创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
二、新兴产业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制度短板
(一)数据权属界定模糊
当前数据要素市场存在“三权模糊”的状态,在所有权归属层面,现行法律体系尚未构建清晰的权属界定框架。公共数据因缺乏统一确权规则,导致政府部门与企业间数据权属争议频发;企业数据方面,某社交平台将用户行为数据认定为企业资产的司法判例,引发社会对用户数据权益保护的强烈质疑,凸显个人数据人格权与企业数据财产权的深层矛盾。在使用权流转环节,数据共享的“必要原则”因缺乏具体量化标准,使得实践中权利边界难以把握。2024年全国数据交易仲裁案件中,42%涉及权属争议。某金融数据服务商因数据来源合法性存疑,致使下游客户遭受重大损失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印证了收益权分配制度的缺陷。
(二)知识产权维权困难
由于我国知识经济和商品经济发展滞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就法律来说,国家虽然颁布了《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等,但相对于内涵和外延极其丰富的知识成果和人类无尽的创新能力而言,现有法律制度仍然很不完备。同时,知识产权领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就行政而言,仍然缺乏健全的管理网络和强有力的管理措施。
三、新兴产业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制度创新路径
(一)数据权属界定明晰
制定《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法》,构建系统化的数据权属制度体系。明确公共数据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确保公共数据在服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规范使用;赋予企业对加工数据享有用益物权,保障企业在数据采集、清洗、分析等加工环节投入后的合法权益;确认个人对生物识别、医疗健康等敏感数据保留人格权,筑牢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屏障。
(二)民营经济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法保障
加快研究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支持建立更便捷的信息化商标、专利申请机制,加快生产要素效能释放。研究更加灵活、更有利于权利人生产要素保障的举证责任配置方式,对侵权主体设置涉案知识产权的临时使用禁令,提高对侵权人继续侵权行为的罚金计算方式与幅度,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个体原创精神的激励保护。
只要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有关促进民营经济的各项政策,新兴产业民营经济的发展就能克服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大的力量。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