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驱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以民营企业为例
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民营企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过程中面临“融资难、转型慢、成本高”的现实困境,制约其创新活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从企业自身改革与政府政策协同两个维度出发,系统探析内外驱动机制如何共同助力民营企业突破瓶颈、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微观基础。
关键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在稳增长、促就业、推创新、助改革、扩开放中发挥着“五位一体”的关键作用。然而,当前民营企业面临“融资难、转型慢、成本高”的三重压力,亟须构建“企业主动变革+政府精准施策”的双轮驱动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企业深化改革
(一)治理结构升级
大量中小民营企业仍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权责不清、决策随意、激励不足等问题突出,严重抑制组织活力与创新能力。可借鉴“人单合一”等现代管理理念,将员工转化为自主经营体,使其直接对接市场需求,在创造用户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命运共同体。
(二)数字技术赋能
数字化不仅是降本增效的工具,更是重塑商业模式的核心引擎。企业应加大对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投入,加快培育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有效缓解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带来的经营压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政府政策支持
(一)优化制度环境
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事项,推广“一网通办”“证照分离”等改革举措,降低企业合规成本。坚决杜绝环保、安全等领域执法中的“一刀切”现象,坚持分类指导、动态监管,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二)强化财税金融支持
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扩大专项补贴覆盖面,鼓励企业加大原创性技术研发投入。同时,拓宽融资渠道,推广“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新型模式,破解轻资产型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三、结语
民营经济兴则全局兴,民企强则国家强。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唯有坚持经营主体与政府引导同向发力,才能推动民营企业由“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变。当前正是破冰突围的关键窗口期,各方应凝聚共识、协同行动,让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焕发更强生机、贡献更大作为。
- 别被这个老掉牙的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误导了!最新核实91个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通道,一次集齐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