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当前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焦晓军来源:《美与时代》日期:2014-04-24人气:1045
 中国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国画尤其是其中的精粹。但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国不断的向西方学习,而在这个过程中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却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目前的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往往不重视中国画教育,因此学生便会对国画产生一些偏见,认为国画是一门被遗忘的古老艺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国画提不起兴趣,也自然不可能有创新。
一、当前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保护和发扬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不可推卸的责任。国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
(一)学生中国画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在中国画教育课程中缺乏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中国画讲究构图方法和线条,这些都是建立在学生具有一定书法功底的基础上。西画表现手法讲究的是明暗和透视,在西画大行其道的今天,几乎所有的美术院校都更重视西画,而忽视中国画的教育,最明显的就是以西画基础训练国画学生。这种课程设置有多种弊端:首先导致学生的基础不牢固,在长期西画训练后,原本的书法功底丧失殆尽;其次,西画直接具体的风格会影响学生对中国画抽象、传神绘画风格的理解和接受,无法感受到中国画中所表达的意境;最后,当学生结束基本功练习转而进入专业学习以后,首先要靠临摹古人的画作来学习、体会国画艺术的意境,磨练自己的专业技能,但是由于学生学习的是西画基本功,对国画技法掌握不好,因此画中的没有表现出国画应有的线条美和悠远意境,作品往往显得刻板,没有国画韵味。如此一来,学生首先认为国画在中国不被重视,然后对自己的中国画作品也不满意,长此以往造成了大量国画学生人员流失严重。
(二)课程设置有问题
中国画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形式,既然是艺术那就和中国历史上的诗词、书法等其他艺术是相通的,多加强对其他艺术的鉴赏力也是有利于丰富人的想象力和思辨能力,这都有助于学生的创作。而中国现有的中国画教育却只重视专业知识和绘画技巧,不重视培养国画人才的人文素养。所以我们认为开设类似中国历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古代诗词鉴赏等文化课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了扎实的国学基础会大大加强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学会从更深的层次来观察事物,从而反应到画作中。然而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却很少开设这类课,原因是认为这些文化课对学生的创作没有直接帮助,反而减慢了对国画人才的培养速度。这种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培养制度是舍本逐末,是不可取的。
(三)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在教师对学生讲解和演示了中国画的笔法、墨法等基本技法后,通常会又浅及深的挑选多幅古人的绘画作品,要求学生进行临摹。临摹是学习绘画的必由之路,学生能在临摹古代名家画作时,熟练绘画技法,更重要的是能站在绘画者的角度去分析画作,加入自己对名家画作的理解,长期训练能大大提高学生绘画技能。但是当代国画教育对国学素养培养不重视,学生在临摹时只一味模仿,体会不到原作者的意境,形似神不似。这直接导致临摹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绘画功力,反而成为一种桎梏,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在传授技能时,更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培养出有技能又有思想的画家。学习中国画的学生在毕业后,会有一部分人从事国画教学工作,假如他们是只懂技巧没有创新能力的绘画匠人,那么他们必定无法培养出优秀的中国画人才。中国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更是传统文化的代表,要使这门艺术重新焕发生机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怎样将当代发达的科技和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值得国画教育工作者思考。由此可见,中国画教育模式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要特别关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二、加强高职院校中国画教学
造成当前中国画教学问题重重的根源就是教学体制重西画而轻国画,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就以下几方面,及时调整和改革教学模式:
(一)改变中国画专业素描教学以西方素描为主的现状,增加线描,从而打好国画基础。目前的国画教学大纲主要以明暗素描为主,明暗素描是油画、版画的基础,却缺乏作为国画基础的线条素描,这种课程的设计有很大的弊端。这直接导致国画教育没有延续性,学生用西画的底子来画国画,无论学生的基础课是否扎实,在今后的国画学习中都很难领会国画线条构图的美感。由此可见增加以线条素描为主的基础课程,能对学生今后的中国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加深他们对线条造型的理解,提高中国画学习和创作能力。
(二)根据国画教学的特点,在教程设计上不求面面俱到,但要突出重点,并尽量增加教学课时。首先中国画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艺术形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壁画、卷轴、长卷册页等形式,按绘画技法又可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等,从绘画内容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现有的国画教学课时远远不能满足如此多的教学内容,在短暂的时间内学生无法掌握国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理论。因此国画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加大国画教学的课时,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学生就能尽可能多的掌握绘画技巧,在练习过程中,从多角度了解国画的线条规律和艺术特色,从而对国画精髓有较深刻的理解。第二,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国画的内容过多,不可能全面掌握,所以我们要调整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首先让学生掌握一种画科的表现技法,使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第三,还要根据不同画科的难易程度,调整教学的先后。先从工笔画开始学习,当学生对线条的运用有了一定心得后,再教写意画。通过以上三项调整措施改善高职院校的国画教学,就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国画的理论知识和绘画技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国画审美能力也得到加强。
三、改进中国画教学方式
(一)临摹和写生是学习国画绘画艺术最好的两种方法。在临摹历代名家作品时,学生不但能深入学习名家的笔墨用法,反复揣摩其中笔墨设色的妙处,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画作的意境和名家的思想。临摹是一个长期过程,只有多临摹多体会,反映到作品中才能有形似到神似。写生课是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另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内容与临摹课紧密配合,但又有很大的不同。写生是在自然环境中,针对山水、花鸟、鱼虫等对象的一种初级创作。在这个独立创作的过程中,不但练习了绘画技法、还能培养学生的选材和构图造型能力,由此进一步掌握以线造型和以形写神的中国画造型特点。而且这种野外自然环境中的写生训练还为今后的创作搜集了素材。临摹强调的是对名家作品结构形态上和画者意念的深入认识,而写生强调对写生对象自由表现上的追求。两方面训练结合才能使学生的绘画境界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由此看来,对于中国画学生而言临摹和写生都是其学习过程中重要内容,并为将来的独立创作打下基础。
(二)内容的再创新
临摹课和写生课都是为了创作打基础。学生处于精力旺盛,想象力丰富的时期,在多次临摹和写生训练后,对于国画绘画的基本内容都能全面掌握,这时教师就应该开始创作课教学,在配图、构图、线条造型、笔墨用法方面指导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的教授统一题材,而是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特点、兴趣的不同,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激情为核心,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小创作。在创作过程中,达到增强学生自信心和知识,激发创作灵感的目的。现有的创作课课时也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增加创作课课时是培养学生艺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三)不断从其他艺术中汲取养分
文化艺术都是想通的,中国画也不例外。国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一直由古代发展到今天,当中融入了中国古代哲学、书法、诗歌、戏曲的精华,还涉及舞蹈、音乐、体育等方面。当中尤其以哲学、书法和诗歌对国画的发展影响最大。中国画的历代名家大多是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深受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哲学的影响,中国的山水画、花鸟画就是文人受到道家思想影响所开创的画派。书画不分家,传统中国文人讲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同样都是用毛笔完成的艺术,绘画艺术和书法艺术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历代书画名家都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此可见增广见闻,积累知识,提高文化修养是国画的创作灵感源泉。
(四)任何教育都要讲究方式方法,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来因材施教。国画艺术虽然博大精深,引人入胜,但是想要学好国画却很艰难。不是每个人都有很高的绘画天赋,所以在教育时,要培养学生对国画艺术的兴趣。方法就是尽量少给学生学习压力,并给予充分的自由,使学生思维敏捷,灵感丰沛,这和中国画不讲写实,讲究写意传神的艺术气质是一致的,并且符合中国文化精神。
小结
中国传统文化种类多样源远流长,而国画艺术更是其中的瑰宝、精华。但在欧风美雨的吹打中,我们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出现了问题,集中体现在现代高职院校对中国画教育的轻视。但国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不但不能放弃,还要通过我们中国画教育者的不懈努力,使国画艺术后继有人,并不断创新,让它更具生命活力。从小处着眼通过诸多调整和改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从大处着眼,这样才能提高文化竞争力,从而提高国家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井庆昂,刘进成,韩波.论当前高校中国画教学的尴尬与应对[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金春.浅论高校中国画教学的学生评价机制——多层次、多样性、动态长效教学评价[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3]关杰.当代高校中国画教学中传统教育理念的危机与改革[J].科技资讯,2009(25)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