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平河水质污染及治理问题的探讨
太平河是利津县境内的主要河流,近十几年来,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自然增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向太平河排放大量增加,致使水质越来越差。如何让太平河水质得到改善和恢复,发挥其应有作用,县委、县政府围绕这一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治理效果。但是距离省、市环保部门的控制目标和本县居民的用水质量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太平河水质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根据调研课题的需要,在搜集、整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太平河监测断面及其全部纳污支流进行了徒步实地调查并逐一分析,根据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太平河的基本情况
太平河为潮河的支流,是一条排河,原系黄河决口溜沟,1953年疏通开挖,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对其进行了清淤和重新设计,但经过多年的运用,河道淤积严重,已严重影响了田间工程的配套,已起不到排涝治碱的作用。该河起源于利津街道大门张村,自南向北穿越县城区、利津街道、凤凰城街道和明集乡,在沾化县境内与褚官河交汇,继续下行1.2km汇入潮河,由潮河入海。河流全长26.5km,流域面积144.7km2,其中耕地面积13万亩,设计排涝水深3.0m,排涝量29.7-63.7m3/s,防洪流量54.1-116.9m3。沿河日受纳废水约3-4万吨。太平河沿岸影响人口数约8万人。其中利津街道段包括县建成区城镇人口约6.5万人,农田尾水涉及土地耕地面积为45105亩。太平河是县城区主要纳污河流,县城市生活污水及经济开发区内53家工业企业所排废水全部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进入太平河。
二、太平河水质污染现状
通过搜集往年大量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太平河作为全县最主要的纳污河流,河流水质受有机物污染比较严重。COD、石油类超标现象普遍,另外,由于较大一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NH3-N浓度超标较重。太平河枯水期、丰水期污染物含量变化不规律,主要原因是太平河是一条纳污河,新鲜水源补充少,个别企业仍存在废水不达标排放、不稳定排放以及污染治理设施处理能力低下甚至偷排偷放等情况。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