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的经典“等待”重读
一、《等待戈多》的精神意义
戈多到底是谁?作者贝克特也不知道,因为他曾说过如果他知道戈多是谁的话,在剧本当中他就说了。可见,戈多这个人物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是形象的,他没有具体的性别、身高、年龄、长相、身份……与其说戈多是一个不够形象的人物,不如说其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是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心中的一个概念,是其心目当中摆脱当前困境、改变自己命运的概念,这一概念对于主人公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来说是真实的,尽管是其想象出来的毫无根据的一个概念,但他们却把该概念具象为一个人物,一个有着一个男孩作为使者的人物,一个今天总是不来让其失望而明天总是会来让其充满希望的人物。不管是抽象的概念还是具象的人物,归根到底,都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1953年,《等待戈多》在法国连演三百场,极为轰动。《等待戈多》整部戏剧没有特别的情节,没有特别的场景,更没有所谓的戏剧冲突,甚至人物、场景、时间在两幕当中都是极为接近的,却在当时产生了如此大的反响,这是有其原因的,其原因所在也就是《等待戈多》的魅力所在,其魅力所在也就是其精神意义所在。
《等待戈多》的艺术手法是荒诞的,其作者贝克特是荒诞派戏剧的优秀代表人之一,并凭借该部戏剧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等待戈多》这部戏剧作品当中,情节被作者降低到了最低的限度,这充分体现了贝克特“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真正的艺术”的独特主张。《等待戈多》这部戏剧作品当中,人物同样被作者降低到了最低的限度,两幕戏剧都在等待的同一个人,也是整部戏剧的中心人物——戈多,没有具体的形象,没有确定的年龄,没有告知其身份等,这些都将戈多这个人所具有的“人”的特征进行了过滤,甚至会让读者产生戈多不是一个人的想法,这些都是由于其人物塑造的抽象性所致。
此处,人物塑造的抽象性主要是指人物外貌等外在的抽象性,而对其精神上的描写确实使用了别样的手法进行细腻的凸显与表现,这无疑可以达到让读者更加关注人物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加直接、更加单纯的表达作品思想的目的。剧中,主人公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是两个流浪汉,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依为命的,至少从精神意义上来说,其二者是最佳的精神伴侣,他们有着同样的经历,同样的处境,也都同样怀着一种改变现状的希望。戈多这个没有形象的人,可以说是正部戏剧的核心所在,其象征的精神意义正是作品所要表达的主要精神,这种精神不断地让人失望,又不断地给人以希望,这种精神到底是什么精神,作者没有说明白,留给了读者,这正是其魅力所在,正是作者写作的巧妙之处,让作者从内容当中自己感悟其精神所在,而这种精神随着时代的不同、随着读者个人经历的不同,可以得出不同的解释,这就使得《等待戈多》这部作品的魅力始终未减,使得《等待戈多》这部作品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
二、《等待戈多》的现实意义
说到一部作品,不得不去探究其写作背景,只有在对其背景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才能够对其内容有真正的理解。《等待戈多》这部作品创作于1948年,是荒诞派戏剧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者贝克特是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犹太家庭,曾在巴黎大学任教,在此任教期间结识了爱尔兰意识流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因此深受其影响。
作者经历的二战,难以避免的是二战给贝克特内心所带来的创伤。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西方各国的经济、政治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这其中当然包括贝克特所在的城市,切身经历过后,贝克特对当前经济异常萧条、社会严重混乱以及道德的极度沦丧有了深刻的认识,人们在不仅思想上十分苦闷,而且精神上同样的空虚,因此对未来失去了信心,甚至是几乎绝望,这些人们当中的一员就是贝克特。贝克特想要把自己的这种处境与遭遇表达出来,贝克特更想要把这种社会现实真实的反映出来。因此,贝克特让主人公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说着无聊之极的废话,让其前言不搭后语;因此,贝克特让主人公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做着无聊之极的事情,让其不停地做着无用功。这些都是作者贝克特对当时人们精神空虚、内心迷惘的曲线表达,是将其内心世界进行外化的表达。主人公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无休止地说无聊的话、做无聊的事情,又无休止地充满希望去等待,等待来了失望然后继续充满希望,这一切都是无休止的,而这种无休止正是人们当时的痛苦所在,正是社会当时荒诞现实的表现。总而言之,《等待戈多》将当时人们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迫切改变的希望与难以实现这一改变的失望表达的淋漓尽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已取得了重大的改变,但人们内心希望与失望之间的矛盾却始终存在。对于当代人来说,及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其永远有着想要追求却难以追求到的事物与理想,因此,《等待戈多》当中所体现的人们迫切改变却又难以改变的矛盾仍然存在,其所表达的精神状态仍然适用于当代人当中的许多人。人们所处的时代变了,但人们内心的无休止的追求却没有改变,人们总是渴求着更加美好的事物,不管现在的事物是否已经足够自身享用,但对其追求是需要过程的,甚至是漫长的过程,甚至会无果而终。这前后的矛盾,即充满希望的渴求与难以实现的失望之间的矛盾,从某种角度而言是永恒的。因此,《等待戈多》对于当代读者来说,仍然具有十分的魅力,仍然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让读者将内心深处的希望与绝望进行再次的整理与释放。
三、总结
《等待戈多》内容独特,不仅有着丰富的精神意义,而且对现实也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读者应该对其在多几分关注,再认真将其中的精神意义进行更深一层的体会,这不仅有助于作品精神意义的传承,而且对当代读者有着诸多的好处,可以帮助读者将自己内心深处的希望与现实冲突的失望进行调节与释放,从而从中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总之,《等待戈多》的经典“等待”重读。
参考文献:
[1]张岩.《等待戈多》:一曲点待人精神困境的寓言与悲歌.艺术百家,2010(01)
[2]柏云彩.论《等待戈多》“反戏剧”的艺术创作特色.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3]彭国栋.《等待戈多》中的悲剧意识与终极关怀.戏剧文学,2006(09)
[4]刘立辉.《等待戈多》:信仰和理性真空状态下的等待行为》.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06)
[5]张红岩,孙俐俐.拒绝理性——论《等待戈多》的后现代语义.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9)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