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常账户盈余下降是周期性的吗
近年来,我国外部失衡的情况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其中重点表现为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从2007 年的10.11%降至2011年的2.76%,而使得该数值急剧下降的主要拉动力是对外贸易顺差的减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工作报告,这一现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由于中国在许多市场不再是价格接受者,贸易条件发生了恶化;外国需求周期性疲软,导致出口下降;国内投资旺盛,导致进口上升,特别是初级商品进口上升;实际汇率升值”。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我国政府对于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出现下降的原因存在巨大分歧,前者认为,中国经常账户下降主要是周期性的,随着外部需求复苏,经常账户很可能在数年内再次恶化。后者则预计先进经济体的需求疲软将持续,并强调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性的而非周期性的。因此,对我国当前经常账户顺差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是有必要的。
针对经常账户失衡问题,各国学者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大体可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例如,汇率弹性分析就是局部均衡分析的经典方法之一。但是随着经济问题的复杂化,局部均衡分析的解释能力受到限制,“研究变量为内生变量而其他变量外生给定”的基本假设在很多情况下也无法成立,因此,基于一般均衡建立的模型往往具有更好的解释效果。关于经常账户问题的一般均衡分析主要包括跨期理论、“人口结构”模型、“财政缺口”模型和“储蓄-投资”分析等。储蓄投资分析实际上也囊括了前三种理论,因为无论是跨期分析、人口分析,还是财政缺口分析,都需要通过分析各种因素对储蓄和投资影响来研究经常账户的变化。本文采用储蓄投资视角来分析我国经常账户的变化,特别地,本文重点分析投资的变化来研究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常账户快速下降的原因。
针对我国经常账户在金融危机前的特点而进行的研究,大多关注经常账户差额迅速增长,还有相当部分学者同时关注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双顺差”的现象。这些研究的结论可大致分为两类:其一,贸易收支弹性理论在我国基本成立,汇率波动可以显著影响对经常账户差额(卢向前、戴国强,2005;刘荣茂、何亚峰、黄烁,2007;刘尧成、周继忠、徐晓萍,2010);其二,经常账户盈余的直接原因是我国长期奉行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根本原因则是我国储蓄持续大于投资、储蓄投资转化率偏低,亦即内部经济结构失衡导致国际收支失衡(包群、阳小晓、赖明勇,2004;李稻葵、李丹宁,2006;张家胜,祁春节,2007;许少强、焦武,2007;林桂军、Ronald Sehramm,2008;李刚,2008)。
上述研究重点在解释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经常账户盈余不断扩大的现象。但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在短期内快速的下降。是什么因素导致经常账户的变化呈现出的这种新特征尚没有一致的意见。到底是周期性因素还是结构性因素引起经常账户盈余下降的问题引起了激励的争论。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直接影响着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走向。本文试图为这一争论提供一些新的证据,增进我们对中国经常账户变化的理解。
二、理论分析与模型建立
根据“储蓄-投资”缺口理论,由可推得,其中,符合储蓄率的定义,符合投资率的定义,并将记为。
根据2007年—2011年储蓄率、投资率、、CA占GDP比重的年度数据,可得图1。由图1可知,和在统计数据上表现出的相似度很高,因此可以认为“储蓄-投资”缺口视角是适用的;另外注意到储蓄率变动不大,始终处于52%和53%之间,主要是投资率的上升导致了下降,所以IMF和中国政府的争论的焦点可以从近年来的急剧下降转移至投资率的急剧上升。进一步地,可以选择投资率的长期数据,通过较长时期的观测,确定导致投资率变动的各项因素,再关注这些因素中较为重要的项目在2007年以后的数据,然后对投资率的高速增长做出解释,最后确定的急剧下降的根本原因。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择
综合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并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选取了X1至X10这10个指标代表影响投资率的三类因素。其中,指标X1至X8被用来描述结构性因素,指标X9被用来描述内部周期性因素,指标X10被用来描述外部周期性因素。各指标对应的时间区间均为1994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第二季度,且由于X3、X4、X6、X8、X10这5个指标的数据具有明显的按季度分布的特点,故使用X-12方法对其进行季节调整。
指标X1至X10的定义如下:
X1:人口抚养比,指非劳动年龄(14岁及以下和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人口总数之比,用于反映每100名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
X2:城市化率,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用于反映一个国家城市化程度的高低。
X3:工业化率,指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X4:贸易依存度,指进出口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用于衡量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和对外开放的程度。
X5:实际有效汇率,指剔除通货膨胀对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后,一国货币与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数;该指标以2000年为基期,且设基期值为100。
X6:货币产出比,指广义货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用于衡量一国的金融深度。
X7:股票市值/GDP,指股票总市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用来衡量金融市场发达程度。
X8:财政支出/GDP,指国家财政支出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
X9:一致指数,指选取某些经济变量的同比增长并使用增长率循环的方法编制的指数,用于描述总体经济的状态;我国采用工业总产值、全民工业总产值、预算内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社会商品零售额、国内商品纯购进、国内商品纯销售、海关进口额、货币流通量、广义货币M2、银行现金收入等10项指标来计算一致指数;该指标以1996年为基期,且设基期值为100。
X10:出口商品物量指数,指用出口商品在基期的单位价格为权数计算的相对指标,用于衡量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动;该指标以1993年为基期,且设基期值为100。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