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对光合效率的影响
一、对磷吸收的影响
大型海藻的营养盐代谢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关于大型海藻对营养盐动力学研究也有大量报道。Friedlander等研究圆扁江蓠对磷的吸收动力学,结果表明圆扁江蓠对磷的吸收速率与培养水体底物浓度呈现出三个阶段,在0~0.2和0~2μmolL-1两个底物浓度范围内,其对磷的吸收速率呈饱和状态,而在0 ~11μmolL-1的底物浓度范围,其速率与底物浓度呈线性正相关。徐智广等对环境因子龙须菜磷吸收动力学影响研究发现,龙须菜对磷吸收的动力学满足典型米氏方程特征。张诚等关于尖刺拟菱形藻营养盐代谢研究发现,在培养水体营养盐限制的条件下,尖刺拟菱形藻营养盐代谢硝氮、氨氮及无机磷的吸收过程都符合米氏方程。何洁等关于三种大型海藻孔石莼(Ulva)、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及巨角叉菜(Chondrus nipponicus)营养盐吸收动力学研究发现,这三种海藻对氨氮的吸收过程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本实验处理之前对海藻进行Pi饥饿预处理,排除了体内磷库对海藻磷吸收的干扰,结果发现,各处理条件下的坛紫菜对Pi的吸收符合典型米氏方程特征。
大型海藻对Pi的吸收是一个主动吸收过程,海藻对Pi的吸收速率也会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关于环境因子对海藻Pi吸收速率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已经有大量的报道。Pedersen等研究了温度对几种紫菜营养盐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高浓度Pi的海水中生长的藻体,温度升高会促进藻体对磷的吸收,温度每升高10℃,藻体对磷的吸收速率会提高大约两倍。而在低浓度Pi的海水中生长的藻体,温度的升高则会抑制藻体对磷的吸收。徐智广等关于环境因子龙须菜磷吸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会促进藻体对Pi的吸收,而在较低的温度生长龙须菜对Pi却表现更高的吸收效率,光照强度的提升也能促进龙须菜对Pi的吸收,而在硝态氮浓度海水中培养的藻体表现出更高Pi的吸收速率。张善东等关于龙须菜与东海原甲藻的营养竞争研究表明,龙须菜对海水中氮磷营养盐吸收能力远远高于东海原甲藻,二者同时在海水中培养,龙须菜对海水中氮磷营养盐具有更大亲和力,很快会耗尽培养水体的营养盐,使得东海原甲藻因为营养盐缺乏而死亡。Svensson(李34)等研究褐藻黄墨角藻(Ascopyllum nodosum)的营养盐吸收特性时发现,该藻对氮的吸收与培养藻体的密度有依赖。李枫等研究发现,龙须菜对N、P营养盐的吸收与藻体培养密度正相关,且该藻对NO3-的吸收效率高于其对PO43-吸收效率。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内坛紫菜对Pi的吸收与培养密度正相关,可见培养密度升高能刺激坛紫菜对Pi吸收,增加其对底物无机磷的亲和力和吸收效率。其原因可能是,海藻对Pi的吸收是一个主动吸收的过程,本实验藻体在处理之前已经做了Pi饥饿预处理,因而坛紫菜对Pi的吸收速率与培养介质中Pi浓度正相关,培养密度增大,增加培养海水的生物量,更增加了坛紫菜对海水中Pi的亲和力,从而促进其对Pi的吸收;温度对坛紫菜的Pi吸收过程有明显的影响,高温条件下,坛紫菜对Pi的吸收会受到抑制,而低温条件下生长的坛紫菜却拥有更高吸收效率,表现出更大的亲和力,温度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能促进坛紫菜对Pi的吸收。其原因可能是,海藻对Pi吸收是一个酶促反应过程,高温会抑制与坛紫菜对Pi吸收的相关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其Pi的吸收。而与坛紫菜对Pi吸收的相关酶又有一定温度适应范围,因而一定范围内的升温会促进坛紫菜对Pi的吸收,提升其对Pi的吸收速率,温度提高会加快藻体的暗呼吸作用,从而为藻体对Pi的吸收提供跟多能量。坛紫菜对Pi的吸收速率与培养水体的营养盐比例(N:P)正相关,培养水体的营养盐比例越高,藻体对Pi吸收速率越快,吸收效率越高。其可能原因是自然海水中海藻一直在营养盐限制条件下生长,本实验处理营养盐比例最高为N:P=15:1远远低于正常大型海藻N与P的原子比(36:1),本实验中培养介质中营养盐比例提高,相当于为藻体提供了更高的N、P营养盐底物浓度,因而会促进坛紫菜对Pi的吸收,提高其吸收效率。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