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问题与对策——历史论文

作者:薛萍来源:《学周刊》日期:2014-10-14人气:802

    程理念就像一阵新鲜的海风,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像一名年轻的开拓者,不时带给我们神采和活力。我们的学生是有生命的人,他们有理想、有追求,他们渴望在教育中获取生长和发展的力量,获得展开生命过程的“燃料”,那我们的课堂也应该具有思想、活力和发展。围绕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学习方式、注重探究式学习成了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探究式学习”的成效直接关系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也关系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那么自2002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实施以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发现教师在理解和实施历史“探究式教学”中存在偏差,学生的历史“探究式学习”没有发挥出期待的功效,常见的问题如下:

1、探究定位的学术化:目前,有观点认为探究等同于研究,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追求科学家一样的探究水平,向博士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看齐,潜藏在这种观点背后的是既要求教师成为“百科全书”,没有学科界线的组织学生探究,综合指导性强,又要求教师有高超的研究能力,以解决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这种将探究性学习定位在历史学家专题研究的高要求,必然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使教师感到彷徨和灰心,最终使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逐渐成为遥不可及的方式。探究并不复杂难懂和高不可攀,学生感同身受的是他们的生活,因此必须打破教材的束缚,提倡学生在教材的基础上探究比教材更广泛的生活领域以及与学生的经验紧密相连的各种问题。

2、探究内容的随意化:探究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必须是探究性的,否则就没有探究的价值。有些教师在教学中,随意地把学生早已熟知的教学内容贴上探究的标签。探究内容的随意化,伴之而来的必将是低效能。

3、探究过程的形式化:教师在探究式教学中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当探究问题确定之后,课堂教学的重点便是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讨论,寻求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方案。讨论是课堂生活常态,小组或合作学习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主要途径。但是用心观察发现,这样的讨论几乎流于形式,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进去,热闹的是课堂气氛,冷却的是一些学生的思维,留下的是少数好学生的话语霸权。往往是学生的课堂探究“热热闹闹”,课后活动“轰轰烈烈”,最后的考试时常是“一塌糊涂”。可见,教师在探究性教学中,缺乏有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策略。

    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式学习就更具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是从表面到深层,从感性到理性,而只有学生具有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才能保证这一过程的有效实现。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之中,许多的历史事件是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学生当然会对历史感到陌生,有距离感,而我们一旦将学生兴趣点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设计出符合学生特征的教学模式,而且教学也不应只由单一的认知活动构成,而应涉及学生的生活世界,把他们置于实际生存的世界之中去体验,去创造。学生就会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这种愉快的情绪反过来又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历史。例如从我国运河名城丛书之一的《运河名称——苏州》出版,助推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新闻情境入手,结合图文展示京杭大运河的前身是隋朝大运河,激发学生探究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历史,角度新颖,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认识运河的历史作用,探究人们如何对运河进行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又如中国古代思想史内容枯燥,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太远,学生不感兴趣,不容易掌握。设计这一课时时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亲身体验的常州春秋淹城遗址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借助更鲜活、更丰富的活动体验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感受这一遗址的文化内涵。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用诸子百家的思想来进行班级的建设和管理,既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又充分体现史学的借鉴功能,活用历史,使学生感到历史的可用、可亲、可信。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历史细节,创设更多的历史教学情境,如12月13日南京鸣响防空警报、1980年版人民币上人物像的民族名称、美国国旗的变化等,当教师把这些生活中易忽视的细节背后所蕴涵的历史背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会有眼前一亮之感,会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生活细节背后更多的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创设历史情境,构建趣味性的课堂,让学生带着梦想走进课堂,让课堂成为实现梦想的天堂,引导学生学会编织梦想、培养历史思维。

二、设计问题,分组合作,引导学生探究行为

    “学贵知疑,教贵设疑”。学生不同于成人,他们的探究活动可能是幼稚的,漫无目的,因此是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需要问题的激发和调动,因为有效的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与动力。有效的问题能创设一个充满张力的情境,能造成一个充满诱惑的现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开学生的思路,形成质疑的氛围,学生就会像鱼儿寻找食物一样去求知。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共同探讨并深化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这样,就能有效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历史问题的来源是广泛的、多元的。教师应该具有开放的眼光,综合来自学生的、生活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使提问和学生个人的问题发生共鸣,引导学生更有效地探究未知的领域。问题要有创意,有一定的思维负荷,问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和挖掘思维过程中所得到的那些可以继续拓展的思维结果,既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习惯,又让学生享受到自我创造的愉悦,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讲授“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一课时,学生先熟悉课文,再带领学生“乘着时间的隧道回到唐朝”,学生分组,每组学生假设自己是唐朝的皇帝、农民、商人,经讨论丰富人物内容后,进行角色扮演,有学生说:“朕是唐朝的皇帝,身上穿着考究的丝绸衣服,经常在大堂之上接待来自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名士……”有学生说:“我是唐朝的商人,销售高档的陶瓷,无论是越窑的青瓷,还是邢窑的白瓷,我都应有尽有。”有学生说:“我是唐朝的农民,用曲辕犁耕地,用筒车灌溉庄稼,农田里的收成比以前大大提高了。”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体验不同角色,探究唐朝经济发展的特点及表现,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到历史学习中,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探索者”、“发现者”。

三、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空和自由度,经历探究的过程

    探究式学习的教育价值在于探究的过程。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和自由度,有着深刻的激发探究、鼓励发现的价值导引。由于学生在一个宽松的时空环境里,自由地开展研究,自主地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交流和合作,才会有这样的不同体验和感受,才会有这样的不同发现和表达,才会有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历史探究性学习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如何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教师心目中追求的不是惟一的标准答案,而是多方向的思考。即使什么最后没有明确的结论,给孩子们留下一点遗憾,但反思探究存在的问题,为何没有结果,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例如《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课件展示《辽、北宋、西夏形势图》,指出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显示“澶渊之盟”的内容,小组讨论澶州之战的结果,宋军击退北方的辽军,宋军获得军事上的优势情况下,为何又有澶渊之盟的约定,从辽、北宋及其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三个方面对澶渊之盟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得出结论澶渊之盟对辽来说,辽兵脱险,又得“岁币”;对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屈辱性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结束了北宋与辽之间的战争,维持了双方和平稳定的局面,加强了经济交流。教师指导学生做动脑筋思考题,经济交流表现在双方边境贸易兴盛起来。新的发现激发新的探究,探究的过程中,又生发出新的探究问题,层层递进,随着探究活动的展开,学生的经验在逐渐积累,认识在不断深化。

四、注重教师的指导,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探究式学习是否真正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是否有勇气开始新的尝试与探究,是否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自己的责任感与自身实力。历史教师应有新颖的教学理念:摆脱权威者、施令者、裁判者、独唱者的角色,以平等的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认识到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人。历史教师应有指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探究选题、探究方案、探究过程等,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画龙点睛,让学生获得一种豁然开朗般的顿悟,使历史智慧在学生身上得以构建与传承,故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个性,激发和保护其探究热情,为学生营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宽松环境。历史教师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是历史知识的“呈现者”,更重要的是历史信息的“重组者”,学生动起来了,教师完成更高水平的“动”,使历史教学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更应该使自己成为一条不断自我反思、常流常新、源源不断的小河,否则一桶死水的话必将要被时代淘汰。从《新航路开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当今世界与中国的海洋问题,历史证明:一个海洋大国或濒海大国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海军兴则海权兴、国家强,海洋意识被解读为一种开拓创新、征服冒险和竞争进取的意识,其核心是开放、进取、竞争和协作,海洋是进入全球经济的必由之路。纵观世界大国的发展史,任何一个强国的崛起,无论是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还是日本、俄罗斯,都是依靠海洋,通过开发海洋,成为世界强国。而中国,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还处于浅层表面上,远未做足做好“海”的文章,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海洋意识,因此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得出结论:“控制了海洋,便控制了财富,控制了财富,便控制了世界”。老师的睿智,学生的聪慧;老师的深刻,学生的丰富;老师精彩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加精彩的话语和表达,在探究活动中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每一位历史教师在探索探究式教学之路中,应遵循新课标所强调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构建历史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想学习,乐学习,最终得到持续、全面的发展。这需要我们持续的努力和智慧,它不是一件易事,但值得我们去做。

【主要参考文献】:

1.《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  教育科学出版社    彭钢、蔡守龙主编

2.《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侯建飞、金波编著

3.《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体验教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    郑金洲主编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