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传统“鼻箫”初探——音乐论文
一、“鼻箫”的历史渊源
关于“鼻箫”出现的年代,目前尚无法定论。但根据我国历史资料记载,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就已开始有人制作箫,并在许多音乐舞蹈作品中,大量使用竹制箫来演奏。在《吕氏春秋》就有关皇帝命乐工伶伦到昆仑山上伐竹制作吹管乐器的记载。
箫的种类很多,以外形分类有:长箫与短箫;以调高分类有:各种不同调的箫。因此,各地区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不同命名的箫,如:流行于我国闽南、台湾一带的南音洞箫;朝鲜族的短箫;云南西盟佤族的二孔箫和四孔箫;云南陇川、盈江、梁河、等县的阿昌族七孔箫;海南省黎族的鼻箫等。箫的吹奏方法基本相同,其它箫都是口吹,只有黎族“鼻箫”是用鼻子吹,因此,形成了黎族“鼻箫”的特色。
鼻萧(黎语称:虽卡、园哈、书卡伦刊),因用鼻子吹奏而得名。在海南岛流传也有很久的历史了,据清代张庆长《黎歧红闻》著记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成野间,男弹嘴琴,女弄鼻萧,交唱黎歌,有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渐凑一处,即订藕配,其不合者不敢强也”。清人李聘的《黎峒行》也载:“婚嫁无媒约,踏歌以相惵。”不但节日如此,平日黎族青年男女在夜幕降临时也常常吹起鼻箫来约会对方,或是在槟樃树下、或是在“隆闺房”里,互诉钟情。可见鼻萧是黎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常用吹管乐器,由于这样黎族青年男女都会吹奏,也时常作为定情物送给对方,因此,黎家男女就这样世世代代相延,将鼻箫流传至今。
二、传统“鼻萧”的结构特征
传统“鼻箫”,是用海南的五指山地区的山罗竹制作而成(这种山罗竹外坚肉少),长短粗细大小不一,一般于一节细毛竹管身来制作,管长60—70厘米,管子直径16毫米左右。 “鼻萧”是气鸣乐器,用鼻子送气发音,音量轻微,感情丰富,音色优美,表现乐曲娓娓动听。传统的“鼻萧”只有一个鼻吹孔、一个按音孔,另外吹孔处开有一个打音孔,(打音孔与音阶豪无关系,只是作为演奏风格时使用),一个筒音孔(也作按音孔来使用),结构非常简单。传统“鼻萧”吹奏者完全是依靠鼻孔吹、吐。将气流的缓吹、平吹、超吹、急吹来送气,使萧管在不同的气流段发出不同的音高,用两个按音孔,包括筒音孔也作按音孔,可吹出34567123456音,能吹奏出各种优美动听的旋律,真是神奇。
三、传统“鼻箫”的制作方法
(一)、制作工具
1、能够切断竹子的小锯或刀子;2、能够钻孔的钻子或者粗铁丝(用火烧红后打眼用);3、能够修洞孔的小尖刀;4、铅笔和卷尺等。(图)
(二)、鼻箫的粗细和按音孔的距离比例,可叁阅下图表:
传统鼻箫尺寸比例表
调子的规格 |
内径(以直径毫米计算 |
从吹孔至后出音孔 |
从后出音孔至第一孔 |
C 调 |
20毫米左右 |
760 |
89 |
【注】1、各音孔之间的距离都是从每个孔的正中算起。
2、尺寸都以毫米计算。
(三)、传统“鼻箫”的制作过程:
1、首先要选好作传统“鼻箫”的竹子材料(一眼节竹),比量尺寸,根据它的粗细长短,决定做成那个调子,一般要选坚实、老、干的山坡上的毛山竹(这种竹子皮多肉少),竹子表面圆而平整,两头的粗细差不多。2、锯断两眼外,选一头挖吹孔(圆形直径8毫米、捎外直径16毫米);3、挖筒音孔(圆形直径8毫米),试吹一下,筒音缓吹是:低音的“5”音、平吹是:中音的“2”音、超吹是:中音的“5”音,和某调对准,就可确定是某调;4、比量第一孔尺寸,挖孔与调音,第一孔缓吹是:低音“6”、平吹是:中音“3”、超吹是:中音“6”。一般按音孔比吹孔稍小些(圆形7毫米),开始挖按音孔时首先挖小些,然后吹一吹,试听音准,看看第一音孔是否准确,如果低了点就向前挖一点,直到把音挖准。
四、传统“鼻箫”的基本演奏方式
(一)、身体外观姿式:
一般来说,可分站势和坐势,站立时身体应稍稍侧向右方,头部要正,两眼平视,胸部自然挺起(不要挺小腹)两脚自然分开(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成八字形大约在20公分左右),两腿要放松不要弯曲,两肩要自然台起(不要茸肩);坐势时上身基本于站势相同,只是坐下后两脚可分开一些。
(二)、持箫按孔姿式:
传统的鼻箫持箫方式:用左手的母指托住箫身,食指第一关节指肚按闭打音孔,用鼻子一个孔左侧对准吹孔的一半边凌处来送气,其它的手指自然放松。右手的食指第一关节的指肚按筒音孔,母指第一关节指肚侧按第一音孔,手指自然放松,方便手指灵活。
(三)、如何吹出音阶:
传统“鼻箫”的音阶发音变化较大,一个按音孔可发出几个音。基本吹奏发音是:(1)全按的缓吹:可吹低音“3”、平吹:可吹中音“1”、超吹:可吹高音“4”、急吹:可吹高音“降7”、再急吹:可吹高音“降3”;(2)筒音(开右手食指孔)缓吹:可吹低音“5”、平吹:可吹中音“2”、超吹:可吹中音“5”、急吹:可吹高音“2”、再急吹:可吹高音“5”;(3)全开音孔缓吹:可吹低音“6”、平吹:可吹中音:“3”、超吹:可吹中音“6”、急吹:可吹高音“3”。按以上的基本吹奏方法,传统“鼻箫”能吹出35612356712356音阶,但没有“4”音,但在吹奏乐曲时的实际音阶是:356712356(一般以五声性音阶乐曲为主。
五、“鼻箫”音乐的地方性特点
在黎族的“鼻箫”音乐表现中,音乐语言也往往具有鲜明的地方方言特性。如《五指山歌》、《从那篱笆过》(王亮吹奏)。
黎族人民是真正掌握了自己的音乐,表现了自己的生活理想与愿望,热爱自己的土地、热爱自己的生活的富于艺术性的民族。鼻箫曲,除了与它的乐器性能本身有关的声轻委婉之外,乐曲是连其性的,某些乐句的延长音正是演奏者的换气时间,其特点也多为抒情的心曲,一般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为主。比如:《恋情》、《求爱》(陈和昌吹奏、吴大信记谱)
在其音乐语言表现形式上的音乐组合,装饰音的运用和表现方法都具有黎族人的性格特点。众所周知,语言,特别是音乐语言,是用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不同区域内的人们,其内心情感的所托所依和所用的表达方式自然就不尽相同。特别是表达方式的不同,必然会更多地表现在不同的语言方言之中。这当然也包括用不同的音乐方言去表达相同或不同的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字目:
1、王文华编著《黎族器乐集锦》
2、詹 慈主编《黎族研究参考资料选集》广东省民族研究所,1983年版。
3、周世波编著《笛箫音乐》(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发行 2002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4、胡结续编著《笛子吹奏法》人民音乐出版社 1977年版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