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设计中对传统汉字的应用探讨——设计论文
中国文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丰富多彩,而传统美术元素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意义、最鲜明的标记,虽然几经波折变化,样式分化,具有多样性,但是无不与生活、与智慧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从旧石器时代的彩陶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雕纹,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轻巧器皿,都在文字、样式、图形等方面体现着中国传统美术元素的魅力。沧海横流,历史变迁,这些方面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美术元素的主要载体,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和希望,传承着神州大地的艺术精神,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独特的书法。再看如今的现代设计艺术,都或多或少的沿袭了中国传统美术元素的宏达与精巧、豪放与娟秀、简约与精致、隽永与精细。但是随着西方美术元素对中国现代美术艺术的渗透,我国的现代日常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物品也都富有浓郁的西方气息和现在社会文化风格。因此,现代美术艺术,并不是完全对中国传统美术元素的继承,也不是只顾西方美术元素的模仿和山寨,而是时代特色下,富有创造性的将东方文化与西方美学在美术艺术融合在一起。为了便于分析应用,中国传统美术元素可以通俗的分为三大部分:书法、传统美术图形、传统美术造型文化。书法主要来源于文字,最初起源于象形,视而能通其意。汉字在书写的过程中,与民族的审美观相碰撞,产生了独特的书法艺术。
现代美术设计对汉字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书法在美术中,以其特定的艺术形式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术字书法在创作的过程中,从汉字的基本开始,不断地扩散与创新,使得其不但就有美术特色,还具有书法的文学气息,浓郁而深厚。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书,都将书法艺术表现的形与神兼具,实与虚并存,轻与重齐头并进,完美而和谐,每个时代都具有其特色的韵味,使得书法具有极强的张力。在现代艺术中,传统美术字书法更是被广泛运用,即使是在书写西方字母的时候也是使用上了书法,使艺术作品上的文字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的鲜明代表意义。2008年,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会徽当中的“京”字就是中国传统美术字书法的经典应用。“舞动的北京”是一座奥林匹克的里程碑。它是用中华民族精神镌刻、古老文明意蕴书写、华夏子孙品格与传统精髓铸就出的一首奥林匹克史诗中的经典华章;它简洁而深刻,展示着一个城市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想与情怀。这些全是这个“舞动的北京”通过书法魅力和艺术特色所表现出来的。同时,将百年古都北京的青春活力和浓郁的文化底蕴完美结合,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文化对现代文明和各地文化的包容,北京欢迎世界各族人民。正是因为会徽“京”字将了众多古老的书法元素与美术字创造手法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简单而深邃,才能够在这个简单的图案当中将想表达的寓意精准的表现出来。由此可见,对于传统美术字书法的应用追寻灵魂和意义上的设计。
现代美术设计中,汉字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人们随处可见的物品和建筑上。但是,随着速餐文化的到来,传统美术字书法被各种书法设计者演化成为另外的方法和形式,变得没有文化内涵和底蕴,比如现在流行的娃娃体等字体,虽然表面看起来轻松活泼、惹人喜爱,但是却把汉字书法最基本的因素给弄丢。这些惹人喜欢的字体在儿童用品上广泛使用,很是讨得儿童的欢心,但是却没有考虑到不正常的字体对儿童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的影响,更谈不上对于传统美术元素的继承与尊重、吸纳与融合。所以说,现代设计艺术在进行美术字书法设计时,应该注重传统美术的融合,而不是单独的追求经济利益和人们意识的品味。
现在美术以汉字为基础,将图形与意义的进行糅合,并且起到了概括、总结、提炼的方式对汉字进行组合,使得融入了汉字特色的美术,并找出美术与汉字之间可供联系部分,并且相互借用,让字与美术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美融合,达到结构紧凑、造型简练、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例如,北京大学的校徽,由鲁迅先生亲自操刀设计的。它用篆字将“北大”二字紧紧的组合在一起,采用中国印章的格式,使“北大”二字完美融合在圆形中。这里篆字“北大”已经过精细的加工变化,字的笔划安排均匀合理、适度和谐,排列整齐统一,不偏不倚,减少了书法中篆书用笔的随意性和个性。整个造型结构紧凑、明快有力、朴素大方,透出浓厚的书卷气和文人风格。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象形文字开始,逐渐发展成如此独特的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特殊载体。它既是语言符号,又是艺术符号,而且还是民俗符号,更是精神符号。几千年来,多维形态交织并进,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共同构筑了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整体,它是我们取之不竭的源泉。在经济高速发展和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汉字很是得到了各种各样样的应用,尤其是在美术设计中,焕发出异样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天津,2003。
[2]陆锡兴:《汉字的隐秘世界——汉字民俗史》,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2003,
[3]曹方:《当代设计家的汉字艺术》,安徽美术出版社,合肥,2001
[4]吕胜中:《意匠文字》,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2000。
[5]罗礼平:“从象形到形象:汉字审美的意象化过程”,《文艺评论》,2005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