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02.1X的校园网准入控制方式
一般情况下,根据认证服务器的部署位置的不同,可以采用WEB方式、802.1X方式、PPPoE方式、PPTP认证方式等。
1、 802.1X认证方式
802.1X是IEEE制定关于用户接入网络的认证标准,它的全称是“基于端口的网络接入控制”。802.1x协议是基于C/S的访问控制和认证协议。它可以限制未经授权的用户或设备通过接入端口(access port)访问局域网(LAN)及无线网络(WLAN)。在获得交换机或LAN提供的各种业务之前,802.1x对连接到交换机端口上的用户进行认证[2]。在认证通过之前,802.1x只允许EAPoL(基于局域网的扩展认证协议)数据通过设备连接的交换机端口;认证通过以后,正常的数据可以顺利地通过以太网端口。以太网的每个物理端口被分为受控和不受控的两个逻辑端口,物理端口收到的每个帧都被送到受控和不受控端口。其中,不受控端口始终处于双向联通状态,主要用于传输认证信息,而受控端口的联通或断开是由该端口的授权状态决定的。802.1X的体系结构如图所示:
1.1 RADIUS协议
RADIUS: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远程用户拨号认证系统),由RFC2865,RFC2866定义,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AAA协议。IEEE提出的802.1x标准,在认证时采用RADIUS协议。
RADIUS是一种C/S结构的协议,它的客户端最初就是NAS(Net Access Server)服务器,现在任何运行RADIUS客户端软件的计算机都可以成为RADIUS的客户端[1]。RADIUS协议认证机制灵活,可以采用PAP、CHAP或者Unix登录认证等多种方式。RADIUS是一种可扩展的协议,它进行的全部工作都是基于Attribute-Length-Value的向量进行的,因此RADIUS也支持厂商扩充厂家专有属性。
由于RADIUS协议简单明确,可扩充,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普通电话上网、ADSL上网、小区宽带上网、IP电话、VPDN(Virtual Private Dialup Networks,基于拨号用户的虚拟专用拨号网业务)、移动电话预付费等业务。
1.2 802.1x认证特点
(1)802.1x协议为二层协议,不需要到达三层,对设备的整体性能要求不高,可以有效降低建网成本,不会增加汇聚交换机的交换压力。纯以太网技术内核,保持了IP网络无连接特性,不需要进行协议间的多层封装,去除了不必要的开销和冗余。
(2)借用了在RAS系统中常用的EAP(扩展认证协议),可以提供良好的扩展性和适应性,实现对传统PPP认证架构的兼容,具有IEEE标准,和以太网标准同源,可以实现和以太网技术的无缝融合,几乎所有的主流数据设备厂商在其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和无线AP上都提供对该协议的支持。
(3)802.1X的认证体系结构中采用了"可控端口"和"不可控端口"的逻辑功能,从而可以实现业务与认证的分离,由RADIUS和交换机利用不可控的逻辑端口共同完成对用户的认证与控制,业务报文直接承载在正常的二层报文上通过可控端口进行交换,通过认证之后的数据包是无需封装的纯数据包。
(4)可以使用现有的后台认证系统降低部署的成本,并有丰富的业务支持;
(5)可以映射不同的用户认证等级到不同的VLAN,可以使交换端口和WLAN具有安全的认证接入功能。
1.3 802.1x工作过程
(1)当用户有上网需求时打开802.1X客户端程序,输入已经申请、登记过的用户名和口令,发起连接请求。此时,客户端程序将发出请求认证的报文给交换机,开始启动一次认证过程。
(2)交换机收到请求认证的数据帧后,将发出一个请求帧要求用户的客户端程序将输入的用户名送上来。
(3)客户端程序响应交换机发出的请求,将用户名信息通过数据帧送给交换机。
(4)交换机将客户端送上来的数据帧经过封包处理后送给认证服务器进行处理。
(5)认证服务器收到交换机转发上来的用户名信息后,将该信息与数据库中的用户名表相比对,找到该用户名对应的口令信息,用随机生成的一个加密字对它进行加密处理,同时也将此加密字传送给交换机,由交换机传给客户端程序。
(6)客户端程序收到由交换机传来的加密字后,用该加密字对口令部分进行加密处理(此种加密算法通常是不可逆的),并通过交换机传给认证服务器。
(7)认证服务器将送上来的加密后的口令信息和其自己经过加密运算后的口令信息进行对比,如果相同,则认为该用户为合法用户,反馈认证通过的消息,并向交换机发出打开端口的指令,允许用户的业务流通过端口访问网络。否则,反馈认证失败的消息,并保持交换机端口的关闭状态,只允许认证信息数据通过而不允许业务数据通过。
2、 PPPOE认证方式
PPPOE: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可以使以太网的主机通过一个简单的桥接设备连到一个远端的接入集中器上。
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点到点协议)。它是TCP/IP网络协议集的成员之一,也可以认为PPP是对TCP/IP的一个扩展,它增加了两组有用的功能,使得TCP/IP信息包能够通过串行链路来传输,以适用于WAN(广域网)。
PPP是为串行通信设计的,现在它与以太网(Ethernet)相结合,成为在以太网络中转播PPP帧信息的技术,也称PPP over Ethernet,即PPPoE协议。
使用串行链路的ISP在调制解调器通信上使用PPP协议,同时PPPoE允许ISP们对用户的登录安全进行控制和测量用户流量,因此对于PPPoE协议主要由DSL提供商使用。对于校园网这种以太网网络拓扑结构,一般不采用这种认证方式,但是相对于其他的认证方式,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补充。
3、 PPTF认证方式
PPTP:点对点隧道协议(PPTP: Point to Point Tunneling Protocol),是一种支持多协议虚拟专用网络的网络技术,它工作在第二层。通过该协议,远程用户能够通过 Microsoft Windows 系列操作系统以及其它装有点对点协议的系统安全访问公司网络,并能拨号连入本地 ISP,通过 Internet 安全链接到内部网络。
该协议是在PPP协议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的增强型安全协议,支持多协议虚拟专用网(VPN),可以通过密码身份验证协议(PAP)、可扩展身份验证协议(EAP)等方法增强安全性。可以使远程用户通过拨入ISP、通过直接连接Internet或其他网络安全地访问企业网。
4、 WEB认证方式
WEB认证接入方式采用重定向技术,客户端无需安装任何软件,用户只需打开浏览器,输入任意网址就会弹出认证界面,引导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进行认证,合法用户认证通过后可以正常访问网络,非法用户的网络访问被拒绝。
WEB认证接入技术组网方式灵活,客户维护成本低,适应各种网络环境,可以实现用户名、IP 地址和Mac 地址的绑定,方便运营维护。
5、 小结
目前高校网络认证方式主要为WEB认证方式、802.1X认证方式。使用WEB认证方式可以方便部署,不需要更改交换机配置,随时部署随时生效,用户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能对局域网络准入进行很好的控制,由于内网用户数据包在接入内部,仅访问内部服务器和局域网用户时,数据包不需要经过认证服务器,那么数据包在整个局域网内部是合法的,校内的所有公共服务器资源,局域网内共享资源都是可达的,这样造成局域网内部上网用户混乱,会出现IP地址冲突、病毒攻击等上网中断,导致正常用户无法正常上网。802.1X认证方式需要对交换机进行配置,所有交换机需要配置AAA认证,使交换机可以和认证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整个校园网部署过程比较繁琐,当服务器因IP地址进行变动或更换地理位置时,就需要对整个校园网接入交换机进行重新配置。但是这样的优点是,可以保证每一个上网用户都是合法的,即使在校园网内部也同样需要认证。对两种认证方式的特点比较,就会得到如表1所示内容。
两种认证方式都可以部署在桥接的方式,所以桥接的方式下可以实现混合认证,根据不同用户类型,制定不同的准入方案,但是旁路的方式只能使用802.1X的认证方式。由于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带宽的不断增加,上网人数激增,导致在主干线路上的数据流量十分庞大,对于串入主干上的设备就要求其安全、稳定、高效。通常我们在主干上有防火墙、路由器、核心交换、流控等设备,每个串入一台设备都会对网络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尽量还是要使用旁路部署。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