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在“青马工程”中的角色反思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党和国家赋予高等院校的一项战略任务,旨在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中的中坚力量,他们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上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任,又在课外实践中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既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党政理论的解读者,既是高尚品格的标榜者,又思想航线的引路人,所以,思政课教师是“青马工程”的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引导者,在教育、培养青年过程中发挥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塑造多重角色的思政课教师形象意义深远而重大。
一、“青马工程”培养宗旨要求思政课教师作坚定的“传道者”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里的“宣讲者”无疑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基本定位。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是传道者,即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道,树立马克思主义之信念,通过思政理论课课堂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当今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和压力,还要求思政课教师不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之道和社会主义的内涵,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同时,在当代社会中,教师不再是信息的惟一传播者和知识体系的权威呈现者,不一定要“闻道在先”,教师的职责不仅仅表现为传递知识方面,更应该表现在激励思考方面,教师将由“教”变为“导”,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获取并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青马工程”培养对象要求思政课教师做真实的“心灵同行者”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培养建设祖国栋梁和人才的需要,更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高校不仅是培养建设祖国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更是培养拥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接班人的摇篮,“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3 邓小平.5邓小平文选6. (第三卷) [M].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379—380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项伟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当下正处于重要的经济转型期,作为思政课教师,在其承担诸多角色中,做好思想导师,引导学生与我们志同道合一路同行尤为重要。若志向再高远者而不懂得团结合作、为共同利益服务又何用?若专业技术再精湛高超者而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亦空谈,时空同路并不代表思想同行,所以,思政课教师要经常在学生的思想领域去探索,在学生的心灵世界去触摸,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教会学生判断,用一分为二辩证的技巧教会学生思辨,以脚踏实地吃苦的作风教会学生务实,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教会学生创新等等,使学生能够真正实现对社会现实的是非判断、价值判断及自我的行为选择,用思政课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熏化学生,成为学生的“心灵同行者”。
三、“青马工程”培养内容要求思政课教师做不倦的“授业者”
“青马工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是一个不断开放的学说,法国著名哲学家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写道:“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远不是已经枯竭了,它还年轻,几乎还在童年;它好像刚刚在发展。所以,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被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那些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思想要在这块沃土上源源不断汲取养分,与时俱进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当下信息爆炸和终身学习的时代,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以夯实专业理论基础,还要不断涉猎有与之相联系的横向知识和实践经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要做不倦的“授业者”,到达理论教学有深度、实践教学有广度的效果,同时还要孜孜不倦地研究教育对象,从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出发,从学生动态的思想观念和学习兴趣着手,调整“授业”方案,强化“授业”技巧,突出“授业”效果,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一系列成果在青年者身上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青马工程”培养方式要求思政课教师做高尚的“解惑者”
“青马工程”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在今天这个科技发达、信息爆炸的年代,随着世界各国紧握时代脉搏追逐经济腾飞、实现现代化,各种新观念、新思潮层出不穷并相互碰撞与激荡,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势必产生巨大影响,直接影射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也会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地使学生产生各种质疑和困惑,作为思政课教师,面对纷芜复杂的信息化社会,更要勤奋学习、虚心请教,掌握更多的信息,深谙更多的理论,领悟更多的社会热点,了解更多的学生所思所想,去帮助学生解各种学习、生活、交往之惑,铲除在大学生涯中的种种障碍,更好滴助学生一臂之力,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积累与成长,在解惑中不断成熟与历练,做一个让学生信服的“解惑者”,正如我国近代思想家黄宗羲有言:“‘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故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内在本质就是“解惑”的本领,从一种隐性教育形式角度来讲,就是其学识魅力和人文魅力结合、理论说服与品行征服结合的本领,这也正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效果的体现。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