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叙事艺术——文学论文
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让人笑过之后深陷思考的电影,也是一部很有深度和教育意义的影片。它讲述了三名大学生——兰彻、法涵、拉朱挑战学校教育体制,冲破藩篱,确定自我的人生历程。
影片在故事叙事上采用了回忆与现实交叉呈现的结构形式,加之印度电影一以贯之的音乐歌舞表现,使这部深有教育启迪意义的电影完全无枯燥说教之感,在轻松愉悦中,电影呈现给观众的是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的深刻内涵。
一、 回忆性的非线性叙事结构
电影是镜头链接的艺术,每部电影都是以数以百计的镜头组接而成。为呈现时空运动而做的时空设计是电影艺术的特殊表现手段,其结构处理的好坏往往决定着影片创作艺术上的成败。
《三傻大闹宝莱坞》就是一部典型的、成功的时空双线型电影,全片采用现实和回忆相结合的时空设计,影片从主人公10年后的相约开始,分为两条时空线,一条是现实寻找,寻找主人公兰彻,也即是电影所塑造的理想人物。一条是回忆,回忆兰彻大学时代,并利用模范学生“无声火”与兰彻的对比探讨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人应该如何生活等形而上的命题。两条线同时讲述,切换自如。影片在现实与回忆之间过渡非常的流畅,没有让人产生过渡的不适感,这样的时空交错式叙事可以自如的压缩或扩张叙事空间,从而容出大量篇章去进行必要的艺术渲染,以千变万化的电影时空、丰富多彩的电影结构,创造意境,表达内涵。
从接受角度看,观众早已习惯于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的线性叙事,但如果非线性叙事处理得当,剧情变化节奏处理稳妥,就能迎合观众的好奇心理,抓住观众的兴趣点,使影片更具观赏性,更有趣,更吸引人。内容与结构的结合也就达到了最佳的状态。
影片叙事结构在时空转换处理上采用了压缩时间、空间跳跃的表现手法。三主人公故事从过去到现在这两个时间段交叉剪辑,摒弃了多余内容和话语,简捷明了的时空压缩跳接,既节约了叙事篇幅,又营造了多重艺术表现效果,渲染了气氛,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强化了故事节奏感。故事演进上没有让观众费解,空间和时间的交叉也不显单调,悬念和包袱也一个个的随着剧情的发展相继展开,整个影片框架新颖多变,符合观众接受心理【1】。
二、 音乐推动情节发展
印度音乐在印度电影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印度电影中璀璨斑斓、变化无穷的歌舞,尤其是丰富的插曲旋律,为情节的发展起到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烘托作用。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很多处是以音乐加歌舞的形式表现人物内心的。影片的开始,“无声火”与主人公十年前的赌约就给我们留有极大的悬念,为了兑现赌约,“无声火”载着法涵、拉朱踏上了寻找兰彻的征程,此时欢快明朗的音乐响起,伴随着蜿蜒的山路,开始了他们的“神秘之旅”,歌词这样写道“他像风一样自由,像风筝一样翱翔,沙漠里他就像绿洲,他抚慰受伤的心……我们被禁锢于幽井中,他足于涧溪里,他不迟疑的溯流而上……我们循着路走,而他开凿自己的路,我们烦恼着明天,他尽情享受着今天,把握每分每秒……”兰彻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歌唱给了观众悬念,让观众有所期待兰彻的出场,但抛开具体的电影情节,这样的歌词也已足够让观众有所感悟,思考人生。
影片的第二段插曲是人物乔伊在述说着自己的人生,他的悲剧。“我这辈子一直过着别人的生活,就这一次,让我做我自己”歌词述说了人物的命运,也暗示着剧情的发展,乔伊选择了自杀,这是唯一一次他自己的选择,音乐在兰彻帮助乔伊制作设计时开始,乔伊在房中“自杀”时,音乐戛然而止,欢快的音乐,却演奏出了悲剧效果,音乐很好的揭示了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除此之外,《三傻大闹宝莱坞》还穿插着很多轻松搞笑的歌舞片段,如洗浴停水时,人物疯狂而放松的集体舞蹈,这增添了电影的喜剧气氛,也同时暗示一种轻松自由的生活方式。
《三傻大闹宝莱坞》情节环环相扣,无一处断点、影片更是通过唯美的歌舞形式推进情节发展,笑料不断。往往在一段狂欢之后情节会有巨大的转折,使影片起伏跌宕,更具观赏性,迎合了观众的观看心理。印度电影中的歌舞是一种特殊的电影语言,它与故事密不可分,是电影叙事的重要手段。《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歌舞与剧情水乳交融,行云流水信手拈来,使这部将近三小时的电影丝毫不沉闷冗长。在嬉笑怒骂中让观众感悟到一些东西,在精神上得到一些收获。
三、 人生真谛的追寻
“一切都会好的”这是《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的关键性台词,出自主人公兰彻之口,电影通过兰彻之口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小镇的居民每晚听到巡夜人喊“一切都好”后就会安心入睡,直到发生窃案,人们才知道巡夜人其实什么都看不见。“我们的心应该得到宽慰,‘一切都好’,才能去面对困难”。这也成了此部电影要探讨的中心命题——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生活?
兰彻,法涵和拉朱三主人公在皇家工程学院经历了顺从、叛逆再到自我解放、自我确证的过程。三个人代表着三种类型。兰彻敢于创新不为世俗束缚,敢于挑战成规和世俗,他一路走来,坚持自己,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并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的。法涵和拉朱则徘徊在循规蹈矩和突破传统之间。在兰彻的指引下,法涵和拉朱最终都突破了旧制度的限制,实现了各自的梦想。影片传达出了感人的友谊、对梦想的追求和追求的勇气。更以一种讽刺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印度国民对“精英教育制度”的不满。
“一切都会好的!”这是兰彻的口头禅,也是他的人生信条。每次遇到困难麻烦内心恐慌之时,兰彻都会手抚摸心,对自己说“一切都会好的”。这虽然只是极为简单的心理暗示,但它的效果却超乎想象,它给人极大安慰,像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给人希望。兰彻遇事总能乐观积极,困难面前毫小退缩,并能化险为夷,这些都与他的乐天精神和“一切都会好的”的信念大有关联。
影片的尾部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场面,校长女儿难产,大雨封路,断电,产妇危在旦夕,在这个危难时刻,兰彻保持冷静,就地取材,自制发电设备并制作工具代替医用设备,用他的聪明智慧化险为夷,这个过程中,兰彻的机智超凡,令人咋舌,最后婴儿出生,听到“一切都会好的”才发出生命信号,也不得不说是影片的精心安排,它再一次强调了“一切都会好的”,强化了这句话在生命中的重要性。最后兰彻也获得了校长“病毒”的认可,校长“病毒”把那支象征荣誉的太空笔给了这位真正的最优秀的学生。这也可看做影片给我们的暗示,中规中矩的精英压力教育最终被以兰彻为代表的自由开放式教育征服,积极乐观,自由向上的生活状态应被更大范围的培养和支持。
结 语
“一切都会好的”,与其说是一种咒语,还不如说是一种信念和对自我的激励,兰彻凭借“一切都会好的”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可和赞许。这部影片自然地洋溢着印度哲学思想中那种独有的对心灵的关注、对自由的渴望、对超越的执著,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人类情感的炙热【2】。《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影片在给人带来欢乐的同时,更让人获得一种力量。这是一部关于梦想、关于人生的教科书,它告诉人们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生活,在迷茫的时候如何应对人生。
注释:
【1】徐辉.印度电影叙事艺术浅析-以《三傻大闹宝莱坞》为例[J].戏剧之家.2014.3,149
【2】马张留.观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有感[J].未来教育家2014.2,71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