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价值内核
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其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体现了中国梦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内涵。这是因为,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梦所要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也是共建共享中国梦的精神保障。
从国家层面来说,中国梦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我们要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追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给了我们答案,其实现同样也和中国梦相辅相成。国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不能忽略的的是我们的人均GDP在世界排名靠后的现实。另外,我们GDP的质量到底有多高?这同样值得我们深思。因此,我国是经济大国,却不是一个经济强国。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让国家迷失在追梦路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航向标,就能够有效引领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有效避免利益格局调整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使十三亿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随着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思想意识更加多样、多元、多变,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各种观念交相杂陈,不同价值观同时并存。思想文化越是多元,越要以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价值理想,实现这一价值理想,要求我们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
从社会层面讲,中国梦所要实现的目标,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一个社会朝哪个方向发展,直接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指引和导向。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任何社会都将迷失前进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怎样真正冲破利益固化的困局,实现真正创造自由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恰恰需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必须着眼于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坚决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只有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整合社会,社会活力才会竞相迸发,内生动力才会充分涌流,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才能获得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从个人层面讲,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公民身体力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准则。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每个人,同样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更离不开社会和国家。因此,个人梦和国家梦是紧密相连的。一方面,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直接影响了每个人的命运;另一方面,公民的基本素养也决定了国家社会的发展。要实现中国梦,每个中国公民都是一个追梦人,中国梦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其实现的路上,只有每一个公民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爱国守法,在本职岗位上敬业奉献,在日常生活中诚信友善,才能将个人的人生与国家民族的发展叠加在一起,个人梦和国家梦才可以实现同频共振,每个人的人生才能像千条河流归大海那样,绘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图景中。
然而,值得着重指出的是,中国梦中既包含着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在内的强大硬实力的内容,也包括思想、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的内容。在软实力的提升之路上,道德与文明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指出:道德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共同利益,决定着各阶级的共同道德观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梦的价值内核,让社会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也有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因此,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的提升与在“三个倡导”指引下中国梦的实现有着本质和必然的联系。文明包括经济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每个方面都对中国梦实现有直接影响。例如,生态文明的实现直接决定了我国发展的质量,社会文明的实现则对于社会的发展有长足的影响和意义。
总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的过程中才会越来越接近。坚持“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并非最终目的,而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必然要求。无论是国家层面的中国梦、民族层面的中国梦,还是个体层面的中国梦,其实现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参考文献
[1]王淑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家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光明日报》2013.4;
[2]孔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兴国之魂》,《河北日报》2014年3月31日;
[3]张朋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J],《光明日报》2013.4;
[4]崔林:《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人民网》2014年2月18日;
[5]康云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助推中国梦》,《河南日报》2014年2月26日。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