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的读书问题-教育论文
作者: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徐英姿来源:原创日期:2012-01-04人气:1520
培养青少年成为国家的栋梁,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读书。读书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年人需要读书,中老年人也要读书,工人、农民需要读书,大科学家也离不开读书。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一个不读书的民族。如果现在有的国家要再搞一次“焚书坑儒”,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肯定也就不会再存在多久了。虽然读书对每一个人都需要,但是对青年人就尤其重要。这是由青少年的生理特征决定的。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知之甚少,处世不多,需要增长各方面的知识和才干,这就需要通过读书去武装自己的头脑,逐步去掌握人类所创造的知识文明,把自己变成一个博学多才,智慧聪明的社会栋梁。还要指出的是,由于青年的生理特点,他们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是汲取知识的黄金时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这个年龄段抓紧时间,勤奋读书,就会为一生的发展打下很好的基础。许多科学家、发明家、社会活动家、成千上万的各类优秀人才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刻苦学习而成才的。因此,青少年时期是读书的黄金时段,千万不可错过。
但是,面对现实,仍然有许多问题值得人们忧虑。有些青少年,不读书或不喜欢读书。他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电子游戏机、看娱乐节目,或是玩扑克等活动,就是不愿意做功课,更不愿意读书。白白在浪费“一寸光阴一寸金”。有的青少年读一些不好的书,例如色情的、暴力的、极端个人主义或消极颓废,甚至低级下流的读物,中了毒,走上了邪路。这些情况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当说采取了一些措施,有些也初见成效,例如扫黄打非、严管微机房等。但是就整个青少年的读书情况来看,仍然非常不能令人满意。
怎样引导青少年读书,读好书,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巨大工程。
首先要动用一切舆论工具,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人人爱书,人人读书。喜欢读书者引以为荣,脸上有光,而让那些不读书、不看报,什么学问也没有的人脸上无光。对“读书无用论”的谬论,要从道理上讲清讲透它的错误所在,在事实上、实践上证明它对青少年、对社会的严重危害,使广大青少年懂得,读书与不读书是关系到人生的大事,也是关系到社会进步,民族存亡的大事,从而自觉的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来。
其次,要多出好书,多出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书。写书的人,出书(出版社)的人,要考虑青少年的特点,青少年的需要。青少年的读物与教授们课堂上讲授的教科书不同,与专家们搞研究的专著也不同。青少年的读物要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知识层次,能够吸引他们,引起他们的喜爱和兴趣、引人入胜的书,而不是教条式的说教,枯燥无味的古板道理,干巴巴的数字和公式。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事例,例如五六十年代出版的一些伟人和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少儿百科全书,一大批科普读物,以及近年来出版的一批通俗的优秀理论读物和科普知识读物,都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的欢迎。可惜这类书籍种类偏少,数量不多,价格偏高,有的质量也不高,还不能满足需要。我们的理论家、科学家、文学家应当把培养青少年当作己任,为几亿青少年着想,为中华民族的未来着想,多写些给青少年的东西。我们的出版社也要把盈利和对社会的责任统一起来,多为青少年出好书。
再者,党政领导,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单位,社区和村委会,学校和家长都要关心青少年的读书问题。现在很多青年人下班后就再无人问津,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要干什么,要如何过好用好那8小时之外的很多空闲时间。很多人就这样白白浪费了时间。应当说,单位不仅要管好8小时以内的事而且应当关心8小时以外青年人的生活,一方面从物质上创造一些条件,例如中央和地方出资,在中央和地方出资,在一些乡村、街道建了书屋,2011年将建立50万个,2012年达到每村、街道都有一所供人们读书。另方面也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去读书。在这方面青少年的各种组织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现在一些社会团体搞形式活动较多,这也很必要,但做细致深入的工作不够,例如组织读书活动就不普遍。最近一些地方和单位组织群众学习中宣部编写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有阅读,有讨论,有报告,开展的很好,这些经验都值得学习推广。
读书是一件大事,青少年的读书尤其是一件大事。我们要努力把它做好,也一定会做好。
但是,面对现实,仍然有许多问题值得人们忧虑。有些青少年,不读书或不喜欢读书。他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电子游戏机、看娱乐节目,或是玩扑克等活动,就是不愿意做功课,更不愿意读书。白白在浪费“一寸光阴一寸金”。有的青少年读一些不好的书,例如色情的、暴力的、极端个人主义或消极颓废,甚至低级下流的读物,中了毒,走上了邪路。这些情况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当说采取了一些措施,有些也初见成效,例如扫黄打非、严管微机房等。但是就整个青少年的读书情况来看,仍然非常不能令人满意。
怎样引导青少年读书,读好书,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巨大工程。
首先要动用一切舆论工具,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人人爱书,人人读书。喜欢读书者引以为荣,脸上有光,而让那些不读书、不看报,什么学问也没有的人脸上无光。对“读书无用论”的谬论,要从道理上讲清讲透它的错误所在,在事实上、实践上证明它对青少年、对社会的严重危害,使广大青少年懂得,读书与不读书是关系到人生的大事,也是关系到社会进步,民族存亡的大事,从而自觉的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来。
其次,要多出好书,多出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书。写书的人,出书(出版社)的人,要考虑青少年的特点,青少年的需要。青少年的读物与教授们课堂上讲授的教科书不同,与专家们搞研究的专著也不同。青少年的读物要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知识层次,能够吸引他们,引起他们的喜爱和兴趣、引人入胜的书,而不是教条式的说教,枯燥无味的古板道理,干巴巴的数字和公式。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事例,例如五六十年代出版的一些伟人和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少儿百科全书,一大批科普读物,以及近年来出版的一批通俗的优秀理论读物和科普知识读物,都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的欢迎。可惜这类书籍种类偏少,数量不多,价格偏高,有的质量也不高,还不能满足需要。我们的理论家、科学家、文学家应当把培养青少年当作己任,为几亿青少年着想,为中华民族的未来着想,多写些给青少年的东西。我们的出版社也要把盈利和对社会的责任统一起来,多为青少年出好书。
再者,党政领导,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单位,社区和村委会,学校和家长都要关心青少年的读书问题。现在很多青年人下班后就再无人问津,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要干什么,要如何过好用好那8小时之外的很多空闲时间。很多人就这样白白浪费了时间。应当说,单位不仅要管好8小时以内的事而且应当关心8小时以外青年人的生活,一方面从物质上创造一些条件,例如中央和地方出资,在中央和地方出资,在一些乡村、街道建了书屋,2011年将建立50万个,2012年达到每村、街道都有一所供人们读书。另方面也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去读书。在这方面青少年的各种组织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现在一些社会团体搞形式活动较多,这也很必要,但做细致深入的工作不够,例如组织读书活动就不普遍。最近一些地方和单位组织群众学习中宣部编写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有阅读,有讨论,有报告,开展的很好,这些经验都值得学习推广。
读书是一件大事,青少年的读书尤其是一件大事。我们要努力把它做好,也一定会做好。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