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语文课程的性质——更强调人文性

作者:杨玲、彭小明来源:原创日期:2012-01-13人气:1193

在语文教育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而在以往工具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工具论者认为语文是一门言语交际课程,言语只是一种交际工具,无论从最初的字、词、句的掌握还是文章的段落、层次、结构、主题、写作特点的归纳,都有一个完整的步骤及知识体系。学习这些也只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这种交际工具。从某个角度说,语文学习也是一种理性知识的学习,并且语文学科的发展最终依赖人们对语文教育科学化理性的逐步探索。

而后现代主义以反理性的面目出现,对语文的科学化道路不屑一顾,对教材中的解释系统和设计的练习也表示不满,认为不是无味就是繁琐。他们认为那套所谓的解释体系把经典作品都讲偏讲歪了,讲得味同嚼蜡、刻板无趣,仿佛全世界的作品都可以用反对封建主义、批判资产阶级、同情人民大众诸如此类的词来概括,再加上阶级局限性、消极面就万事大吉、天衣无缝了。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对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句子成分划分等等无异于肢解一个美好完整的客体。语文应更强调一种直觉,一种自由,即更强调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意在于指出作为文化之物则不可避免会含有人的情感、意志、态度和思想观念的成分。然而过去在现代理性主义的影响下,语文最多是“文化的载体”,语文学习是“技术操练”。后现代主义让我们在否定技术主义的同时看到了语文的更重要的一面。袁振国在谈到人文教育时引用奥地利哲学家布贝尔在《我与你》一书中的话说,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精神生活的养成。[1]

语文课程是情感化的,强调想象与迁移、审美与思辨、怀疑与批判,强调独特性、意外性、复杂性、创造性,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课程应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能指望立竿见影。如果像学习数学那样,围绕知识点、能力点作大量的练习,是难以让学生领悟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的。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