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语文课程的目标——更强调生成性

作者:杨玲、彭小明来源:原创日期:2012-01-13人气:1040

毫无疑问,语文课应该有目标,但问题是目标由谁来设定?设定的依据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涉及到谁是课程的主体的问题。很显然如果依旧按照过去的观点来考虑,那么语文教师应主要根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先期设定教学目标。然而,这样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无法顾及到的。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主体,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是师生共同确定的,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教学目标。语文教育目标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有清晰的一面,也有模糊的—面;有一定的精确性,也有不确定性。比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名言警句。”这个目标有确定的一面:必须积累成语和名言警句;又有不确定的一面:没有规定数量和具体内容。这样的目标,其意义不仅在于它的弹性,更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中国语文的特点,在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指导下,我们过分追求语文教学目标的清晰和精确,反而不像中国语文课了。

所以现代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推崇后现代课程的观点:反对课程目标的中心主义和精确性,提出“去中心化”和“边界松散”等观点。素质和能力是学生本身潜在的东西,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这种潜能,而不像传统所认为的那样:学生只是一个空瓶子,所有的一切知识和技能都是外在于个体的,必须强加给个体。因此,语文课程决不能仅限于一些既定的、死板的框架,应注重目标实现过程中的生成性,即多元目标的综合、教学时静态的知识目标和动态的能力目标、过程目标以及隐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有机融合,整体推进。语文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多层次性,以及教学对象——学生的个人体验、经历、性格、智商等的不尽相同,使语文课堂时时充满变数,是动态的和不可预先确定的,教师在课前的所有努力都只能是一种准备而不会成为课堂进程的预设模式。教师应主动地为课堂设置干扰和有价值的疑问,以“挑起事端”促进课堂目标的生成并增加课堂的深度与层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进展情况及时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调适。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