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基于文化视角的许昌三国文化旅游产业传播策略研究

作者:黄杰来源:《品牌》日期:2015-05-28人气:1374

文化旅游是消费者出于对目的地的文化、景色等的认同,摆脱繁重的日常生活工作环境,通过旅游的形式,来消费旅游地的文化、历史、人文景观等等。消费者在旅游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参与了目的地的文化的接受、传承、融合和创新,从中获得了独特的文化体验和文化情感。而许昌在文化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精彩纷呈的三国历史为许昌留下了独具特色的三国文化,再加上频频出现在史书中的三国名人,承载了历史传说的三国名胜古迹,使得许昌的三国文化内涵更加的丰厚、内蕴丰富。本文从许昌市所具有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的特征说起,分析许昌三国文化产业在开发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笔者的愚见,以供参考。

第一、许昌市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分类及特征。

许昌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按照《国标》的标准,我们把许昌的文化旅游资源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人类活动遗址遗迹。作为三国时期活动最为频繁活跃的著名人物——曹操,他在许昌留下了很多的遗址。曹操割发代首处,毓秀台,用来议事的仪式台,进行重大活动的受禅台,与军事有关的练兵台、藏兵洞,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等等。第二类:建筑、设施与认为旅游地。它包括四个部分,景观建筑和附属建筑,如魏文帝庙、三绝碑、关于挺风勒马画像碑;居住地与社区,如春秋楼景区、曹丞相府、钟繇园林;归葬地,如张公祠、愍帝陵、董妃陵、张潘二妃墓、伏皇后墓、华佗墓、王允墓、夏侯渊墓、马腾墓等等;水工建筑如运粮河等。第三类:人文活动。这一类的内容较为复杂,有人物、事件、戏剧、文学作品、地方风俗、民间礼仪等,如曹氏父子、建安七子、郭嘉、蔡文姬、关公挑袍、夜读春秋、许下屯田、豫剧、建安文学、三国传说、三国地名、酒令等等。

许昌市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特征鲜明。首先,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独具特色。曹魏集团在许昌打下根据并走向鼎盛,成为中国历史上精彩纷呈的一笔;三曹七子为代表的文人在许昌慷慨陈词,创造出以刚健沉雄为特征的建安文学,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新天地;2006年,许昌被授予“中国三国文化之乡”的称号,每年都要举办大型的文化周活动,并发行多枚三国文化邮票,进一步提升了三国名气,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其次,蕴含着极高的旅游价值,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三国时期遗留下的各种历史人文遗址具有极高历史文化价值。通过阅读奸商墓葬、碑刻等,游客可以感受三国人物爽朗的风姿、恢弘博大的历史场面、享受酣畅淋漓的美学体验。通过追溯三国历史,游客们可以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此外,许昌会定时开办民俗表演、三国文化历史周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积极参与,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学,获得更好的文化体验。

第二、许昌三国文化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许昌拥有宝藏一样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但是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却并没有尽善尽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低。由于某些遗址遗迹容易遭到破坏、不易保存、修复费用较高等原因,一些旅游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某些非物质性的旅游资源则压根没有得到开发,如建安文学资源,三国服饰、饮食、生活资源,三国民俗等等。此外,许昌市的三国文化资源还存在着“封闭独立”的情况,零散不成系统,也没有形成较大的旅游规模。第二、管理理念不够先进、资金短缺。目前,许昌市对于三国旅游景区的管理是事业型管理,政府管得过多过死,缺乏市场竞争,此外,资金缺乏问题,也大大地限制了景区的发展。此外,许昌三国文化旅游还存在着客源市场狭小、吸引力不强、营销手段落后、宣传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许昌市三国旅游开发应该采取以下策略。第一、改革管理机制。改变政府介入过多的状况,引入竞争机制,将市场完全交游旅游企业来经营管理,亏盈自负,政府不再参与具体的管理流程,迫使旅游企业寻找一切可能性来创新旅游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第二、提高旅游者内在需求。随着人们知识的快速增强,旅游者对于旅游的文化体验需求日益多样化。旅游产业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开发旅游创新产品、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等,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体验需求。第三、创建旅游产业链机制。传统的单一性的旅游产业化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了,市场激烈的竞争要求构建横向型的产业链,要求各个部门、行业共同生产一件“产品”,旅游产业的上游和下游要保持高度配合,景点、餐饮、交通、住宿、购物等通力合作,为旅游者提供多样化的、丰富的旅游体验,只有如此,才能有形成良性反应,保持产业的竞争优势。此外,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也是许昌市三国文化旅游产业必须利用的隐形资源。

【参考文献】

1、诸丹、袁立、董庆佳.实践视角下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2、陈新剑.三国文化旅游之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07.

3、潘利.河南文化旅游产品层次开发与市场设计思路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07.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jg/11989.html  《品牌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