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对渲染影视片剧情发挥着拨动观众心弦的作用
音乐与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相伴相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滋养人类文明素养,舒缓人类的身心疲劳,增添人类生活志趣,塑造人类的美好情操做出了不可缺少的独特贡献。从远古到今天,人类不断地发现和探索音乐艺术的元素和规律,将艺术的表现形式发展得丰富多彩日臻丰满,越来越来越以其最能够打动人们的心弦、调动人们的情感、进行人际沟通和文化交流的工具而被人们所喜爱。而音乐作为影视艺术不可缺少的伙伴说来,是在有声电影出现后的产物,虽其历史尚显短暂,仅仅百年耳,但音乐在影视剧中不可或缺的艺术成分和艺术价值被越来越珍视,影视剧的编导们如同重视演员对剧情的演绎能力一样的重视音乐和主题歌曲对剧情的演绎。为此,作曲家与影视剧的编导们会大耗脑筋地左推右敲千挑百选地对待一部影视作品的音乐创作与配置,在无声源音乐(为剧情表现需要专门创编的音乐)和有声源音乐(再现故事中实际存在的音源的音乐),以及影视片的插曲、主题曲的表现力上,包括在最适宜其演唱风格的歌者中千挑百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最终求取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妙用,使得音乐的旋律和风格恰到好处的陪衬剧情和塑造人物,让故事情节的画面充满灵性,让各种角色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剧情所要表现的哲理激荡人心,让观众的情感共鸣于剧情和典型人物的艺术感染中。
每个人对于一部影视作品的印象从哪里来?必定是通过情感的印证而来,我喜欢这部影视片,是从我看到乃至愿意看这部影视作品的实践活动中来,是因为我的情感被影视片的剧情所打动了。那么,观众的感情是怎样被影视片的剧情所感动的呢?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对外界事物的映像都会反射给大脑,大脑所分泌的多巴胺、苯乙胺、催产素等生物化学物质会这些条件反射后的映像进行加工,多巴胺、苯乙胺、催产素等生物化学物质在加工大脑条件反射而来的物质的过程中加工出人的不同感情,这些不同感情的“质”是规定的,如“爱”的情感、”恨”的情感、“愁”的情感等等,其“质”的规定性即是与条件反射而来的物质的“质”相一致。但在加工出来“量”上会有区别,这个“量”是与通过条件反射而摄取到的多寡呈正比的,也即通过条件反射而摄取到的“量”越大则大脑分泌产出的情感的越鲜明越浓厚,反之则越模糊越淡薄。因此,观众的情感能够被影视片剧情所吸引所感动的前提性条件就是取决于情感共鸣的程度,而音乐对渲染影视片剧情发挥着拨动观众心弦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我国1987年播映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很受观众好评,从初次播映至今,该剧在我国各地电视台重复播映已达千余次,但观众百看不厌,收视率居高不下,可谓之电视剧中的常青树,因而这部电视连续剧也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品味这部电视剧成功的秘诀,音乐配置的高妙作用毋庸置疑。这部电视连续剧中的背景音乐由一首序曲和十二首插曲所构成,旋律特别具有时代沧桑感、伤情哀婉感,或悠扬绵长,或如泣如诉,或无奈叹息,我国特有的民族戏曲音乐成分糅合其中,听起来极易撩拨人怀古伤情的感受,曲调的意境空旷深邃,让人感思不已。一曲《葬花吟》将黛玉悲凉自悯的心情倾诉的令人潸然泪下,人们谁不喜欢黛玉的聪慧美丽,但红颜薄命的宿命通过这首曲目传达出的信息,在人们的心灵中蔓延开来,令人们为黛玉的伤情而动情,为黛玉的伤情而悲情,同时为一朵鲜花即将夭折的黛玉命运感到不公,感到无奈,感到万般压抑的愁緖不知如何排解;一曲《红豆曲》情愁万种,愁不断,理还乱:“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隐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将内心深爱,却因受到各种无奈的阻挠而无法达成爱意、难成眷属的宝玉和黛玉的心境进行了逼真的表述;一曲《枉凝眉》更是对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做出了哀婉、无奈、凄美、无尘的演绎。老版电视剧《红楼梦》美不胜收是观众的一致评价,而老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音乐绝对是使之美不胜收、品味不尽的重要因素。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