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曲节目的华丽转身——以《叮咯咙咚呛》为例
《叮咯咙咚呛》是由中央电视台打造的原创中韩明星体验类真人秀节目,节目将相对冷门的中国传统戏曲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制作团队整合韩国综艺节目的包装的创造,打破戏曲节目的枯燥与呆板,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传播。不仅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觉体验,也赋予真人秀节目更多的文化色彩。节目一经播出就吸引了很多戏剧爱好者,最难得的是很多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观众也开始对传统文化给予更多关注。
一、节目创新,格调提升
如今在很多领域都出现流行元素与文化相融合,很多节目为了博取观众眼球,不惜用一些浅薄、低级趣味的内容充斥节目。《叮咯咙咚呛》也首次尝试将中国传统戏剧与流行文化相结合,中韩明星在节目中的互动展现了汉风与韩流的激烈碰撞,这种形式上的创新让观众对中国文化瑰宝叹为观止。新奇趣味贯穿于节目之中,娱乐性又不同于一般的综艺节目,更加注重的是将戏剧文化向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渗透。在节目中,中西乐合璧韩国选手在川剧基础上结合B-boying和截拳道,将剧中人物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当川剧组表演《梁祝 十八相送》时,大胆创新将流行歌曲《因为爱情》编入戏曲中;裘派传人将先锋艺术与戏曲相结合;安七炫颠覆以往形象,男扮女装演绎越剧,独特的艺术创新不断引起观众的高呼,尤其是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
央视将《叮咯咙咚呛》独创为一档中韩明星体验类真人秀节目,每期围绕戏剧设置不同任务,十位中韩明星被分为三组,分别奔赴北京、嵊州、重庆拜师学艺,学习京剧、越剧、川剧,最后在梅兰芳大剧院公开比赛。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通过专业戏剧老师的讲解,中韩选手都对中国戏剧有不同理解,戏剧知识的传播不断延伸到文化价值的深层意义。节目中涵盖了中国戏剧的悠久历史、人文特色、民俗民风,也用很多形式分享了韩国文化,如传统礼节、饮食习惯、流行影片等等。
在形式与内容创新外,在节目理念上立意更加深远。《叮咯咙咚呛》一改央视严肃的节目风格,改变了说教色彩过于浓厚的方式,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中韩文化交流和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碰撞,用更包容的心态面对被称为“古董”的曲艺节目的创新。对比其他综艺节目,该节目更像一个互动大课堂,一边为观众提供轻松愉快的氛围,一边将文化精华渗透到观众的生活中,同时,节目中信息并非空洞肤浅的八卦消息,而是具有专业性的科普知识。节目通过中韩选手对文化符号的不同解读,揭示了戏剧背后的社会学、美学,也满足了观众求新求异的审美要求。
二、明星加盟,品牌与文化共传递
与很多电视综艺节目一样,利用影视明星、社会名人为节目增加亮点树立品牌形象,提高收视率,央视也在中韩两国邀请了十位独具人格魅力的当红明星助阵,以观众的猎奇与喜爱为线索,直达观众内心,体验类节目也可以说是“励志类”节目。
在第一期节目中,当红小生郭京飞,虽然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但他是一位专业的话剧与影视演员;吉克隽逸,一向走民族风路线;熊黛林、刘雨欣则是女神级的超模和演员;金钟国,韩国当红歌手兼主持人;安七炫,以演唱组合出道红极一时,每一位参赛的明星都不是戏剧科班出身甚至对戏剧文化一无所知,正是基于他们身份、文化、认知的差异,从不同角度解读与演绎中国国粹。《叮咯咙咚呛》在央视三套黄金档浓墨播出,同时在央视四大频道联动播出,影响力非同一般。
作为知名的公众人物,也是大众学习、模仿的重要范本,《叮咯咙咚呛》突出“体验式”学习,让明星们以小组的形式共同生活和学习,一起面对重重考验,增加看点与趣味的同时,也注重对观众潜移默化的引导,例如“世镐湿身磨练心智”“宰范生病不气馁”“金钟国迷上尹派发声”“韩国功夫明星酷爱川剧武术”等等,通过喜爱的明星切身的体验来再现我们熟知的文化,这种“励志”效果胜过千言万语,与传统的说教形式截然不同。
真人秀除了吸引眼球,更多是为了让明星代替电视机前的受众去体验别样的文化,观众观看节目时会发现自己对本国的文化还有很多疏漏,而让外国明星参与节目,是借着一种全新的眼光来审视中国文化,以此挖掘更多更深厚的文化素材。真人秀的真正意义在于借着明星对传统文化的钻研、学习与演绎激发本国年轻人的民族自省意识,让年轻人重新审视自己祖国的国粹,感受它的独特魅力进而振兴民族文化。
三、关注受众,抓住受众心理
任何大众传播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荧幕上的声音和图像符号都触动着受众的听觉与视觉,由于不同知识背景、个人体验、理解水平,受众也会对电视节目产生不同的态度。而电视媒介传达的信息又会对受众的生活态度、人生价值、艺术审美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1 人性化的节目设计
《叮咯咙咚呛》在节目的角角落落有许多细节都体现出对受众需求的关注。在川剧《凤仪亭》表演时,屏幕下方出现简洁明了的注释,解读了戏剧的出处、故事背景;在音乐融合的时候特别注明“传统川剧结合B-BOYING与截拳道”,并分析了音乐对于人物情感的补充表达,这些提示便于受众理解过于专业或者较冷门的知识点,弥补受众的知识盲点,帮助受众进一步进入特定的节目情景,引发现象,引起更深的思考。在整个过程中,每个观众根据自己的喜好、理解和需求有选择的的接触节目内容、获得理解、贮存知识,进而获得自我满足。
2 注重情感递进
根据麦奎尔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从不不同类型的节目中获得不同的情感满足,这种满足通常是受众通过电视节目的情感反观自身,进而自我定位而形成的。
人在看电视时会不自觉的寻找自己,发现自己,同时受众对于熟悉的事物与情感更容易产生亲切感。从整体上看《叮咯咙咚呛》,所有的人物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情感意义,京剧组中分别是郭京飞、安七炫和朴宰范三位男性,“兄弟情”在节目中尽显;川剧组共一女两男,上演着“兄妹情”;越剧组两男两女,为了将戏剧的情感需要,两对明星培养“情侣式”情谊;所有明星在拜师学艺的过程中都放下各自的光环,和配合演出的艺校学生们一起生活一起练功,互相称为“同班同学”,真情流露。友情、爱情、师生情、兄弟情,有心酸的泪,也有开心的笑,真实朴实的情感深深的唤起了观众的共鸣。
电视传播的主体是大部分普通人,只有人与人真挚平时的情感才能带给观众亲切感。这种亲切感与当下许多节目为了吸引观众而安排的“人造情感”截然不同。
3 发挥媒介的引导功能
电视媒介对受众的引导包括很多方面,有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等,每个节目的定位有都有不同的目的。
《叮咯咙咚呛》作为一档体验类真人秀节目,由于节目以围绕较冷门的传统戏曲为主线,为了避免带给受众索然无味的感受,节目制作过程中融合了中韩优秀综艺节目的看点与笑点,使节目更加娱乐化、年轻化、大众化。虽然这次央视抛开了以往综艺节目枯燥无趣的形式,但并没有放弃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引导功能。这档纯粹的原创节目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传统文化的经典以更接地气靠近人们的生活,在节目中普及一些戏剧知识,例如服装可以做道具,不同动作可以表现人物的不同情绪;女生水袖的不同演绎;京剧走路基本功如何练习等等,重点是这些知识并不像以往戏剧节目中主持人枯燥的背诵那样传递,而是通过时尚明星亲身体验、琢磨练习进而传播给广大受众的。这种文化渗透的方式在综艺节目中出现对于引导我国年轻人文化自省有着重要意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