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赛前状态的调整-医学论文
作者:扬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刘亚来源:原创日期:2012-02-02人气:2234
一、赛前状态的生理学理论依据
1、赛前状态的生理机制主要是神经系统,属于自然条件反射。表现为兴奋性大大提高,代谢加强,体温上升各脏器官活动加快。各种生理指标都有很大变化(如表〕,从而引
赛前状态对体操运动员心脏活动和血液成分的影响
赛前状态反应的大小与运动员的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运动能力、比赛性质、时间推移相关。比赛项目不同赛前状态也不一样。
2、赛前状态的表现〔1〕准备状态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当提高,人体的物理惰性和生理惰性得到一定的克服,进入运动状态的时间缩短,有利于发挥运动能力,提高运动成绩。(之)起赛热症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过度紧张,寝食难安、四肢乏力、浑身发抖等现象,因而运动员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下降。〔3〕起赛冷淡
对比赛淡漠、厌倦,四肢无力,精神萎靡不振。一般由于赛前持续几天过高的兴奋,物质能量消耗贻尽,因此机体不能正常工作。
二、赛前状态的调整
1、要求运动员控制情绪、正确认识比赛意义、端正比赛态度。
赛前的心理状态应当是自信心强,渴望比赛,兴奋而又有自控能力,能摆脱外界的干扰与刺激,自觉抑制比赛的不利因素。总之,在赛前训练阶段要有相当的强度或较高的难
度,但要求严格控制应当是“引而不发”,运动员渴望比赛,心理上有“跃跃欲试”的劲头。总之运动员一定要控制情绪、正确认识比赛意义、端正比赛态度。
2、注意超量恢复的运用
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体育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功能逐渐恢复到赛前的运动状态的一种功能变化过程。超量恢复的程度和出现的早晚和从事的运动量大小有密切关系。运动量大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就多,出现的超量恢复过程越明显,但出现的时间延迟;反之运动量较小消耗的物质也小,超量恢复就不明显,但出现较早。比赛前,要进入准备状态,有一个良好的恢复状态,体能状况达到最佳,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形成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竞技状态。
3、经常参加比赛,积累比赛经验
为什么我们的国足在参加一些重要的比赛,要进行一系列的热身赛呢?没有参加过大型比赛的运动员绝对不是一个成熟的运动员,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如果很长时间不参加体育比赛,身心也没有得到刺激,运动机能肯定下降,生理上、心理上就会处于一种退缩状态,无可辩驳的是每天再科学的训练也绝对比不上一场比赛对运动员自身生理与心理的刺激。只有经常参加比赛,运动员才会不断地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这样很有利于进入赛前状态。四、总结
调整好赛前状态不仅仅是单一的某一方面,而是很多方面的作用下形成的,但主要还是运动员的思想意识、运动能力、环境条件等因素造成的。我们处理好运动员在赛前的心理生理上的协调问题,就能使运动员进入良好竞技状态,取得他们应有的成绩。
1、赛前状态的生理机制主要是神经系统,属于自然条件反射。表现为兴奋性大大提高,代谢加强,体温上升各脏器官活动加快。各种生理指标都有很大变化(如表〕,从而引
赛前状态对体操运动员心脏活动和血液成分的影响
赛前状态反应的大小与运动员的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运动能力、比赛性质、时间推移相关。比赛项目不同赛前状态也不一样。
2、赛前状态的表现〔1〕准备状态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当提高,人体的物理惰性和生理惰性得到一定的克服,进入运动状态的时间缩短,有利于发挥运动能力,提高运动成绩。(之)起赛热症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过度紧张,寝食难安、四肢乏力、浑身发抖等现象,因而运动员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下降。〔3〕起赛冷淡
对比赛淡漠、厌倦,四肢无力,精神萎靡不振。一般由于赛前持续几天过高的兴奋,物质能量消耗贻尽,因此机体不能正常工作。
二、赛前状态的调整
1、要求运动员控制情绪、正确认识比赛意义、端正比赛态度。
赛前的心理状态应当是自信心强,渴望比赛,兴奋而又有自控能力,能摆脱外界的干扰与刺激,自觉抑制比赛的不利因素。总之,在赛前训练阶段要有相当的强度或较高的难
度,但要求严格控制应当是“引而不发”,运动员渴望比赛,心理上有“跃跃欲试”的劲头。总之运动员一定要控制情绪、正确认识比赛意义、端正比赛态度。
2、注意超量恢复的运用
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体育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功能逐渐恢复到赛前的运动状态的一种功能变化过程。超量恢复的程度和出现的早晚和从事的运动量大小有密切关系。运动量大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就多,出现的超量恢复过程越明显,但出现的时间延迟;反之运动量较小消耗的物质也小,超量恢复就不明显,但出现较早。比赛前,要进入准备状态,有一个良好的恢复状态,体能状况达到最佳,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形成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竞技状态。
3、经常参加比赛,积累比赛经验
为什么我们的国足在参加一些重要的比赛,要进行一系列的热身赛呢?没有参加过大型比赛的运动员绝对不是一个成熟的运动员,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如果很长时间不参加体育比赛,身心也没有得到刺激,运动机能肯定下降,生理上、心理上就会处于一种退缩状态,无可辩驳的是每天再科学的训练也绝对比不上一场比赛对运动员自身生理与心理的刺激。只有经常参加比赛,运动员才会不断地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自己的运动成绩,这样很有利于进入赛前状态。四、总结
调整好赛前状态不仅仅是单一的某一方面,而是很多方面的作用下形成的,但主要还是运动员的思想意识、运动能力、环境条件等因素造成的。我们处理好运动员在赛前的心理生理上的协调问题,就能使运动员进入良好竞技状态,取得他们应有的成绩。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