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幢艺术在设计中的价值探究——以惠山寺经幢为例
1 经幢艺术层次
作为古代佛教禅宗的标志性建筑,经幢本身不仅具有宗教、 考古、 文化等意义,同时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由于印度佛教的传入,将经或佛像起先书写在兹织的幢蟠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来改为刻在石柱上,因此称为石经幢。经幢这种佛寺的标志性建筑有了划时代的大发展,并成为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惠山寺经幢一共有南北两幢,一个为唐代建筑另一个为宋代建筑,本文主要引证和比较惠山寺两座经幢中的唐代经幢的艺术特点和特征。惠山寺经幢属于石经幢,我国大多数经幢都是石质的,古朴的外形与材质,更能体现出寺院的威仪与宗教的神圣。惠山寺经幢(见图1)。位于无锡惠山寺古华山门内的两侧,北侧为宋大白伞盖神咒幢,南侧为唐陀罗尼经幢。两幢之间相距10米。唐陀罗尼经幢,建于唐乾符三年(876),高6.26米,其底部的直径为1.48米,惠山寺经幢有塔顶、 塔基、 塔座三部分共同构成。在其中有仰莲纹,外形是抽象画与几何化了的莲花瓣,又配以文武线勾勒出来。仰莲纹一般出现在物体的底座部位,如建筑的底座或瓷瓶的底座部位。惠山寺经幢的纹样中,在纹样中为狮子吼的故事,讲的是释迦摩尼诞生之时,两手分指天地并伴随狮子吼。在经幢的第四层上饰有云纹(见图2)。云纹的运用可谓广泛,从古至今的复杂纹样中往往能够看到云纹的身影,不仅是因为云纹的装饰意味,而且云纹本身的寓意也十分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祈盼。在古代,农耕畜牧为主的社会中,靠天吃饭的现象很普遍,民众祈求下雨的欲望抽象到纹样中,云纹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
在分析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往往从其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层是艺术语言,是有关于艺术作品的表现方式和传播媒介的研究。它包括文字、 线条、 色彩、 画面等。第二层是艺术形象,是审美形态的实体化。第三层就是艺术意蕴,艺术意蕴需要仔细研究和深度挖掘才可以感知,而且并不是艺术作品的必要条件。
1.1 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思维活动的工具,同时也具有丰富多样的内质。艺术语言是一个艺术作品的最基本表达方式,也是揭示艺术作品通过何种手段来表现的。经幢艺术作为雕塑艺术的一类,其艺术语言的最常用表现方式大致可分为石雕和木雕,在经幢中最多的艺术语言手法就是雕刻。通常一座经幢中会雕刻很多纹样:云纹、 莲纹等
纹样用来装饰,另一层用意便是符合佛教教义中的特点。
1.2 艺术形象
在经幢艺术中,靠直接观察取得的主观印象即艺术形象。从宏观上来欣赏经幢,其石塔造型和寺庙的配合十分贴切。从微观上来欣赏,经幢中各个纹样分别都具有各自的意义,同时纹样所组成的整体更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而根据经幢的放置地点通常在寺庙的大门前等地,所以经幢的艺术形象通常带有宗教威严性质。惠山寺经幢由上至下有栏杆、 坐佛、 狮子、 仰莲、 云纹等,无论是从个体造型特征上还是整体艺术形象上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
1.3 艺术意蕴
艺术意蕴需要仔细并深度挖掘艺术品所表达,它并不是艺术表现的必要条件,但好的艺术作品一定不会缺少艺术意蕴。特定的艺术表达内容会有特定的意义,从符号学上来看更是具有多义性,最后就是艺术意蕴意义的非静止性。从特定的艺术表达有特定的意义上,惠山寺经幢总体造型为塔,其造型本身的固有属性就是四平八稳,威仪四方。而其中有各种艺术造型和纹样,这就使经幢的含义不仅仅是超度亡魂和记录经文,更具有装饰、 美好寓意、 净化心灵等含义。而艺术意蕴的非静止性,在当今社会更可以深入理解,事物是不断运动发展的,没有一件事物是一成不变的,所以经幢艺术所具有的艺术意蕴在时代变迁的今天更具有建造时被赋予的额外意义。惠山寺两座经幢上刻有陀罗尼经、 大白伞盖经和坐佛像等,观众在心中也会随之生成一种审美形象。而这种审美形象会自觉倾向于经文含义和经幢的造型特点以及经幢的本身意义,然后与观众自身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得出属于每个人自己对于一件经幢的审美形象的理解。
2 经幢艺术对于现代设计的功效和启发
经幢艺术中的艺术元素究其根本呈现在观众视野的是一种吉祥符号。对于传统文化和纹样的再设计在开发,对于用户和传统艺术本身都是十分有益的。其不但能够丰富人们日常的生活,还能够将传统文化以另外一种形式继续存活甚至发展下去。在设计中借鉴传统的吉祥图形元素,不仅仅是简单的拼装,更是深层次的挖掘。通过经幢艺术与现代设计中传统元素缺失的比较,我们有理由相信经幢艺术还是有机会重现在我们的设计中的。
2.1 设计表现的可能性
反思人类的文明历程,从”和而不同”不可遏止地发展到“同而不和”。现代设计本身从其形式上还是没有跳脱之前的固有表现手法,而经幢本身就作为艺术门类中的一种就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和价值。设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为设计对象所接受。纵观传统纹样,时有将其作为设计点来存在。经幢所用的隐喻等表现手法正是现代设计当前阶段所欠缺的。经幢大多使用的材质是石材,而家居用品所用的材料大多为木材以及金属。使用石材本身就是对其加工工艺的再创新,这样比传统的家居产品更为时尚、 大胆,迎合了大部分消费者的意愿。而在纹样上,经幢上不同于其他的云纹、 仰莲以及狮子造型都大大增加了现代设计的可能性。结合打散、 重构、 回转、 错位等手法加以重新组合设计,这样既保留了传统又不失现代。惠山寺经幢中的艺术形态古朴自然,现存的纹样清晰可见,无疑又为经幢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中增添了一份助力。
2.2 造型的独特性与融合力
因为经幢艺术的独特性,所以将其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富有生命力就必须突破固有模式,深度多角度融合。将经幢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不仅能够给予更多的形式美感,还能增强产品的语意。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创作中把图形、 文字和色彩的精神、 性格生动地表现出来。传统的设计表现的最大特点就是产品的”独自性”。而经幢不同于其他艺术表现方式,它可以独立地伫立在寺院的门前,但只要人们不特意关注就不会发现其存在,仿佛经幢本身就是和寺院融为一体。现代设计本地化的形象转化过程即是现代设计创作的过程。所以将经幢艺术引入到设计中会使得设计更为独特且富有融合力。日本无印良品设计过一款经典的CD机(见图3),无论是其拉线式的开关还是外形都深深地给人以独特性的感觉,其挂墙壁上马上就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这是传统与设计和环境融合力中典型的例子。
2.3 意境美的营造
与经幢艺术相关的,是意境理论中的形神矛盾论。张璪就说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经幢作为古代寺院门口的建筑,让人一进入就有一种气氛上的烘托,其本身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提到的形中有意。意境本身不具备太多的”描写”色彩,但它能够给用户以想象空间。大多数中国传统产品关注的重点都在于审美对象的外在美,对其形象都属于直接描绘,而经幢在意境表达方面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
现代设计也是一样。只注重造型上的美丽,功能结构上的优化,科技含量高低,环保等方面还是不够,在意境上的营造也尤为重要,这样有助于提升所设计产品的品味。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设计等方面多参考如经幢等建筑,每一个花纹纹路的刻画,高度的选择以及经文刻画的位置和太子(释迦摩尼)的故事画像的表达,它们各个都代表不同的意义。可是组合成为了经幢之后,整体性的外观下透露出的是与寺庙意境的神合。这些都为我们带来了良好的启发。
3 结语
经幢作为佛教建筑,其本身就是艺术的结晶,通过借鉴和运用经幢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可以为现代设计带来新鲜的血液。经幢艺术和现代设计的联合不仅能够满足用户对现代设计的审美需求与精神寄托,还能增强产品的意境美,同时更能够将经幢艺术发扬光大,相信不久的将来,经幢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应用定会在我国设计界创新领域崭露头角。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