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中留白的应用及价值研究
一 留白的缘起及传统美学意义
从艺术领域研究来看,书法中讲究 “飞白” ,绘画中讲究 “留白” ,文学创作中讲究 “空白” ,音乐创作中讲究 “余白” ,而建筑设计中讲究 “空间” 。这些不同的称谓在艺术表现中都有相似性。以平面设计为例,对于“留白” 的应用及处理是十分常见的。如一些宣传册、书籍、杂志、报纸广告等,多以留白来凸显关键信息,形成视觉传达效果。在二维平面设计中,对于 “留白” 多表现为空白的空间或背景,以烘托对主体的艺术化审美心理表达。比如在某设计主题里,设计师结合要表达的设计要素,从视觉上进行搭和组合,并从整个版面上营造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留白” 的运用,从对比中来凸显主体,从 “留白” 中让版面散发出强烈的感染力。如图 ( 1 ) 所示。
设计师怀特在《平面设计原理》中这样谈到,对于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场所,高档的商店、在楼层平面构图上相对开阔,丝毫没有拥挤感,而对于廉价低档的商店,则往往堆积如山;前者的同一商品数量最多不超过三件,表示稀缺,而对于后者,更像一个杂货铺。对于图( 1 ) 中对比中的商店,高档商店的空间布局显然是对 “留白” 的运用,这种 “虚空间” 不仅增强了场所的舒适感,还能够突出商品的特性,给人留下美好的、深刻的购物体验。“留白” 在具体设计中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凸显对观者的注意力,留下深刻印象,另一方面,从设计师的艺术情感上,将设计作为一种服务,更好地呈现在观者面前,进而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可见,留白已经成为设计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留白的意境与意象,更是中国传统审美意蕴的一种表达。
二 “留白” 在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心理研究
平面设计中的 “留白” 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传递,在表现上具有强化记忆、艺术审美等功用。当一个形象与另一个形象进行重叠时,我们可以感知前后或上下的变化,从而形成视觉深度感;对于视角的远近变化,也能够从平面空间的深度感中来表现强弱,而倾斜则可以引起视觉起伏变化,形成深度错觉。人的视觉规律具有相对性,在真实空间里,人的视点不同,其视野也不同。留白作为最简单、最具个性的语言概括性符号,以其独特的视觉感染力成为平面设计明确视觉传达信息的关键。因此,平面设计对留白的恰当运用,是设计师自我设计意识的体现,也是营造审美趣味的有效载体。“留白” ,从某种程度上表现出 “简约” ,而简约不是单纯地表现,而是深富内涵。信息时代下的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每天都在视觉及心理上感受疲劳,由此带来的心理不安,迫切需要从简约中来缓解。对于设计师来说,尽可能从视觉信息里进行降低难度的呈现主题,让观者能够从中感受到舒适性,也就是说以不牺牲观者的视觉疲劳为目标来营造版面视觉空间,留白的作用就显现出来。通常情况下,在平面作品中面对强烈的反差或对比,容易营造美的视觉享受。但是,对于留白空间的运用,不能因为表现方式而歪曲对主体信息的强调。有些时候我们利用留白效果来拉大行距、字距,但对于阅读中无法衔接的现象则感到吃力,不利于有效阅读。为此,留白不能乱用,要掌握 “度” ,要从适合阅读中来符合人的视觉审美规律。成熟的设计师在平面设计中,往往注重作品本身的气质和情感,并将之提炼和升华,以表现审美直觉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巧妙地利用留白来引导观者从中感受到心灵上的互动。
三 平面设计中对 “留白” 的应用
( 1 ) 留白并非等于空
平面设计中的留白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在应用中,并非等于 “空” 。从留白的运用实践来看,留白需要突出一定的设计原则。如对比原则、强调原则。从平面设计中利用留白来对重要元素进行突出与强调,从而形成视觉空间结构中更好地传递对主体信息的呈现。同时,在强调原则中,对于主次和顺序也需要平衡。如果在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缺乏相互稳定的关联性,则容易造成不易调和的窘迫感;同样,在平面设计中对调和的运用,特别是对各个组成部分共同存在的凸显,要从共性中表现形式特征。如字形、图形中都有相同的弧线造型,从而衔接成柔性的和谐;或者采用直线形成刚性衔接。对于 “留白” 的运用,在视觉层次上,可以引导读者关注要点,对焦点进行最突出、最清晰的审视。如页面上文字太多,对于文字所造成的视觉层次上的问题,可以通过版面优化来平衡,适当留白,从精简的页面上对信息进行整合,越简洁越好,从而增强版面的生动有趣。蝶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从对比原则的妙用中,来增强平面设计的层次性与视觉冲击力,在留白的运用中,将观者与平面信息形成独特的审美意境。同时,对于 “留白” 的补充,要注意从设计色彩、形状等方面,增强设计作品与观者内心的互动,尤其是从文化环境、价值理念及知识层次上,将设计的对象与不同观者的审美实践相联系,增强作品的设计内涵与文化态度。同时,对于留白的填补,只有从作品的了解中来挖掘。英国艺术史论家贡布里希曾说 “由于我们所处的环境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我们所看到的物体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所以对视觉而言,也就会越来越节省了。” 所以,当我们对某曾谋面的事物进行定性时,对于知觉而言,真实的观感性是强烈的,是一种对其用途和无法预知的物体最充分的解释与说明。
(2) 点、线、面中的留白应用
留白不仅仅表现在空间里,从设计美感的呈现来看,点、线、面都是营造留白空间的载体。从点、线、面的训练中来提升造型能力,从其几何形态上来挖掘设计情感,从而实现不规则的点、不同类型的线、不同形状的面都是丰富的设计语言。比如,当我们在视觉经验里认识大海的宽广 、花朵上的露珠、天空中的白云、沙滩上的卵石等等视觉形象时,对于点、线、面的渗透就需要进行优化选择。如画面上小岛看作一个点,则大海的空间感就突出了 。再如毕加索的画《坐着的女人》 ,如图(2) 所示,其形状是有不同的面构成,有几何形、有直线型、有不规则形、有徒手绘形等,一幅作品中当中存在大量的黑色时,往往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而对于画面上少有的白点或白色的文字,则凸显出 “瞩目” 的效果。
(3) “留白” 的技巧运用
对于当前平面设计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回归简约,这种心理诉求对应的审美风格,为平面设计的“留白” 运用提供可能。在视觉氛围呈现上,摈弃对过去多重要素的堆叠与交织,更以简洁的方式来映射简约。然而,看似简约而不简单。如在版面构成上,如何从留白中营造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层次丰富的视觉空间效果,则需要从设计师的留白运用技巧上来表现。从版面要素的简约化,“少即是多” ,简单的设计要求却需要从深刻的含义中去提炼,删繁就简。在图书版面设计中,对于版面上的图文较多,显得充实,让人感觉信息量很大,比较适合年轻读者,如一些杂志报刊类书籍;而对于版面留白很多,整个版面信息量清晰,简洁大方,观者从中体会到愉悦的心情,这些书籍往往适合注重品质的读者。对于平面设计中的 “留白” 运用,如何进行确定留白的量? 则依托视觉传达的功能大小,从内容和对象上进行分类取舍。通常,一本好的书籍装帧设计,往往利用留白来诠释书的魅力,而这种留白,也有助于读者从阅读中感觉流畅和顺利。如果页面排版要素大小一样,没有轻重偏颇之分,则在审美上缺乏对比,容易没有焦点,忽视整体信息。而“留白” 作为一种无形的视觉语言,从展现书籍的美感上,更好地凸显主题,起到大象无形的深刻意境。
四 结语
现代艺术设计提出 “少则多” 的设计思路,从过多的装饰中探求简约的艺术魅力。平面设计中对 “留白” 的渗透,也在于从中传递传统美学中的意象美。通过展现传统艺术设计中留白的意蕴魅力,将现代平面设计中留白的运用,能够从二维空间的虚实结合中凸显物象化表现,其特殊意象是在设计师反复训练及构思中获得的。留白手法融入了设计师的主观情感和对客观物象的心理感知,更是融入了传统艺术哲学思考,从而让观者能够从中体验到强烈的意境美,激发心灵上的共鸣。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