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析网络新闻伦理失范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马兢来源:《视听》日期:2016-01-08人气:3503

近年来网络迅速发展,网络新闻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前提下,不断出现追逐黄色新闻报道、虚假新闻泛滥、过度娱乐化等现象,造成了网络新闻的失范,主要由于网络新闻传播主体多元化、匿名性、“把关人”缺失、网络迅速发展与法律法规制度步伐不一致等原因,本文将针对这些原因,从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网络新闻监管、实名制、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方面提出对策,改善网络新闻传播失范的现状,逐渐完善网络新闻传播的管理。

一、网络新闻伦理失范的原因

网络新闻的传播与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相比具有明显的传播优势,对人民的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网络新闻在为社会生活提供诸多真实的新闻同时,也存在着虚假新闻报道、不良信息传播泛滥、侵权现象和舆论导向偏失等伦理失范现象。面对网络新闻报道中各种道德失范现象,是什么原因使得这种道德失范现象充斥着互联网,改变着网民对网络新闻的信任性呢?

(一)网络新闻传播主体多元化

网络的发展,形成了新闻传播媒体多元化的格局。网络新闻传播的主体由新闻单位网站,综合类非新闻单位网站,专业新闻网站以及个人新闻传播形式共同组成,从单一到多元的变化,无疑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形式,使其更自由灵活。

新闻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了网络上关于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无限增多,在这些增加的报道中,难免有鱼龙混杂的现象,即使是同一新闻事件,也会出现过分夸大、恶意诽谤的现象,造成新闻事件报道失控的现象,使得网络新闻监管的难度增加。而且,面对网络众多的新闻传播主体的管理问题,无论是人力上还是物力上,投入都是巨大的。与传统的单一新闻主体相比较,多元的新闻主体的传播形式更容易失控,也是造成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匿名性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新闻传播逐渐体现出主体的匿名性特点,开放的新闻传播权为个人提供了传播新闻的空间,为新闻主体提供多种形式,如QQ、博客、微博等进行新闻传播活动的进行,鉴于网络的互动性,会使需要传播的新闻以滚雪球的方式传递网络的各个角落,并得到网民的迅速回应,网民的自我需求的驱动下自主选择接收的新闻信息,并可以同时在网络上直接进行新闻评论或发表个人观点,改变了新闻受众接收的被动型。但同时,由于网络提供的匿名性,使得网民身份的新闻传播主体虚拟化,虽然对网民的新闻传播行为起到了保护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因为网民的道德缺失等问题而引发新闻伦理失范的行为。

(三)网络新闻传播中“把关人”缺失

网络新闻传播兴起后,诸多学者认为,网络新闻传播中不再需要“把关人”,他们认为,信息的高度开放,使受众不分圈层性,均允许进入网络接收并进行网络信息的传递。面对复杂的网络传播环境,“把关人”的缺失,使得新闻传播取舍、过滤、整合的过程得到简化,增加了不真实新闻进入网络误导受众的可能,造成了网络新闻环境的混乱。

(四)网络迅速发展与法律法规制度步伐不一致

网络发展的空间及发展速度,是传统媒体不可企及的,也正是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推动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但同时,网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网络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网络发展的速度不同步,网络发展迅速、涵盖面广泛,使得法律法规的制度很难制定,也出现制定法律法规,但是无法保障实施的情况。鉴于网络的特殊特点,如在网络上许多侵权的作者都是匿名的,这种情况下要由谁来对侵权行为负责?

二、网络新闻伦理失范的治理对策

面对网络新闻伦理失范的网络新闻传播环境,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治理对策,致力于改善这种伦理失范的现象,优化网络新闻传播环境,更好的为新闻传播服务。

(一)提高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虽然从事网络新闻传播工作的人员数量较多,但真正的专业“新闻人”还是少数,受过正规新闻教育的人也属于少数,这就导致了一些人员对新闻职业道德认知的模糊性,影响其对新闻事件的选择和把关。“通过对网络新闻从业人员进行新闻道德教育,可以使网络从业人员实现新闻自律、增强新闻道德意识,面对新闻热点时能够坚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考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网络新闻环境的净化发挥积极作用”。

(二)采用“实名制”

以目前网络整体发展环境看,网络新闻的传播出现的混乱情况有一定原因是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因此,网络的实名制显得尤为重要,“在后台进行实名制,前台依然是网友自己起名,如果某位网友被起诉,可以通过法院调查取得其相关信息”。“实名制”之后的网民会受到社会身份和角色的约束,不管是哪个阶层的网民,在发布信息或接收信息前,都是考虑到自己的身份,是净化网络环境的一个有效的办法。

(三)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网络自律是指在网络中获取应当获取的信息,而不过分关心或者试图获取不该得到的资源,如他人电话、住址等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的同时,约束自己不要觊觎自我权利之外的信息。

他律对网络的意义在于网络编辑、论坛负责人等应该及时负起“他律”的责任,对网友在网络上的言论及行为进行引导、教育,在网络社会当中建立一个接近现实社会的伦理环境,在部分人的帮助下规范众多网民的言行,达到他律的目的。

(四)建立对网络行为的监管机制

首先,在网络传播中加强“把关人”的职责,对新闻进行过滤,对涉及敏感事件及敏感词汇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对敏感信息的传播方式进行控制。

其次,网络新闻传播要充分发挥“议程设置功能”,及时准确地传播适时的、真实的、较权威的新闻,及时构建议程,虽然不能影响大众怎么想,却可以通过议程的设置,影响大众去想什么,在偏向已经发生或造成一定影响之后,还可以“提供新的新闻事实,设置新的议程转移网民的注意力”。

再次,通过实名制的方式,在网络行为和网络行为者之间建立明确的对应关系,使每个行为者对自己的网络行为负责,对自己的行为实行监管。

最后,实行网络监管机制,对网民的网络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建立起一直“网络安全卫士”的队伍,对不良信息进行堵截、删除,并寻找网络行为人,对其进行提醒,并通过开发软件的方式,对网络传播环境实施保护。

(五)做好网络立法、执法工作

鉴于当前的网络环境,必须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道德空间,并且增加网络法律对网民的行为进行监督,相关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必须比现实社会中的法律更谨慎、更细致,尽量精确化,甚至到论坛、微博的管理及使用,越精确的提出法律条款,就越有助于法律的实施,将法律的条款落到实处,而不是泛泛而谈,虽然在过去的时间里,我国已经相继出台许多关于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但是鉴于网络发展的迅速,必须出台与网络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相对应的政策法规。

三、结论

应对网络新闻传播伦理失范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除了需要加强对网络进行监管,同时还要增加网民的参与度,提高网民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法律意识。只有网络新闻媒体、网络执法机构与用户共同管理,才能建立一个良好有序的“网络伦理社会”。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视听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