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报纸报道巴黎恐袭事件头版分析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参考世界报业协会第60届年会和2014中国邮政发行报刊百强排行榜,根据报纸发行量,选取了20家中国境内报纸的头版做分析。本研究选取的报纸包括:《参考消息》《人民日报》《扬子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羊城晚报》《楚天都市报》《燕赵都市报》《齐鲁晚报》《新民晚报》《钱江晚报》《现代快报》《北京晚报》《华西都市报》《河南日报》《浙江日报》《四川日报》《河北日报》《北京日报》。由于巴黎恐袭事件发生于北京时间2015年11月14日凌晨,因此本研究将2015年11月14日和15日选为研究日期。
在内容分析中,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①,结合自身需要,将着力从文图表现、新闻内容、报纸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理论假设与研究假设
理论假设一:对于巴黎恐袭事件的头版报道,在头版文图表现方面,都市报与党报的处理方式不同。
根据理论假设一,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对于巴黎恐袭事件的头版报道,都市报头版的文图搭配,以采用整版图片和醒目标题的形式为主。
H2:对于巴黎恐袭事件的头版报道,党报以采用纯文字报道为主。
H3:对于巴黎恐袭事件的头版报道,都市报的篇幅大于党报。
理论假设二:对于巴黎恐袭事件的头版报道,在新闻内容方面,中国主要报纸的处理方式有趋同性。
H1:中国报纸在标题选择上,以突显国家领导人态度为主。
H2:中国报纸在图片的选择上,选择“法国警方搀扶受伤女生”图片最多。
H3:中国报纸报道的来源中,新华社比例最高。
二、检验结果与相关数据分析
(一)文图表现方面
在选取的20份报纸中,由于《河北日报》头版没有对巴黎恐袭事件的报道,因此统计有效报纸数为19份;《参考消息》被归于其他报刊性质。
本研究将巴黎恐袭报道文图搭配的形式分为五种(见表1),通过对样本的测试发现,都市报头版对巴黎恐袭事件的报道,以图片版面多于新闻报道版面的形式为主,样本里接近一半的都市报选择用整版图片和标题报道,另一半都市报也用了超过二分之一报道版面的图片;党报以采用纯文字无图片的形式为主,样本中四成党报选择了纯文字形式。
表1 报刊性质与巴黎恐袭报道头版文图搭配统计
其次,本研究将巴黎恐袭报道占头版比例分为四种(见表2),测试发现,都市报倾向于将巴黎恐袭事件做成重要的头版头条甚至整个头版新闻,而巴黎恐袭事件在党报头版中所占比例并不高。由表3可知,党报与都市报与巴黎恐袭事件报道占头版比例呈现显著性相关(显著性小于0.05)。
表2 报刊性质与巴黎恐袭报道占头版比例统计
表3 党报与都市报对巴黎恐袭事件报道占头版比例的关系
因此,在头版文图表现方面,中国都市报和党报对于巴黎恐袭事件报道的处理方式确实呈现差异。
(二)新闻内容方面
本研究将巴黎恐袭报道标题内容分为三种(见表4),测试发现,对巴黎恐袭事件的实题报道最多,其次为国家领导人对巴黎恐袭表态的标题,三者相差不大。从这个层面上讲,中国报纸在标题选择上的趋同性不高。但单独看党报的标题制作,会发现党报相较于都市报,更倾向于采用体现国家领导人态度的标题。此外,选择虚题作为主标题,基本上是都市报的做法。
表4 中国报纸对巴黎恐袭事件报道标题内容选择
在新闻图片的选择上,笔者将最常见于报端的两张新闻图进行单独编号(见图1、图2、表5),测试发现,中国报纸在新闻图片上的选择具有多样性,趋同性不高;三成党报未使用新闻图片。
图1 法国警方搀扶受伤女生 图2 女子眼神
表5 中国报纸报道巴黎恐袭事件的新闻图片选择
中国报纸报道巴黎恐袭事件,新华社成为了最主要报道来源。除了《齐鲁晚报》和《新民晚报》用的本报记者稿件、《参考消息》引用的国际新闻机构的稿件外,其余报纸的报道来源都是新华社。(见表6)
表6 新闻报道来源频数统计
因此,在新闻内容方面,中国报纸对巴黎恐袭的报道虽然在报道来源上趋同,但在新闻标题和图片运用上尽可能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避免同质化,尤其是各家都市报的表现各有千秋。
三、结论
(一)图片运用特征
由于此次恐袭发生在巴黎,从人力物力等方面考虑,中国记者很难第一时间拍到现场高清照片。此次事件,中国报纸使用的大多数照片来自于外媒和图片代理商。因此,在有限的选择内,对头版图片的挑选体现报纸的态度与编辑意图。此次事件的图片运用呈现以下特征。
选择人物局部特写和细节的图片,以上文提到的“女子眼神”的图片为例。此次巴黎恐袭有许多血腥和悲惨的现场特写,但中国报纸在此次的特写选择上有所节制,都倾向于选择构图干净且有表现张力的新闻特写图片。这幅“女子眼神”图片一方面体现了现场群众内心的惊恐与劫后余生的复杂心情,另一方面暗含对恐怖主义的谴责。除此图之外,也有部分报纸选择了人们获救后相互拥抱的特写照片,从细节处体现人文关怀。
选择现场救援的图片,以上文提到的“法国警方搀扶受伤女生”为例。这些图片一方面呈现受害者痛苦的表情和灾难现场,另一方面体现救援力度强。所传递出的在绝望处暗含希望的信息是可取的、正面的、克制且理性的。
选择事发现场的图片。这类图片的选择是对现场场景的客观呈现,其传递信息的功能大于价值观导向功能,情感冲击力低于前两类图片。
自主设计图片,以《齐鲁晚报》图片(见图4)为例。下图使用了法国国旗的三色配色,并将救援现场图片转化为二次元画面作为底图,并加入了弹孔等元素。这类图片原创性高于其他图片,要求编辑拥有良好的新闻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图4 《齐鲁晚报》2015年11月15日头版图片
(二)标题制作特征
中国报纸对巴黎恐袭时间报道的标题主要分为三类,上文已提到,党报在标题制作上体现其功能性,主要为传递国家领导人的表态,体现主体意识和宣传意识。都市报在标题制作上体现人本理念,一部分都市报主标题选择用实题报道事件死伤情况,直击灾难现场,提供精确信息;另外一部分都市报主标题选择用虚题熏染事件氛围,体现报纸的人文关怀与共感心理。
(三)新闻文字处理
从上文分析结果可知,党报报道巴黎恐袭事件,以纯文字报道为主,部分党报未将其作为头版头条,且多数党报对其的报道篇幅占头版的比例少于二分之一。都市报则多以整版图片或大于二分之一头版的图片来报道此事件,压以大字号的黑体标题,其余部分留白,图片承担了部分叙事功能。
(四)时效
在所选的20家报纸中,《羊城晚报》《新民晚报》和《北京晚报》凭借晚报发刊时间的优势,率先在事发14日就头版刊发了巴黎恐袭事件。其中《新民晚报》头版用的是本报记者的稿件;《羊城晚报》头版信息量大,既引用了国外媒体和新华社的稿件,也有本报记者的原创稿;《北京晚报》的头版则以整版图片加标题的形式刊发。15日刊发的报纸的头版质量相较于前者而言,并没有质的飞跃。总得来说,中国报纸在此次事件中的反应速度与处理方式是可取的。
结语
中国报纸在报道巴黎恐袭事件时,党报更偏严肃和理性,以宣传意识为导向,主要以文字报道为主;都市报以提供信息和表达态度为导向,在新闻文图搭配上更为大胆,在追求图片的感官冲击效果上有所克制,也在图片叙事的内涵上有所延展。但此次事件的新闻源较为单一(多为新华社),这要求编辑从有限的文字资源中提炼更多的信息,考验编辑的新闻策划能力。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