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虚假新闻产生原因

作者:尚志伟来源:《视听》日期:2016-02-22人气:9173

1、记者主观处理新闻

(1)对所得信息未加核实

    网络上的信息真假难辨,可是记者却很热衷在网上找新闻刊发,有些新闻未经相关部门核实,可信度低。2011年《年终奖个税计税方式将修改,避免多发1元个税多缴2万》的虚假新闻来源于网络论坛的帖子“47号公告”,《广州日报》没有核实就首发了这个网友杜撰的消息。道听途说无异于编造,小道消息不向事件当事人核实就当作新闻刊发,体现了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缺失。

(2)夸大事实

    一些关于正面人物的报道,为了增强光辉形象,达到轰动效应,故意夸大事实,打着正义的旗号为不实报道找借口,结果适得其反,透支公众的爱心和信任。如2007年《兵妈妈认了176个兵儿子》里许多关于生活的艰苦都与事实不符,又如2014年《孤儿杨六斤的励志故事》不仅年龄有误,“独居五年”的说法也不准确。

(3)故意编造或拼凑

    有些记者不去实地采访就故意编造或是东拼西凑整理成新闻稿,这种方式完全不是新闻该有的生产方式,完全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2007年北京电视台的《纸箱馅包子》是记者故意制作、现场拍摄的虚假新闻。2009年,《半岛都市报》在致歉声明中承认《老板手头紧,让五情妇PK》的虚假新闻是剽窃《知音》的文章并加工而成的。

(4)主观下结论

    记者有时候看到某个现象很容易主观预设下结论,而事实并不和他所想的一样,因而出现失实报道。2013年的《长春老人菜市场晕倒 178人无视跨过,仅有1 人施救》,记者看到了监控录像,就先入为主地把冷漠的路人和施救女子作对比,因为世态炎凉的主题颇有看点。还有2014年的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产妇死亡事件,记者主观地认为是医生的错误,写成不实报道,因为记者站在医患关系中患者立场主观下结论。

(5)写错部分内容

    这种方式导致新闻部分失实,但结果同样是造成虚假新闻。2006年的《扫墓祭祖烧“别墅”将被查处》,不但有些原话写错,会议名称也写错,不知是记者没有亲自去参会还是根本没有细心记录。还有的报道则是数据错误,2008年的《高速列车3秒钟可跨越长江大桥》,其实细心计算一下就会发现数据根本不科学,可是记者、编辑却不做这样的检查。

2、记者客观被“骗”

    新闻当事人撒谎,也会造成虚假新闻。这需要记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判断,多几分质疑和思考。比如2006年的假新闻《腰围1.75米,松原孕妇至少怀了五胞胎》,在报道公开以后,事件当事人向电视台主动承认怀有五胞胎一事是假的,肚子是用20件东西假装的。记者在文章中还有细节描写,却没发现肚子造假。有的人为了出名,以其他身份主动爆料。比如2012年的《90后男孩破解世界数学难题》,记者如果能够多方核实和查找资料就会避免被利用。

    2013年商业策划、蓄意炒作的虚假新闻有两则,分别是《深圳最美女孩给街边老人乞丐喂饭》和《小女孩为中暑清洁工撑伞》。虽然记者被骗有些无辜,但是对于策划人的爆料和通讯员的文章,记者不但没有认真核实,还在行文中用亲临现场的口吻报道,这是记者的失责。

3、新闻审查不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首发新闻和独家新闻成为市场化运作媒体追捧的热点。有时候记者的稿子看上去新闻价值很高,有吸引力,媒体内部审查就会放宽。有时候为了抢新闻也会出现审查不严的现象。出现虚假新闻不光记者有错,审查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如2012年的《女兵学习十八大精神》使用了摆拍图片,网友率先发现,但编辑和主编们却没有审核到,显然是没有认真把好关,没有严格审核。

    传统媒体有严格的三审制度,但是网络媒体的管理相对宽松,这也是2008年开始网络媒体出现虚假新闻的数量一直位居第二的原因之一。时政新闻出现的虚假新闻少,就是因为审查比较严格。但是近年来,时政新闻也有娱乐化倾向,由于审查不力,也有一些虚假新闻出现。

4、国际重大事件报道水平低

    2013年“国字号”媒体新华社和央视在报道国际奥委会关于2020年夏季奥运会承办权的新闻时都出现了乌龙事件。央视在投票结束之前宣布“东京被淘汰”,新华社提前发快讯称“伊斯坦布尔胜出”。记者事先没有仔细查找资料,对于申奥的流程不熟悉,在最后结果没有出来的时候就急于自我判断,最终出现虚假新闻。

    2014年的马航事件,国内媒体的报道一开始错误不断,后来逐渐修正,显示出国内媒体在国际重大事件报道中与国际媒体在技术、素养、能力方面的短板较为明显。面对不确定的新闻事实、不同文化的陌生环境、各国媒体间激烈的竞争,中国媒体只能反复播放救灾画面,严重依赖官方消息,没有自我探索分析的能力,也很难出现深度报道。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