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淡全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把握“四度”——以辽宁广播电视台《大海热线》为例

作者:马智刚来源:《视听》日期:2016-05-11人气:2018

自电视民生新闻的标志《南京零距离》诞生至今,已整整走过了十四个年头。这些年,从单一传播到实时互动,从守着电视看到随时随地查。无论是传播样态,还是制作手段,受众的收视习惯已经逐渐适应了碎片化的信息新样态。当年风起云涌的电视民生新闻,当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各种困境和压力。从市场份额看,收视下滑、市场萎缩越来越明显;从观众角度分析,对民生内容已经产生了收视疲劳;从媒体现状解读,新媒体越来越快速的捕捉社会热点,越来越主动地引导舆论方向,电视的危机越来越大。

辽宁广播电视台《大海热线》栏目积极寻找全媒体时代发展的立足点,探索新途径,整合新资源,稳稳地抓住“四度”,即广度、速度、深度、温度,让传统电视节目再次焕发新的生机,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一、融合全新媒体  扩大传播广度  

“纸媒的今天,就是电视的明天”,业内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担忧。但也有人认为:“死的是渠道,不死的是内容”。笔者认为,这句话才真正道出了全媒体时代生存的“法宝”:只要内容好,肯定有人看,只要有人看,必然传播广。

1、互动传播取得新成效

《大海热线》是辽宁省内唯一一档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电视节目。自2006年1月开播以来,连续多年荣获“辽宁广播电视优质栏目金奖”,已成为辽沈受众的收视首选。如何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分得一杯羹?五年前,这个团队就在思考的这个问题。

《大海热线》除了突出原有热线电话的互动优势外,在全台率先开设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节目的宣传片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将网友引流到电视机前。同时,还将互动话题通过微博、微信进行公布,将参与方式设定在新媒体平台上,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的格局。使得新闻线索的渠道拓宽了,新闻事件的评论更及时了,特别是针对某一话题的投票,能通过新媒体后台的大数据统计出来,实时在节目中公布增强了互动性。例如:《爱·家》系列报道,通过新媒体的提前预热和推送后,网络视频点击量超过75万次,同步开展的“为爱点赞”网络互动中,观众和网友的评论两万余条。不光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更收到了3.83%的高收视率,成为辽沈地区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个舆论场、实现融合传播的成功范例。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栏目组还根据不同平台的传播要求和受众需求,设计适合网友参与的互动游戏,植入电视节目的热点内容。特别是在公益事业、精准帮扶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将节目中帮扶救助类题材同步到新媒体平台后,采取众筹的方式为特困人群实现精准扶贫。2015年,仅《大海热线》的微信公众号全年总阅读量突破2000万次,被腾讯授予“2015年辽宁地区最具影响力自媒体”。

2、多屏传播呈现新亮点

人们除了电视荧屏外,还希望从手机屏幕,车载电视,户外大屏等全方位、多角度地网罗信息。《大海热线》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根据市场需求,实现了公交车载电视传播,辽宁IPTV手机终端传播,并在沈阳等重要户外大屏上对节目进行宣传。另外,本着开放办节目,合作办节目的原则,《大海热线》与平面媒体和都市类纸媒都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资源信息共享的同时,多平台的传播真正提升了栏目的影响力。

二、兼顾新老渠道  提升报道速度

全媒体时代颠覆了人们原本对媒介以及传媒人的认识,更颠覆了记者的权威性、神秘感甚至是使命价值,它使每一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不再被动地成为信息的接受者,而是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按下拍照键,按动键盘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其实,笔者认为,很多时候相对于新媒体而言,传统电视节目所谓“输”,就败在了报道的速度上。由于受限于节目编排、播出时间、制作周期等因素,常常使得第一个跑到新闻现场的电视记者不能成为第一个传播者。为了摆脱这样的窘境,很多同行创新地采取了整点直播,重大事件插播的形式来弥补这一短板,但传输条件、技术指标、频道编排等因素不得不成为电视人首要考虑的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已经成为众多传统媒体研究的重点。

1、抓住新闻现场全媒体呈现

《大海热线》为了提升报道速度,占领信息第一位,记者到达新闻现场后,先用手机拍摄照片发送给新媒体编辑组,口述新闻事件,编辑们快速整理后第一时间上传到微信公众平台和官方微博中。甚至有时是实时上传,同步直播的状态,不断地更新事件的进展。先让网友们关注新闻,至于事件的原委、结果以及最新的进展情况会在新媒体平台中以预告的方式将受众导流到当晚的电视节目中。

2、守住核心竞争力吸引受众

一个富有魅力的主持人,永远是电视栏目的核心竞争力。《大海热线》恰恰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演播室两位主持人捧逗搭腔,说家乡话的草根表达,喻理于事,辛辣劲道,他们用受众最熟悉的话语,最易于接受的思维方式去讲述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这已经成为节目的标识符号。

三、透过表面现象  挖掘事件深度

新媒体的兴盛,使得任何较大突发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事人、关系人都可以发布信息。这一点,不管多么强大、拥有多少记者的传统媒体都无法实现。自媒体的微博参与者可以协力搜索,可以拼接、补充信息,这也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面对这样的现实,传统媒体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挖掘事件深度。

《大海热线》按照新闻分类在节目中设置了突发事件现场报道——《社区小广播》、《生命守候》;新闻资讯权威发布——《扒新闻》;新闻调查深度报道——《新闻有滋味》三大板块。前两个板块是所有民生新闻节目的“标配”,也是节目新闻性和服务性的体现。但深度的新闻调查,就必须依赖专业的新闻记者团队,排除各种干扰阻力,利用各种资源手段来获取。栏目组把有经验的电视记者团队视作最核心的资源。例如,新媒体平台上网友爆料的水污染问题,现场触目惊心,而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办法,就需要电视记者进行深度调查和舆论监督。新闻现场的准确把握、深入发掘,对新闻信息丰富权威的解读、链接,这些都是新媒体的弱项,而这恰恰又是受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焦点,电视的优势由此体现,这也是《大海热线》成为品牌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注重民生关怀  提高新闻温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作为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贴近性和服务性一直都是赢得受众的关键,尊重和关怀不光强调了人的价值,更是体现了新闻的温度。

1、通过事件报道,传播解决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受众在关注事件本身的同时,更注重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下水道漏水,到底责任怎么划分?自来水浑浊,到底该找谁来解决?节目在现象报道的基础上,更要注重给受众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光是电视观众需要,更是网友们搜索的热点。

2、利用全媒体平台,传播社会正能量

为了拓展帮扶渠道,呼唤社会爱心,《大海热线》以品牌影响力和权威性,开展新媒体平台众筹活动。沈阳79岁的袁大爷家因电线老化导致突发火灾,40多平米房子瞬间化为废墟。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报道事件的同时,将关注点放到了老两口日后的生活。节目播出时,微信公众平台同步推送。热心观众和网友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当地一家爱心企业主动联系栏目组愿意免费为大爷家重新装修。火灾后的第18天,公司将一个新家交给了袁大爷,在场所有人都感动的哭了。虽然是一个突发的普通新闻事件,但一系列的跟踪报道,让大家感受到了全媒体的力量,彰显了人间的大爱。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深度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化学反应”会日益强烈。面对需要新闻的这个时代,电视民生新闻既要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优质的内容上下功夫,更要坚守广度、速度、深度和温度,以此赢得受众的关注和各类传播机构的认同,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以便在全媒体环境下占领制高点,赢得话语权,充当舆论场中的意见领袖,做全媒体时代的先锋队,正确引导舆论,传播权威声音。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